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散漫地敬了一杯:「微臣自幼偏愛耍槍弄棒,有些感覺從小到大已入了骨髓,不需要刻意想起,但也不會忘記。」
那言語意味深長,明明說的是箭,他卻偏提起那情。
趙慎知他說的是誰,長眸中的笑意更深:「你昨日去了哪裡,那窮潦的管事太監倒得了你一錠金子。」
有舞姬過來敬酒,趙恪不羈風流,拉她手腕交杯:「呵,自是去看了那孩子。皇上當初那般手段與我奪她,如今卻不過十年,竟連她的骨肉都不屑多看。我不過是出一錠金子,又能做得了甚麼?」
趙慎卻獨獨不願聽他言及阿昭,一絲陰鷙悄然掠過俊顏:「司徒婦人主宰趙氏皇權多年,換做是你,你也一樣逃不開這場殺戮。你莫要忘了你也姓趙,這天下是趙氏的天下,只怕以你這樣的性格,會比我更要狠絕。獨留下她,只會讓恨更痛。」
趙恪噙著嘴角不語,卻亦不見否定,一盞空杯在唇邊摩挲:「那孩子在冷宮衣不遮體、食如糟糠,倘若將來不死,必然心中存恨。你既下了狠心,卻又為何不下全狠心?他日若然長成,少不得一場舊孽清算,莫怪我今日不提醒你。」
趙慎指尖微動,驀地想起橫樑下阿昭空空晃蕩的紅影,心中厭煩,容色復又冷然:「……那啞婢口不能言,朕但憑他自生自滅。」
太監拾階而上,哈著腰低聲附耳:「皇上,德貴妃娘娘來了。」
趙慎循聲看去,看到姜夷安著一襲綺紅宮妝裊裊而來。
已經五個多月的身孕了,腆著圓潤的少腹,走起路來頭上金釵珠環輕搖淺晃,些微笨拙。身後跟著一搖一擺的趙妍兒,穿著鵝黃鑲花小秋襖,粉嘟嘟的像個小麵團兒。
笑盈盈鞠了一禮:「臣妾叩見皇上。皇上幾日不來,妍兒吵著要見父皇,聽聞皇上今日在鳳凰台比箭,便央著臣妾帶她過來。」
說著便叫宮女將趙妍兒牽過來。
她是柔秀的瓜子臉兒,五官和身段亦是單薄婉約,那紅穿在她身上怎生得並不襯托美艷,撐不住從前舊人氣場。
趙慎不察痕跡地蹙了蹙眉,不喜她這樣刻意主張。
肅著容色道:「鳳凰台樓高風大,你胎氣不好,理應在宮中好生靜養。日後無事,不要再一個人出來。」
才賦予過自己那般榮華恩寵,哪裡曉得皇上忽然又這般冷漠。姜夷安臉上笑容一黯,那紅掛在身上便變得尷尬起來。
趙恪眸間含笑,意味深長地舉了舉杯——
那最好的你不要,卻獨將這般角色寵慣後宮。
趙慎眉宇間的慍意便更甚。
「父皇,看妍兒寫的字~」小公主看見了,粉嫩的小手連忙拽著趙慎的衣袖,從口袋裡掏出皺巴巴的紙團。
嗓音甜甜,討人喜歡,她們母女總是謙卑,惶惶無安。
趙慎撫著妍兒秀雅的小臉蛋,心裡到底又憐恤,便溫和了嗓音:「父皇近日朝中事務忙碌,待過兩日再去看望你和母妃。」轉而又對姜夷安道:「這紅,並不適合你,你不需要循著她的軌道來刻意取悅朕,你只是姜夷安。」
他的眉宇間都是冷肅,並不見幾分溫柔。姜夷安心中發冷,神色便有些倉惶:「是。」低著頭,牽過趙妍兒,一路潸然退下。
——*——*——
貞瀾殿裡靜悄悄的,一卷珠簾將嬪妃與臣子隔開兩道。
老太醫閉著眼睛給姜夷安診脈,少頃拍拍袖子跪於地上:「娘娘體內陰鬱沉積已久,脈象不穩,胎氣不固,應靜心調養,切忌再憂思勞慮。微臣這裡開幾劑藥方,每日晨、午、碗各沖一劑。」
