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倘若不是後來遇上顧邵,只怕他在金壇縣還有得待。

  顧邵摸了摸下巴,原來乾爹還有這樣的經歷啊,真是沒想到。

  “他是個清清白白的人。可他只做到了自己清白,卻無力改變身邊的人和事。而你,比他幸運許多,也比他堅定許多。”

  晉安先生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顧邵受寵若驚。他突然覺得,自己仿佛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兒來了。也是,他乾爹都不敢跟那些人正面較量,他竟然敢了,果真厲害!

  顧邵正想翹起尾巴來,忽然想到晉安先生還在跟前,忙正經道:“其實我也沒想那麼多,只不過是做我應該做的事情罷了。”

  “這便夠了。”晉安先生道。

  人活一事,又多少人明白自己能夠做什麼,應該要做什麼呢?入了官場,清白的有幾個人,大多數的都活成了陶知縣。只是,晉安先生對於陶知縣這等人還是有些擔心的,他道:“我來時,朝廷派了一些侍衛一同跟來,今兒起我挪一半的人到你跟前。”

  “先生您是擔心陶知縣他們?”

  “小人難防。”

  顧邵點頭,雖然有系統在他確實不太擔心,但是有侍衛在還是好上一些的。

  略過陶知縣貪污一事之後,顧邵又與晉安先生說起了這賑災一事。如今桃源縣官府這邊的人,顧邵是不願意再信了,讓他們插手賑災,那賑的不是百姓,而是他們自己。好在這回跟著他們一道過來的人也不少,其中有戶部的也有工部的,顧邵與晉安先生一合計,索性利用他這通判的身份,正大光明地插手賑災一事。

  關於賑災,今兒顧邵巡視了一天有了個想法。一場洪水下去,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完了。好在沒折損人,人手都還在。稻子是種不上了,不如直接讓百姓種一些時令的作物,以後不管是賣也好還是自個兒吃也好,總比什麼都沒有強。

  至於賑災銀,顧邵覺得也能變一變形式:

  “這回畢竟沒有死傷,百姓雖然受了難,如今正困頓著,但總還是有手有腳的。若是直接發錢糧的話,時間長了,只恐他們生了憊懶之心。”

  晉安先生笑著問他:“你又有什麼法子了?”

  顧邵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腦袋:“我看史書,曾經看過前朝許多賑災事跡,其中有不少都是以工代賑。與其直接給他們錢糧,還不如讓他們用勞力來換取錢糧。此次洪水過後,各處要修的地方都挺多的,再者河道堤壩也都重修,如今他們正閒著,不如直接雇了百姓去做這些事情,回頭再按著市價將工錢結給他們,這般惠而不費,又能一舉兩得。”

  “我看本朝實錄裡頭,先祖朝也常用著法子,之後後來裡頭多了貪污的事兒,便擱置了這個辦法。貪污須整治,可是這以工代賑的法子卻不好這麼丟了。這事得朝廷先帶頭做起來,等朝廷做出了功績,再鼓動周邊富商參與其中。”

  “論有錢,那些富商才是最有錢的。追名逐利乃人之天性,如今利已經到手了,便只差名了。若是給他們一個揚名的機會,讓他們多出一點錢,僱傭災民重建路橋、祠堂、廟宇之類,他們必定也是願意的。”

  晉安先生看著他說得頭頭是道,聽來也替老友高興。遠安雖然沒能在官場上走下去,留了不少遺憾,可如今他的學生,才已經走得有模有樣了。

  假以時日,未嘗沒有封侯拜相的可能。

  顧邵這念頭雖說是突如其來,但也不是不可行。晉安先生見他信心滿滿,便讓他放手做著試試看。左右桃源縣官府已經算是廢了,陶知縣也不知道是真病了還是假病了,反正一直沒出屋子,也不管顧邵在外頭折騰什麼。至於他手底下的那些人,不給顧邵使絆子就算好了,哪裡還會過來幫忙。

  少了他們,賑災的事情非但沒有耽誤,反而進行得有條不紊。

  眼瞧著災情漸漸得到了控制,晉安先生對顧邵也越發得滿意起來。一轉眼又過了好幾日,這日上午,晉安先生正在官署裡頭寫公文,卻忽然聽到外頭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還有隨之而來的噩耗:

  “不好了,顧大人出事兒了!”

  第164章 有驚無險

  晉安先生帶著人趕到的時候,變看到顧邵身邊正好站著一個大夫。

  那大夫正在幫人包紮,不過顯然,被包紮的那人並不是顧邵。

  受傷的是縣衙裡頭的一個司吏。那個人坐在凳子上,滿頭都是血,也不知道流了多久,有止不住的從頭頂流了下來,一直流到了眼皮縫裡面。那司吏也是被自己的情況給嚇慘了,甚至來不及感受自己頭頂有多疼,只是一個勁地問著:“大夫,我這血要是止不住該怎麼辦啊,我會不會因為失血過多就這麼去了啊?大夫您說句話啊,你不說話,我心裡實在是怕得慌。”

  大夫一開始還好好地安慰著,告訴他沒什麼大事不用擔心,可他安慰了半天,這人依舊半句沒聽進去,如今他也煩了。

  “大夫您別不搭理我,你說我是不是快要死了?”那人的話里已經帶著哭腔了。

  大夫嘆了一口氣:“都跟你說了死不了,離死還遠著呢。”

  “那為什麼……”

  “閉嘴!再問你的血就流幹了。”大夫真是煩透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