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唉,甜筒好苦逼啊!

  請旨求賜婚(下)

  沈天桐說出這番話,其實是以退為進。這會心裡也在打鼓,畢竟他的愛慕之情只是單方面的,蔣白作何想法,他絲毫不知道。在不知道對方是否也對自己有好感,是否同意這頭婚事的當兒,卻在祖母跟前說出這等過激的言語,實在是下下策。但若不以這番言語絕了自己的後路,祖母萬萬不會同意派人上將軍府提親的。

  沈夫人聽得這番話,果然氣個倒仰,話也說不出來,只狠命摔下手裡的杯子,見得胡嬤嬤聞聲進來,方顫著手道:“你扶我回房,再待下去,怕我要氣死在這裡了。”

  沈夫人和沈天桐冷戰兩日之後,南北談文論武會如期舉行。沈天桐因今年中了探花,館選之後,特賜御前行走,身有功名,便不再出場參加。只著意打探每場比試的結果而已。待聽得顧秋波和賀信之這回大為出采,不光比武壓了北成國諸少年一場,作詩也同樣壓了一場,不由道:“他兩個這回倒是為國爭光。”

  顧秋波第一場比試顯了身手,自是得意,心下尋思:皇上既然說我跟小白的婚事待南北談文論武大會之後再論,自是希望我在南北談文論武大會上爭光,為國揚威。讓將軍府的人瞧瞧,我雖是郡王,謀不得功名,但是文道武學,可是不輸於人的。白哥兒配給我,絕不會辱沒她。

  賀信之年紀雖小,這會也揚了威,同樣雀躍,興奮不已,心下尋思:賜婚的事還未有結果,母親說可能是我年紀小,又沒有功名,皇上覺著沒個名目為我賜婚,因此說道待南北談文論武大會之後再論此事。這自然是讓我在南北談文論武大會上露臉,為國爭光,然後再趁著這個機會給我賜婚,方才榮耀。

  因顧秋波和賀信之等人發揮超常,這回的南北談文論武大會,有備而來的唐世成等人,幾場比試下來,居然沒有占到好處。待得三天比試完畢,兩國少年各有勝負。蔣玄蔣青比武壓了諸人一頭,顧秋波賀信之作詩雖不如唐世成,卻也略勝過北成國諸少年。最後考官宣布,這回的南北談文論武大會各有勝負,打個和局。

  考官一宣布和局,兩國少年大嘩,各自還不服氣,一方說我們蜀王和玄哥兒,一文一武兩項皆壓了你們一頭,怎麼不是我們勝?另一方說我們小王爺和況少爺明明作詩比武皆出色,怎麼不是我們勝?因爭論不休,又定了下次比試的日期。

  唐世成心中卻另有一根刺,跟周況道:“這回平局還罷了,我只恨那蔣白不出場,不能親自壓她一頭。現下比試完畢,三日後是遊園大會,蔣白卻會出場,那會聯詩一定要壓她一頭,方不枉我這幾年一心學作詩的心思。”

  南北談文論武大會是結束了,沈天桐和沈夫人自那天談話之後的冷戰,卻未結束。眼見沈天桐不過幾天功夫,就明顯消瘦下去,胡嬤嬤先抵受不住,只勸沈夫人道:“老夫人,再這麼下去終是不行。有當初願之少爺的例子在,只怕桐少爺真箇也……”

  沈夫人自沈天桐那席話之後,同樣氣的吃不下飯,虧得胡嬤嬤再三勸解方好些,這會聽得沈天桐連日吃的極少,睡眠也不穩,不由捶桌道:“莫不成我前世欠了他的,他才要這樣氣我?”

  胡嬤嬤趁機勸了幾句,只說將軍府諸人雖霸道,但蔣白年紀小,若能迎過沈府多多教導,自然和沈府的人貼心,這頭婚事也不算很壞云云。沈夫人沉默得半晌,終是道:“就算我放下成見,讓人上將軍府提親,你覺著,將軍府會應承這頭婚事嗎?”

  這會兒,鎮南夫人正和鎮南侯道:“佛誕那天,將軍府的白哥兒易了女裝,成哥兒在前頭看呆了眼,轉頭紅漲了臉,結結巴巴跟我說,他之前在將軍府學武,和白哥兒師兄弟情誼深厚,卻希望能娶了白哥兒進門。我細思量了一會,這頭親事自然是不錯。現下成哥兒既然在南北談文大會上露了臉,也算是為國爭光。你候著進宮的當兒,求皇上賜婚,為成哥兒爭個更大的臉面罷!”

  鎮南夫人說話的當兒,安平侯夫人同意被宋建纏不過,答應上將軍府提親。這當下尋思:先前聽聞桐哥兒私繪白哥兒的畫像,想必也和建哥兒一樣對蔣白起了心思,只是姐姐對將軍府怨氣太大,斷不會為桐哥兒上將軍府求親的。若我這會子背著姐姐上將軍府為建哥兒求親,似乎是打了她的臉。還是另想法子為妥。有了,不若進宮求皇上賜婚。若是皇上賜婚,一來榮耀,二來顯的此事不與我相干,是皇上作主的。姐姐必無話可說。

  仁元皇帝不知道鎮南夫人和安平侯夫人和敏王府賀府一樣,動了求他賜婚的念頭,這會卻著人宣莫若平進見。

  莫若平這次得中榜眼,因他一手字極其大氣,為人又穩重,仁元皇帝特賜他為執筆吏。他這會聽得召見,自是忙忙進殿。

  仁元皇帝這次重用沈天桐和莫若平這些年輕人,卻是想培養出一批年輕的有識之士取代朝中已高齡的閣老,使得顧正充繼位時,朝中還有人可用。因莫若平短短時日內,連著幾件事辦的極合心意,這會召見自是嘉許,又賞賜了一些物事。

  莫若平從宮裡出來,回到將軍府時,滿臉春風。莫太太聽得他得了皇上嘉許,自是高興。一時進莫若平的房裡道:“平哥兒,我先前跟你提過的話,你可考慮清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