「又勞煩張太醫顛簸一趟。」姜夷安命嬤嬤送他下去。
那嬤嬤去了又回,搭著手兒杵在身旁欲言又止。
姜夷安假裝不懂,柔聲問她:「皇上近日最常去的是哪個宮裡?」
大嬤嬤弓著腰身福了一福:「回娘娘,皇上近日並不常翻拍,聽張德福說新近兩國談判,皇上心緒正煩悶,只去梅才人處聽了幾回曲子,並不曾留夜。」
姜夷安就不說話,她的眉目間有愁容,還在為今日那一身紅妝不悅——
只方才的一瞬間,她便已曉得,無論皇上對司徒再怎麼狠絕,自己也永遠躍不過那道影子。
想了想,又道:「今日在鳳凰台上射箭的那人是誰?本宮見他並不友善。」
「那是燕王爺趙恪,從小與皇上一同長大的混世子,才回京城不多時候。此人一向桀驁不羈,娘娘不必望心裡去。」大嬤嬤低著聲兒。
姜夷安卻驀地想到了司徒昭。那個天之佼佼的女人,一樣是與皇上一同長大。
她一聯想到趙恪今日看自己的那番戲謔,心裡頭的鬱氣便又浮了上來……她知道他也在拿自己與那個女人比較。
姜夷安是謹小卑微的,她清楚自己的斤兩,不過是皇上在路邊撿起的平凡女子,也不知道皇上到底看重了她哪裡,迷迷沉沉便將她扶到了這般高處。她的寵愛得來的沒有底氣,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雲端,如履薄冰。
可是趙慎天性寡涼,他雖然對自己這般恩寵,她卻依舊感覺不到他的溫度。他連對司徒昭都能殘絕如此,她怎能不怕。
姜夷安蹙著眉頭,少頃又問道:「那個孩子現在如何了?
嬤嬤眉梢一動,連忙回答:「不曾去看過,娘娘是說……」
那言語意味深長,明明說的是箭,他卻偏提起那情。
趙慎知他說的是誰,長眸中的笑意更深:「你昨日去了哪裡,那窮潦的管事太監倒得了你一錠金子。」
有舞姬過來敬酒,趙恪不羈風流,拉她手腕交杯:「呵,自是去看了那孩子。皇上當初那般手段與我奪她,如今卻不過十年,竟連她的骨肉都不屑多看。我不過是出一錠金子,又能做得了甚麼?」
趙慎卻獨獨不願聽他言及阿昭,一絲陰鷙悄然掠過俊顏:「司徒婦人主宰趙氏皇權多年,換做是你,你也一樣逃不開這場殺戮。你莫要忘了你也姓趙,這天下是趙氏的天下,只怕以你這樣的性格,會比我更要狠絕。獨留下她,只會讓恨更痛。」
趙恪噙著嘴角不語,卻亦不見否定,一盞空杯在唇邊摩挲:「那孩子在冷宮衣不遮體、食如糟糠,倘若將來不死,必然心中存恨。你既下了狠心,卻又為何不下全狠心?他日若然長成,少不得一場舊孽清算,莫怪我今日不提醒你。」
趙慎指尖微動,驀地想起橫樑下阿昭空空晃蕩的紅影,心中厭煩,容色復又冷然:「……那啞婢口不能言,朕但憑他自生自滅。」
太監拾階而上,哈著腰低聲附耳:「皇上,德貴妃娘娘來了。」
趙慎循聲看去,看到姜夷安著一襲綺紅宮妝裊裊而來。
已經五個多月的身孕了,腆著圓潤的少腹,走起路來頭上金釵珠環輕搖淺晃,些微笨拙。身後跟著一搖一擺的趙妍兒,穿著鵝黃鑲花小秋襖,粉嘟嘟的像個小麵團兒。
笑盈盈鞠了一禮:「臣妾叩見皇上。皇上幾日不來,妍兒吵著要見父皇,聽聞皇上今日在鳳凰台比箭,便央著臣妾帶她過來。」
