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邵挑了挑眉,繼而點頭。

  “所以,若是顧大人您要查,便得從這桃源縣開始查起,一層一層地再往上查。倉庫官得查,轉運官得查,押運官得查,咱們這著淮安府得查,江蘇省得查,乃至京城的戶部,那可都得查。”

  顧邵不置一詞。

  陶知縣卻知道他已經聽了進去,“說句不中聽的,這裡頭,又有哪個人是乾淨的?就是京城裡頭的那些,又有誰是沒沾過這救命銀子的?您可別這樣看著我,今兒這裡只有咱們倆,我索性放開了說。這古往今來,官與民都不同,但凡當了官,便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百姓看咱們這些當官的,都覺得里外都風光,可誰又知道這裡頭的苦楚?勤勤懇懇地當著官,一個月到手裡的俸祿卻沒有多少,外頭地也貴,房也貴,米也貴,油也貴,想要活的體面,談何容易?”

  “說百姓吃苦,可咱們的苦也不輸給他們呀。他們是吃慣了苦頭的,只要有一口糧食,便餓不死,可咱們不一樣,過了科舉當了官,就再不能活成當初那副德行。當了官還過成普通百姓一般,不是高風亮節,而是不中用,註定被人瞧不起,無異於是錐心之痛。”

  “十幾年的苦讀,不就是為了過體面日子嗎。可如今這份基本的體面都沒了,還叫咱們這些當官的如何過日子?若是可以,誰不願意當一個名垂青史的好官兒,可如今這不是生活所迫嗎,見了這銀子,這糧食,自然要為自家謀劃一點的。你說我們辛辛苦苦讀了這麼久的書,吃了這麼多的苦,難道還不值這一點錢糧嗎?”

  顧邵靜靜地瞧著陶知縣,不過他好像是說上癮了:

  “有道是水至清則無魚,這官場就是這樣,你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哪兒都好過;你若刨根問底,吹毛求疵,便註定被人孤立。”

  顧邵撫掌。

  陶知縣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對著顧邵讚賞地點了點頭:“這些心裡話我是不與讓人說的。”

  “說的真好。”顧邵點頭。

  陶知縣嘿嘿一笑。

  “不過,你雖說的好,我卻還是要同聖上稟明實情的。”顧邵起身,最後看了他一眼,“至於你這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知縣老爺,就好自為之吧。”

  第161章 聖上來信

  回去之後,顧邵一個人坐在屋子裡頭,耳邊還時不時地響起陶知縣那些狗屁之言。

  見過不要臉的,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貪墨了銀子,還說得這般理直氣壯。

  “要不是我今兒為了那一碗肉湯,說不定還真被他們矇混了過去,真是好險惡的心思啊,也不知道他們私底下還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不對——”顧邵忽然反應過來一件事,“他們今日能為施粥的一件事情瞞我,之前未必不會因為其他的事情故意矇騙我。”

  顧邵想到上次去外頭勸農。當時他走了一遭,只覺得這桃園縣的風氣實在是不錯。沒有一個偷懶躲在家裡不務農,也沒有一個做事懶散發牢騷的,一個個都精神百倍,叫人挑不出一個錯來。本來顧邵以為桃源縣的風氣便是如此,可是如今在想,這會不會也是因為官府提前打了一聲招呼,那些人不願意得罪官府,所以故意裝出來的。

  “也不是沒有可能。”系統忽然回了他一句。

  “我就說嘛,肯定是這樣。”顧邵越想越覺得自己猜對了,他皺了皺鼻子,有點不爽,“等下回我回了聖上,一定要將這個干吃俸祿不辦事的陶知縣徹底拉下馬。”

  顧邵只要想著陶知縣的話便來氣兒,畢竟他可從來都是安分守己,沒有貪墨過一兩銀子,他爹娘之所以能留在京城,還是靠他從系統那兒弄來的兩個方子呢。想他這麼辛辛苦苦,操心操肺,而陶知縣呢,貪著別人的救命錢,毫無底線,毫無原則,貪了之後還能如此義正言辭地為自己開脫。只要一想到這個,顧邵便心裡失衡了。

  對於陶知縣這樣的人,顧邵是鄙視到底的。這樣的官兒,就應該見一個抓一個,什麼水至清則無魚,他沒看到的只能說是暫時算了,等看到了再收拾。至於眼前的,自然不會這麼輕易放過了。

  “不成,我現在就要寫信給聖上。”雖然這個月已經寫過信了,可是好信不怕多,再來一封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回他要說的事可是正事。

  顧邵說做就做,立馬從床上爬了起來坐到書桌前,鋪開紙開始寫信。他絲毫沒覺得將這些事寫給聖上看有什麼不對。就像顧邵信任鄭先生一樣,他同樣信任聖上,覺得聖上若是知道這些事情之後,絕對不會坐視不管。顧邵寫得極快,沒多久便將事情原委寫了清楚。只是寫今兒這件事寫完了之後,顧邵卻還覺得不夠,他想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再出去一趟。

  “我再出去看一遍。上回過去,身邊都跟著陶知縣的人,這回我一個都不帶,看看他們還怎麼弄虛作假……”顧邵一邊咕噥,一邊已經穿好了衣裳,“等我將這件事查清楚,再把兩件事合在一塊兒上奏,兩個罪名加在頭頂上,我看他還跑不跑得掉。”

  言罷,顧邵已經出了房門,仿佛一陣風似的往外頭跑去了。

  系統默默地看完了全程。

  平心而論,顧邵能有如今的長進,它已經滿足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