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兒子批評得在理,胡老夫人也不是胡攪蠻纏的長輩,雖然心疼小孫子,可是這情況卻也沒好意思說什麼。

  罵過一陣之後,鄭遠安才消停了下來。

  鄭嘉樹被允許坐了下來,可是被罵了一遭之後,心情不大好,看著還是有些垂頭喪氣的。顧邵就坐在他跟前,看到他這樣,心中大為感動。說到底,鄭嘉樹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

  顧邵悄悄扯了一下鄭嘉樹的袖子,將頭靠過去:“嘉樹啊,其實你不必多投什麼錢的。”

  要是到時候這錢打水漂了,那得多心疼,顧邵只要想到那場面,都替鄭嘉樹他們後悔。

  鄭嘉樹卻不贊成:“若是不投,顧兄你的面子可就丟盡了。”

  顧兄的面子,也就是他們的面子,他們做紈絝的,也是要面子的好不好。

  顧邵遲疑了一瞬:“押周伯琦的人,很多?”

  “很多。”鄭嘉樹點了點頭,“京城多的是不缺銀子的主兒,三年一次的會試,周伯琦又是京城人,那些人可不得討些銀子以示支持。如今押在周伯琦的身上的銀子,已經有了這個數。”

  鄭嘉樹比出兩根手指。

  “兩萬?”顧邵問道。

  鄭嘉樹搖了搖頭:“是二十萬啊。”

  顧邵倒抽了一口涼氣,二十萬,這可真是吃飽了沒事幹。這銀子若是放到別處,可以做多少事兒啊。

  顧邵感慨完了,忽然又問了一句:“那我這邊呢?”

  鄭嘉樹眼神遊移,伸出三根手指。

  顧邵眼睛一亮:“三十萬?”

  鄭嘉樹搖頭。

  顧邵也覺得不可能,遂報了一個合理的數字:“應該是三萬吧。”

  鄭嘉樹幹笑一聲,還是搖頭。

  “三……三千?”

  鄭嘉樹訕笑著道:“顧兄,他們都有眼無珠,你也別在意。我們幾個兄弟還是支持你的。”

  這話一點都沒安慰到顧邵。二十萬和三千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本來顧邵對此也不在意,可如今心裡愣像是橫了一根刺。

  他甚至在想,要不他也押一押周伯琦算了?說不定還能賺點呢?

  這兩人交頭接耳,聲音稀碎,他們自以為小聲,卻句句落進了鄭遠安的耳朵里。

  鄭遠安沒有吱聲,卻在離開了上房回了自己院子之後,默默地召來了自己的小廝。

  小廝看著面前欲言又止的二老爺,有點疑惑:“二老爺?”

  鄭遠安抿了抿嘴,終究還是從袖子裡取出一個荷包:“拿去。”

  小廝撓了撓頭:“拿……拿哪兒去?”

  “拿去給下注。”

  小廝瞬間明悟,得嘞,二老爺這是要支持自家學生。

  鄭遠安怕也是覺得不好意思,是以甩出了銀子之後,就再沒有說話了。

  這押注一事,鬧得轟轟烈烈的,便是明嘉郡主和郡馬爺,也聽到了許多風聲。兩人聽了之後,心中都有些煩躁。這賭局的事,與他們郡主府壓根沒有半點關係,可這後頭的結果,弄得不好傷得就是他們家伯琦的名聲。

  事情鬧得太大,如今想要遏制,已經遏制不住了。只是放任這事繼續發展,明嘉郡主也做不到。

  外頭的圍觀百姓日日猜測著會元究竟會花落誰家,貢院中,有關頭名的爭執,已經吵了一整日了。

  第85章 會試放榜

  會試諸考生的卷子,早已經在幾日前謄抄完畢,交至諸位考官手上。

  這呈上來的卷子,看不出姓名,分不出字跡,謄抄之後尚且檢閱了一遍又一遍,杜絕了作弊的可能。這樣一份份不知來歷的卷子,經過幾日的評選,漸漸分出了三六九等。

  幾位考官填完了乙榜,如今正要待填甲榜。甲榜是從第六位往前填的,前頭幾個眾人都沒有多少異議,分歧就在於這甲榜的頭名上。

  翰林院的石翰林手裡拿著一份墨卷,禮部侍郎陳大人手中,亦拿著一份考卷,兩方已經爭辯多時了。

  陳大人手中的那份,極擅經義,由淺入深,鞭辟入裡,讀來讓人拍案叫絕。雖說後面的判語稍稍差些,但瑕不掩瑜,仍舊極為驚艷,陳大人覺得,就憑此人對經義的參悟程度,便堪稱頭名。

  石翰林分毫不讓。

  他手中的墨卷,亦是一份上上之作。經義寫得不錯,詔誥判語也不錯,尤其是判語,精煉老道,一眼看著便知道是熟讀律法之人。讀書人裡頭,能將律法吃得這般透徹之人,還真是少見。

  若只光這點也就算了,最關鍵的是,此人後面的策論寫得著實令人驚嘆。

  此次策論所出題目頗難。

  題目是禮部尚書鄭大人所出,難不說,還頗為雜,以一道近二十年來的米價題引入,讓諸考生自選角度分析。

  能作出這道題的人本來就不多,能正兒八經分析出道理的,更是少之又少。偏偏石翰林手中的這份,就做得足夠完美。如今的讀書人,大多都是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般雖好,卻也有不足,不足之處在於對民間世情了解得太少,做個學官倒也沒什麼問題,可若是一朝考中進士做了父母官,便力有不逮了。

  正因為如此,石翰林才如此堅持,要讓此考生列為頭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