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方俞,才去工部幾日,這便又折騰出新花樣來了。」

  崇明帝也是擺明了的偏心,書案上堆起了山包來的奏章,偏生就眼尖的瞄見了工部郎中方俞的奏摺。

  如公公瞧見皇帝的聲音威嚴,卻是知其秉性,道:「方大人歷來是個有法子的,既是自請去了工部,想必早有所成算。」

  老皇帝微微往龍椅上一靠:「方俞那張嘴科舉出身,一貫最是會說的,奏摺上把那什麼水泥路說的天花亂墜,卻是不知究竟如何。先時鹽鐵降價,減免賦稅之事尚且還未有成效,這般又新想出些東西來折騰朕。」

  他說著又起身來將奏摺扔給一旁的如公公:「你瞧著,說他的水泥路若是能建造起來,平坦結實穩固,再不必受天氣時節影響,朕也不必憂愁每年的荔枝折在半路上了。好大的膽子,竟是都能打趣起朕來了,當真是以為沒有在朕的跟前斥責不了他了不成。」

  「說的是天花亂墜,朕倒是想去瞧瞧什麼材質修建道路有此奇效。」

  如公公聞言微微一驚:「陛下要出宮!」

  「且也不遠,便在城外的工坊,還沒有獵場一半的路程,去看一趟又如何。」老皇帝道:「便說是朕要巡檢工部,察看朝廷的工坊,採石。」

  皇帝的一個詔令下來,工部便著急忙碌的屁股起火來,聖旨來的突然,工部尚書左右侍郎一時間都手忙腳亂的不知該從何處部署迎接皇帝的巡檢,八百年不巡查一回,一來便來的這麼急躁,如何有時間準備。

  連夜就連方俞這等在外做事的都被叫回了工部開大會,製作迎接皇帝檢查的安排。

  諸人皆是一臉張皇之色,方俞不由得嘆了口氣,按照皇帝處理奏摺的速度,怎麼也的得明後日才能看到他的摺子,沒成想他老人家倒是比他還著急,疾風驟雨一般明日就要來工部巡檢,想去看水泥便去看水泥吧,偏偏要拉扯便別的幌子作為掩蓋。

  做皇帝真是有夠累的,不能讓人隨意猜測出心思想法,便是想做一件事還要東拉西扯,累的是手底下的臣子惴惴不安。

  開完會後,方俞叫住了自己部門的人,知會了一聲皇帝是要做什麼,讓大伙兒也好好表現一下,屆時皇帝也更容易批准一些,至於工部尚書安排的花樣活兒能省則省,切莫因小失大。

  次日天還不亮,方俞便就著要上早朝的時間去宮裡,在宮裡匆匆用了一個朝食,工部尚書便整了隊伍等著迎接皇帝。

  按照品階站位,方俞作為郎中,上頭便只有尚書和左右侍郎兩個人,其實是可以站在很前頭的。但是同品階的郎中有六人,分管工部的不同事宜,一個郎中領著手下的諸多官吏,兩個方隊並在一道站,如此一來郎中並不是都能跟在侍郎的後頭,後頭的方隊只得跟在前一個方隊最末官階的官員屁股後面。

  方俞來的早,小部門也整理的很快,早早的就接著左侍郎後頭站好了。

  「小方大人,你來工部晚,資歷尚淺,便往後站一些不會介懷吧?」

  方俞回眸見著水利屯田部的郎中姍姍來遲還要把他擠下去,心中自是不答應:「這頭已經齊整站好了,為著快些整好隊伍,大人站後一個也無妨吧。」

  「誒,小方大人作何這般說話,未免也太不敬前輩了一些。」

  「大人哪裡來的話,不知下官哪句話說的不對了。」

  「吵吵什麼呢,莫非是要陛下前來看看工部連位置都站不齊整!」工部尚書攏起眉宇:「方俞,你便領著隊伍站在後頭去吧。」

  「尚書大人,我們先來的,作何要去後頭!」元瑞閆氣憤不過當即便嚷了起來。

  「讓你站哪兒便站哪兒,元大人好大的官威啊,便是連尚書大人的話都聽不進了不成!」

  眼見著要吵起來,這尚書又是明顯的偏向於水利部,方俞連忙拉攔住了元瑞閆:「諸位往後些站,陛下快過來了。」

  他同自己部門一個個氣鼓鼓的官員使眼色:我們的主場不在此處,不可因小失大。

  諸人這才憤然站到了後頭去,水利部的人得意洋洋的去接在了左侍郎後頭。

  皇帝過來只在工部晃蕩了一圈,要緊的還是出宮,趁著天早涼爽,又是浩浩蕩蕩一行人往宮外去。陣仗雖不比秋獵,但也是御林軍侍衛諸多,想低調都不行。

  「陛下,夏時沖毀的道路已經在維修了,今下到望京驛修了一半的缺口。」

  「陛下,今年的農田水利也鞏固增添了好幾處,分別有……」

  「陛下,工部時下正在大力鼓勵百姓秋收以後播種冬一茬的小麥,時下已經有百姓響應……」

  工部尚書宛如孔雀開屏一般,扯著馬在皇帝跟前一張嘴就沒有合上過,皇帝應答了一句他能隨即就著話題報備二十句出來。皇帝幾番微微笑著掩飾不感興趣,甚至言明:「愛卿遞上來的奏摺朕一句閱覽不少,奏摺上也已經有提到。」

  「陛下日理萬機,處理諸多奏摺實屬是…….」

  皇帝眼見著尚書又能把他耳朵都聽出了繭子的馬屁拉出來遛時,也不再給他掩飾尷尬留什麼情面,回頭朗聲道:「方俞,你躲在後頭作甚,到朕跟前來。」

  忽而被點名的方俞此時正在二十幾個人的後頭,也難得皇帝眼睛好,連這麼遠都能掃見他的存在。

  方俞連忙扯了馬從隊伍出去,行到了皇帝身側:「便是藏躲在後頭想躲躲懶都被陛下瞧見了,當真是火眼金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