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說句飄忽的,依照皇帝對他的恩寵,便是自己還坐在這個五品的郎中上,皇帝也會特例讓自己參加的。

  言歸正傳,皇帝聞朝臣提議,未有立即駁下,人老了就是喜歡熱鬧,放眼紀朝的歷代皇帝,能活到崇明帝這個歲數的已經算是高齡了,自己當然是想好好操辦一場,熱鬧慶賀一番的。

  但今下西北還在打仗,國庫也是某些臣子不辭辛勞鞏固回溫的,這麼快就大操大辦,實在是有些難以同天下百姓交待。

  「熱鬧是該熱鬧一番,不過也不可肆意揮霍,一切儘可能從簡而辦。」

  方俞微微鬆了口氣,還好皇帝還比較清醒,要是一口答應下大辦,那到時候少不了又是幾萬兩銀子的開銷。

  「陛下體恤愛民,只是不知此次壽宴由何人主事。」

  像是這樣的宴享,一般都是有專門的部門負責的,光祿寺就是專門主管宴會舉辦,但是這樣的大宴,只靠光祿寺卿管也是不行的,一般會再選些其他部門的人主事或者協助主事,一則顯得更加的鄭重,二則皇家盛宴,也不會出岔子。

  皇帝目光幽深,巡視了殿內立著的諸位大臣,像修路建設等苦事兒累事兒官員一般不喜去干,但是像辦壽宴做慶典這樣的事情就很熱衷了。這樣的事宜原本就是很高興的,若是能讓皇帝更加高興一點很容易得到升遷,也很少會辦的不好,因為都是有固定流程的。

  如此一比較,自然是這樣的事宜更加容易辦,可比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要強的多。大家都知道的好處,自薦的話就不太好了,一般都只能等著皇帝欽點。

  方俞瞄了瞄前頭的一桿子大臣,那腰杆兒挺的筆直,脖子伸的老長,頭顱高高揚起,滿臉寫著陛下看我,看我,這題我會,讓我來秀一把。與之先前水患路滑時如同鵪鶉一般恨不得縮到角落去的模樣截然相反。

  他微微嘆了口氣,不愧是老油條,也這樣像他這樣的小年輕才會自請前去工部吃苦了。

  正值他摸魚開小差之際,一道熟悉的目光便從他的頭頂掃過,方俞暗道不妙。不是吧,他都站到大殿外的高台上了,皇帝還能掃見他。

  眼保健操做多了吧!

  老皇帝何其精明,本想丟個香餑餑給方俞,便當是獎賞了,卻是沒曾想那小子竟然暗暗躲了躲。

  他心中又氣又好笑,想著方俞花樣什兒多,應當可以把壽宴辦理的很好。不過思及他著實主理的事情不少,工部忙碌,還得盯路,總也不好安排太多事情過去把人累垮了,於是便收起了心思。

  「此事便讓太子主事,交於光祿寺辦理吧。」

  方俞長鬆了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

  寶子們,下本開對照組那本,大抵會寫個家族興盛起來的過程。這本應該這個月就會完結,大家快把預收衝起來,到時候這邊多寫兩篇番外!吶喊!收藏起來!

  第146章

  方俞找了幾根粗壯的木頭,又尋了結實的麻繩,在園子裡一會兒鋸木頭,一會兒又勒麻繩,臨近十月的天氣已然涼爽下來了,他打算在花園裡扎一個鞦韆,等青鹽再長大些會走路了用得上。

  在工部任職的時日,累雖是累了些,但是動手能力確實有大幅度的提升。

  皇帝讓他別太累,他索性就承了美,十天半個月去看一迴路,再到工坊的磚窯去巡檢一遍,素日裡皇帝沒有特召,在工部主理外事的連早朝都可以躲懶不去上,可是讓他空閒出好多時間來。

  既是閒散著,他索性就喊了工匠來,準備把府宅擴建一圈,把小二進變成靠三進的大府邸來,於官階倒是也不會太奢靡。考績過後他就要升職了,其實他有考慮把府宅往皇城近處買,這樣以後通勤的時間也可以短一些。

  但是和喬鶴枝商量了一通,這兩年在這頭都已經住習慣了,而且換宅邸也很麻煩,家裡的僕婦傭人家私也越來越多,是全然不似以往剛剛搬來時那麼簡單了。而且雲城的故舊都知道京城的宅邸在此處,若貿然換了宅邸,恐怕信件不好收寄。

  再者盛甲的升遷詔書下去後,盛甲就快馬加鞭送了信來,說會儘快來京,還望方俞在京城幫忙打點一二,尋看有無合適的宅邸。

  兩人相識這麼些年,雖因官職調動未曾一直在一起,但是這些年信件卻是來往的勤,盛甲的請求他便一口氣答應了下來。而巧的是他們附近便有一處宅邸要出售,其實算得上是鄰居,這一段地帶的宅邸並不似外城一般緊密挨在一起,房舍之間不過距離一兩丈,房舍稀疏上百米,為此倒是也方便於宅邸的擴建。

  那戶人家也是士籍讀書人士,因要回老家發展,就準備把這頭的房舍給賣了。方俞和喬鶴枝一同去看了宅子,內城的宅邸不會太差,於是暫且就給盛甲定下了,若是他們來了看著不合適的話,方俞也可以自己接手下來,萬一哪一天他權傾朝野了,他就把兩處宅邸打通,住超級大別墅。

  「內城的房舍竟是比我們先前來時買房舍的價格還要高了些。」

  喬鶴枝同方俞前去交錢時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時下官道整修了,已經能通行兩個驛站,先時兩個驛站步行要兩日的時間,騎馬坐車得一日多,時下走官道堪堪一日,若是快馬加鞭甚至只要半日多,借著通行便利,自然又把房舍的價格往上提了些。」方俞道:「外城的房舍漲價,內城是達官顯貴士籍者居住的地段,自不甘落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