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小二誠不欺咱家,這遼州城真當得起雪域不夜城一名了。蘇大人還真是能耐,居然將一個被瘟疫掏空的死城空城變成了頂頂的銷金窟,比京城看著還要好玩許多。這地方可得藏著掖著,萬一讓那些紈絝知道了,還不舉家搬來?”

  榮公公一連在這條商路上走了三天,才堪堪轉了一個彎,他聽聞說這遼州城的商路九曲十八彎後,實在不敢再耽擱了,好好休整一晚,第二日便去了州衙門宣旨。

  接到聖旨的蘇崇文有點懵。

  他覺得自個兒管著一州之地就挺好的啊,怎麼好端端地就給他升官了?而且松州和烏拉州可不比遼州,那兩個州更加苦寒。

  他在遼州熬了五年時間才將遼州給救活,現如今皇帝直接將松州與烏拉州併到遼州來,合稱北疆省,任命他為北疆省省通政,那豈不是他還得再忙個五年十年?

  聽說那兩位與他一同調來當知州的同僚運氣沒他這麼好,有一人短命,當上知州沒一年就染病咽了氣,另外一人倒是沒這麼倒霉,可也因為三年內政績平平而被皇帝被貶了官,據說是被調到某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當縣丞去了,縣丞比縣令還要第一級,在那一縣之地只能算是個二把手。

  被貶為縣丞的那人會有什麼下場,蘇崇文稍微想想就猜到了。之前好歹是一州知州,正兒八經的從五品官,突然被貶為不入品級的芝麻小官,心理落差不可謂不大。虎落平陽被犬欺,那縣令怎麼可能顧忌他這曾任知州之人的面子?不踩一腳都算是客氣的!

  若是同縣令的關係不大好,那往後甭管想做點什麼,都得同縣令鬥智鬥勇,往後的仕途只能耗在同七品芝麻官的菜雞互啄上去了。

  這倒了血霉的知州直接被貶到了底,更要命的是,他在皇帝心裡掛了名,鐵定會被皇帝給扣上一頂‘難當大用’的帽子,若是做不出點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這輩子都別想再往上爬。

  同這兩位曾經‘共患難’的同僚一比,蘇崇文心裡舒坦多了。

  當年要不是他不願挪窩,從從五品的官位爬到正五品的官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今在遼州知州的官位上連任一年,做出來的成就就算不能說是閃瞎一群人的眼,那也不差,再升一級也屬於正常,可皇帝直接給他越過從四品的位置,授了一個正四品的省通政,那就是皇恩浩蕩了。

  省通政這官兒可是正兒八經的四品官,哪怕是放到京城,都是有一定地位的。要是真論實權,聖上親封的四品官可不比四品京官差,蘇崇文這省通政就算是一名封疆大吏了,說是北疆省的土皇帝也不為過。

  只是蘇崇文想不明白,這皇帝怎麼這麼大膽,怎麼就對他這麼放心?

  聽了後半截聖旨,蘇崇文明白了。

  皇帝可不是對他放心,而是對那鎮北大將軍即將帶來的二十萬將士放心,將那二十萬將士布局在烏拉州的邊境上,內可保整個北疆平安,外可震懾躂虜,若是他敢有什么小動作,怕是那鎮北大將軍就有先斬後奏之權……好在他並沒有任何反心,只想把日子過好,能幫老百姓一把就幫老百姓一把。

  只不過,相比起已經發展起來的遼州,松州和烏拉州依舊是一張白紙,還需要將他在遼州用過的手段重新使一遍。

  另外,三州合併為一省,雖說遼州的發展模式可以借鑑到松州與烏拉州去,但卻不能建出三個遼州來,不然一省集權該如何掌控?

  蘇崇文感覺有些頭痛,只能暫時將這件事情放到一邊,容後慢慢再想,先將那兩州之地的情況摸熟摸透之後再做計較,當下的首要任務還是將榮公公一行人給愉快地打發回京城去。

  榮公公雖說沒什麼實權,但代表的卻是當朝天子,像這等天子面前的近臣紅人,稍微說一點壞話,怕是他在皇帝心中的印象就壞了。

  為了讓榮公公回去到皇帝面前多美言幾句,蘇崇文決定在遼州生意最火爆的酒樓——望海樓設宴。

  望海樓設在江河入海口處,由聘請來的技藝最高超的匠人設計建造,共有十二層之高,又稱凌雲閣。

  若是能登臨望海樓吃一頓晚宴,那只需要站在七層之上,便可以俯視整個遼州城,若是站在十二層之上,便可以俯視整個遼州,還能遙望京城。

  而望海樓的掌柜兼大廚,正是已經將《百食譜》給悟了個七七八八的蘇崇梅。

  ————————————————

  要說這蘇崇梅,如今儼然已經成為了楊繡槐的‘心頭大患’,蘇崇菊家兒子都已經到了開蒙的年紀,蘇崇梅還沒嫁出去。

  原先蘇崇梅還在知州府里住著,結果她天天被楊繡槐嘮叨,一氣之下就跑出來開起了酒樓,她自個兒攢的銀子不夠,就去找葉桂枝借。

  葉桂枝有錢啊,從那炕洞裡挖出來的金銀早已放入了府中的中饋里,聽蘇崇梅說想借兩千兩雪花銀,葉桂枝直接支了三千兩給蘇崇梅,還叮囑蘇崇梅說,“既然要做,那就做好,做大,做成整個遼州城內最大、最氣派的酒樓!”

  蘇崇梅立志要走女強人路線,單單是那望海樓的設計與修建就花了兩千多兩雪花銀,雕樑畫棟,相當氣派,她開張那天,蘇崇文親自來捧場,在遼州討生活的那些生意人也來捧了個人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