說著便叫宮女將趙妍兒牽過來。
她是柔秀的瓜子臉兒,五官和身段亦是單薄婉約,那紅穿在她身上怎生得並不襯托美艷,撐不住從前舊人氣場。
趙慎不察痕跡地蹙了蹙眉,不喜她這樣刻意主張。
肅著容色道:「鳳凰台樓高風大,你胎氣不好,理應在宮中好生靜養。日後無事,不要再一個人出來。」
才賦予過自己那般榮華恩寵,哪裡曉得皇上忽然又這般冷漠。姜夷安臉上笑容一黯,那紅掛在身上便變得尷尬起來。
趙恪眸間含笑,意味深長地舉了舉杯——
那最好的你不要,卻獨將這般角色寵慣後宮。
趙慎眉宇間的慍意便更甚。
「父皇,看妍兒寫的字~」小公主看見了,粉嫩的小手連忙拽著趙慎的衣袖,從口袋裡掏出皺巴巴的紙團。
嗓音甜甜,討人喜歡,她們母女總是謙卑,惶惶無安。
趙慎撫著妍兒秀雅的小臉蛋,心裡到底又憐恤,便溫和了嗓音:「父皇近日朝中事務忙碌,待過兩日再去看望你和母妃。」轉而又對姜夷安道:「這紅,並不適合你,你不需要循著她的軌道來刻意取悅朕,你只是姜夷安。」
他的眉宇間都是冷肅,並不見幾分溫柔。姜夷安心中發冷,神色便有些倉惶:「是。」低著頭,牽過趙妍兒,一路潸然退下。
——*——*——
貞瀾殿裡靜悄悄的,一卷珠簾將嬪妃與臣子隔開兩道。
老太醫閉著眼睛給姜夷安診脈,少頃拍拍袖子跪於地上:「娘娘體內陰鬱沉積已久,脈象不穩,胎氣不固,應靜心調養,切忌再憂思勞慮。微臣這裡開幾劑藥方,每日晨、午、碗各沖一劑。」
「又勞煩張太醫顛簸一趟。」姜夷安命嬤嬤送他下去。
那嬤嬤去了又回,搭著手兒杵在身旁欲言又止。
姜夷安假裝不懂,柔聲問她:「皇上近日最常去的是哪個宮裡?」
大嬤嬤弓著腰身福了一福:「回娘娘,皇上近日並不常翻拍,聽張德福說新近兩國談判,皇上心緒正煩悶,只去梅才人處聽了幾回曲子,並不曾留夜。」
姜夷安就不說話,她的眉目間有愁容,還在為今日那一身紅妝不悅——
只方才的一瞬間,她便已曉得,無論皇上對司徒再怎麼狠絕,自己也永遠躍不過那道影子。
想了想,又道:「今日在鳳凰台上射箭的那人是誰?本宮見他並不友善。」
「那是燕王爺趙恪,從小與皇上一同長大的混世子,才回京城不多時候。此人一向桀驁不羈,娘娘不必望心裡去。」大嬤嬤低著聲兒。
姜夷安卻驀地想到了司徒昭。那個天之佼佼的女人,一樣是與皇上一同長大。
她一聯想到趙恪今日看自己的那番戲謔,心裡頭的鬱氣便又浮了上來……她知道他也在拿自己與那個女人比較。
姜夷安是謹小卑微的,她清楚自己的斤兩,不過是皇上在路邊撿起的平凡女子,也不知道皇上到底看重了她哪裡,迷迷沉沉便將她扶到了這般高處。她的寵愛得來的沒有底氣,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雲端,如履薄冰。
可是趙慎天性寡涼,他雖然對自己這般恩寵,她卻依舊感覺不到他的溫度。他連對司徒昭都能殘絕如此,她怎能不怕。
姜夷安蹙著眉頭,少頃又問道:「那個孩子現在如何了?
嬤嬤眉梢一動,連忙回答:「不曾去看過,娘娘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