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促使國家籌建西園新軍的決心,則在於大將軍何進,自何國舅這位外戚出任大將軍一來,在他的麾下出現了大量的士族、豪強出身的子弟,甚至一些朝中的大臣,也開始聚集在他的門下。」

  「原本國家擢升何國舅出任大將軍,是為了想要讓大將軍制約朝中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可不曾想現在卻出現這樣一種境遇,面對這種赤裸裸的『背叛』,使得國家心中非常之憤怒。」

  「恰逢河東之地,出現了羯族之亂,雖說小子不知這羯族勢力,到底是如何進入到我漢室腹地的,但這場河東羯族之亂,卻牽動了國家心中那根緊繃的弦,如果說不是因為奉先率部鎮壓,縱觀朝堂之上,竟無一能用之將,這讓國家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所以這也就有了,國家下詔遴選我漢室各州精兵入雒,聚於那西園之地之事,只是面對這樣一種情況,卻同樣讓士族、豪強心中催生出了危機,黨錮之爭,使得皇權、士權之間形成了一道不可癒合的鴻溝。」

  「面對這樣一種情況,無論是誰都不想看著國家,獨掌這譽有精銳之師的西園新軍,所以朝中士族、豪強便紛紛出動,於暗下拉攏武將,想著能從這西園新軍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曹操的這番言論,讓盧植陷入到深深的沉思之中,原以為這等深奧之意,除了朝中一些老臣明白外,不曾想眼前這位,竟有這般深的見解。

  原以為呂布就是非常了得的人物,未曾想曹操也是這般,至於那孫堅,雖說性情有些剛硬,但能與呂布、曹操皆為異姓兄弟,那自身也是擁有著極強的才能的。

  一想到這裡,盧植這心中也就明白了,為何從一開始的時候,呂布、曹操、孫堅他們,就未前去那西園新軍之中,原來是這心中亦有所謀啊。

  似乎是想到了盧植心中的想法,呂布輕呼一聲道:「子干公,似雒陽城這等權謀算計不絕之地,並非小子心中所想要的。」

  「在剛才的回答中,小子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態度,相比較於這雒陽城,小子更想去往漢室邊疆,為我漢室解決那日漸勢大的邊塞異族。」

  「想必子干公此前對於小子的行為,多少也有一些耳聞,不與這雒陽城中的士族、豪強結好,相反卻與十常侍交好。」

  「從根上來說,小子只是不想去做那士族、豪強的門下家犬,似小子這等出身,想要在漢室擁有一席之地,除了選對自己最有利的之外,其他都不過是空談罷了。」

  盧植輕嘆一聲道:「唉~我漢室朝堂不明啊,明明都是我漢室之英傑,可偏偏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費盡心思,選擇這些,老夫心中明白奉先所講的這些,也清楚孟德方才所講的那些。」

  「似文台方才之所以會這般惱怒,老夫這心中亦清楚,這不怪你們,怪就怪這該死的世道吧。」

  經歷過一次落寞後,雖說未讓盧植的性情有所改變,但是這心中也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只是這些道理是那般的苦澀。

  如果說有可能的話,盧植真不希望當前的漢室,是這樣一番權謀算計不絕的局勢,只是對於這些大勢,縱使是他盧植也未能做出什麼改變,畢竟這人心向背,有些事情根本就改變不了。

  第098章 當世英傑,梟雄之姿

  呂布微微一笑道:「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因利往,正如子干公方才所講的那些。」

  「依照小子之見,現在我們漢室的階層已經固化,擁有家學傳承的士族、豪強子弟,只需按照規矩去運作,舉孝廉、茂才之名,便可順利進入我漢室官場之中,有族中長輩在上不斷提攜,只需要通過不斷的養望,便可以一步步向上爬。」

  「子干公久居朝堂之上,想必這心中比誰都要清楚,在我漢室之中的一些官位,已然壟斷在一些特定的士族、豪強之手,若離開了這些士族、豪強出身的官員,這些官位上的官員必定不會長久。」

  盧植眉頭微蹙,雖說他很想打斷呂布的這番言論,可是就目前漢室朝堂的局勢來看,情況的確像呂布所講的那樣。

  呂布接著又說道:「對待這樣一群擁有既得利益的群體來說,一場不受控制的黃巾起義,在漢室各州地方爆發的初期,的確會讓他們心中產生一些恐慌。」

  「畢竟這場黃巾起義,若漢室不能撲滅的話,那隨之而來的定是一場亂世。」

  「但對於掌控我漢室多部分資源的士族、豪強來說,他們這內心深處,最不願見到的就是這亂世,畢竟在戰亂之下,一切都是可能會出現的。」

  「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這些身居朝堂之上的士族、豪強出身的大臣,必定會進行一系列的安排部署,以此來確保他們家族的勢力得以長久。」

  「這也是為什麼黃巾賊亂,多發生在我漢室富庶之地,諸如潁川、南陽、兗州、冀州等地的原因所在。」

  「多方加注是他們士族、豪強慣用的伎倆,正是靠著這樣的手段,才使得他們的家族傳承,得以長久流傳下去。」

  回想起自己當初在平定黃巾賊亂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真實情況,為什麼雜牌軍出身的黃巾賊,能夠在潁川、南陽這些漢室富庶之地,其勢能表現的這般強勁?

  真要追溯起源的話,莫過於地方上一些士族、豪強,不滿足於當下所擁有的一切,所以想通過這場戰亂,來攥取更大的利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