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差役一愣,在去找晉安先生和回去被縣令罵之間,果斷選擇了去找晉安先生。

  顧邵離開之後,領粥的百姓都有些激動。避開了幾個小吏,他們才三三兩兩地開始琢磨了起來。眾人所琢磨的,不過只有一點,那便是這位顧大人到底能不能給他們做主。這位顧大人,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而且他們這次能夠活命,聽說也是靠著這位顧大人和他口中的晉安先生。就是不知道,這位厲害的顧大人對上他們的縣令老爺,究竟還能不能一樣的厲害。

  他們是盼著陶知縣這回能吃吃苦頭的。

  顧邵直接回了縣衙。他到的時候,陶知縣正在吃午飯,滿桌的菜,有魚有肉,豐盛得很,旁邊還放著一壇上好的女兒紅,陶知縣坐在桌上,旁邊還站著一個給他斟酒的小廝。

  陶知縣吃得正美,轉眼就看到顧邵站在他跟前。陶知縣還懵了一下,好久才緩了過來,問顧邵道:“顧大人要不坐下來嘗一嘗?”

  “不必了,我可沒有陶知縣您這般的好胃口。”

  陶知縣訕笑了一聲,有點琢磨不來顧邵來他這兒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位打從京城裡來的顧通判,可不是什麼好對付的人呢。

  顧邵看夠了菜,才終於開了口:“我說陶知縣。”

  “啊?”

  “你治下的百姓如今可都還餓著肚子呢,你竟然也吃得下去?陶知縣不是一貫自詡愛民如子,可如今這吃相,未免有些太難看了吧?”

  “難看嗎?”陶知縣趕緊擦了擦嘴,又轉過頭問旁邊的小廝,小聲嘀咕,“難看得很嗎?”

  小廝莫名其妙地搖了搖頭:“還好啊。”

  他們老爺好看著呢。

  顧邵嗤笑:“你問他,還不如問問縣衙外頭的百姓呢。”

  陶知縣皺著眉頭琢磨著顧邵的來意,半晌才討好地說了一句:“我說顧大人啊,您有什麼話直接說好了。我這個人就是個大老粗,聽不懂您的言外之意。您要是想做什麼,想吩咐什麼,儘管吩咐便是了。”

  “也好,我也懶得再拐彎抹角了。”顧邵坐了下來,盯著陶知縣,直接切入正題,“剛才我去看縣衙施粥的點,瞧見那些桶里的粥,與其說是粥不如說是水,壓根沒有多少米。那些打粥的小吏看到我過去,便裝模作樣的從最裡頭打上來一點厚粥,等我第二次再過去的時候,裡頭可就真的只剩下水了。”

  “……”陶知縣咬著牙,暗罵一句不中用。這些糊塗的東西,要私吞也不是這個時候私吞啊!

  他正想裝糊塗,卻又聽顧邵繼續道:“這回淮安府一帶受災,我記得朝廷可是發過賑災錢糧的。如今大齊開了互市,與火尋國商貿往來賺了不少錢,這賑災錢,自然也不會少了淮安府的。桃園縣災民最多,劃下來的錢糧應當也是最多的,可如今這情況,讓我不禁好奇,這撥下來的錢糧,究竟去了哪兒?”

  陶知縣呼吸都慢了半拍。

  “是半路丟了,還是,進了誰的口袋裡,再也吐不出來了?陶知縣你說呢。”顧邵笑眯眯地盯著陶知縣。

  陶知縣還能說什麼,只能裝瘋賣傻:“應該不會的吧,顧大人您一定是多心了。”

  “多心?我看未必。你不說也沒關係,回頭我讓人查一查帳本,仔細核對便是了。”

  陶知縣放下了筷子。顧邵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能有什麼胃口?

  “你先下去吧。”陶知縣對後頭的小廝道。

  小廝依命下去,走之前還頗為貼心地關上了門。四下無人,陶知縣再同顧邵說話也就輕鬆了許多,他挎著一張臉,道:“顧大人,您何必說的這麼嚴重呢?”

  “倘若賑災錢糧的去向都不是嚴重的事,我倒是有些好奇,在陶知縣的眼中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事?”

  陶知縣噎了一下,對這位軟硬不吃的顧大人也是沒了法子。早知如此,今兒他是斷然不會讓顧邵一個人去外頭溜達的。陶知縣今兒是知道顧邵要離開縣衙的,只是他以為顧邵是去跟晉安先生一塊兒查看河道,誰知道他轉了個頭去看人家施粥。

  真是閒得慌。

  陶知縣便是有再多的藉口,也抵不住顧邵的不依不饒。心中百轉千回,過了好一會兒,陶知縣才嘆了一口氣:“我實話跟您說吧,今兒這件事,我是真的不知情。”

  顧邵冷笑。

  “要是您不信,我也要說這樣的話。我壓根就沒有吩咐什麼。這賑災的糧食被貪墨了一部分,裡頭確實與縣衙的官吏有關係,可是與我,卻沒有太大的關係。說破天了,我也不過只是一個監管不力的罪名。”陶知縣說得臉不紅心不跳。

  顧邵點頭:“那行,既然你都已經這樣說了,那我不查一查,你豈不是愧對於你這一番言之鑿鑿。”

  “你!”陶知縣指了指顧邵,卻又在他的眼神中默默地縮回了手指。良久,陶知縣嘆了一口氣,“雖說您是京城來的,可您畢竟是初入官場,有些事兒啊,還是得我這個過來人跟你說一說。”

  “哦?”顧邵掏了掏耳朵,“願聞其詳。”

  陶知縣見他願意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這賑災的錢糧,是從上頭一級一級的發下來,到最後才到了咱們這桃源縣的,這話沒錯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