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兒懂事,該教的這三年中,她都教完了。她相信以明兒的心性和悟性,以後的日子定然會過得舒心。

  母女二人如往常一樣說著,聽到下人來報說楚晴柔哭著上門,人已去了幽篁院。母女二人對視一眼,明語起身前往。

  才進幽篁院的門,便聽到楚晴柔的哭聲。

  “祖母,您就可憐可憐我娘吧…她實在是病得不行了,莊子裡的奴才們個個怠慢得很,要不是孫女去看她,她只怕是…”

  “柔姐兒,這事是你父親做的決定,你當求的人不是我,而是你父親。”

  楚晴柔暗恨,她當然知道是父親把娘送去莊子的,要是求父親有用,她何至於舍下臉面求到老虔婆這裡。

  自打母親被送走後,父親就納了桂姨娘。搬離國公府後沒多久,家裡又添了一個紅姨娘。幸好祖父去世要守孝三年,才沒有再添姨娘。可就是這兩個姨娘,天天吹著枕頭風,父親居然家裡的管家權交到桂姨娘手裡。

  守孝三年不食葷忌淫樂,實際上真正做到的沒幾人。尋常的府裡面,對小輩們沒有那麼苛刻,一般私下都會偷偷打牙祭。只要府里無人有身孕,旁人也不會盯著是不是真的沒有閨房之樂。這三年來,她知道那兩個賤人時不時會熬上一碗避子湯。

  桂姨娘當了家,對她全是照著禮數來,害得她都三年沒開過葷了。她不是沒和父親提過,才提了一個頭,反倒被父親狠狠訓斥一頓,說她只圖口腹之慾不守孝道。

  她真想罵回去,不守孝道的到底是誰。

  正因為如此,她越發覺得以前有娘護著的時候有多好。三年來,她不止一次求父親把娘接回來,都被父親拒絕了。

  父親以守孝為由,不肯接娘回來。前兩天除服後,她又提了這事,父親還是不同意。她知道父親是靠不住了,唯有來求這個老虔婆。

  “祖母,求求您了…家裡現在是桂姨娘當家,傳出去丟的可是整個楚家的臉面。祖母您是信佛之人,您發發慈心可憐可憐我娘吧,她真的知道錯了。”

  明語進去後,站到盧氏的後面。

  楚晴柔是跪著的,方才一陣淡雅的香氣飄過,她就知道是那個賤種來了。三年了,她聽過太多冷嘲熱諷。那些人說起這個賤種時全是巴結和討好,什麼福氣好命好長得好,還是國公府嫡出的大姑娘。

  而她呢。

  不過是楚家的姑娘。

  更讓她嫉妒的是,這個賤種越長越好看了,那張臉讓她看了就討厭。今天為了博取老虔婆的同情,她故意把自己弄得面容憔悴。和這個賤種一比,她不由自主生出自慚形穢之感。

  這種感覺讓她痛恨,袖子裡的手死死掐緊。

  “祖母,您就行行好吧。我娘病得厲害,要是再留在莊子,只怕真會…祖母,佛祖不是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您就當是替大姐姐積德,救救我娘吧。”

  “二妹妹,你想救你娘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能不能不要把我捎帶進去。你們大房已經分家出去,祖母也不好插手你們大房的事。這事你還真是求錯了人,你要求的人是大伯父,只有大伯父點頭,你娘才能回來。”

  “大姐姐,你一向心善。要不是我娘把你接回國公府,你也不能認祖歸宗。你就看在她曾經做了這麼一件好事的份上,幫幫她吧。”

  明語認真看過去,三年不見,楚晴柔長進了不少。這種綠茶作派和說話方式,倒是越發的像君涴涴了。

  大房的事,她當然知道。

  楚夜舟送走君涴涴後,突然發現了納妾的樂趣,哪裡還願意把君涴涴接回來。君家理虧,又不敢替君涴涴出頭。且三年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君涴涴的弟弟因調戲齊王府的一個妾室,被人捅到陛下跟前。陛下勃然大怒,當下捋了伯府的爵位。

  如今的君家,連個支撐門面的人都沒有,稱它為君府都是抬舉。君家沒人出頭,楚晴柔三年來天天和兩個姨娘鬥法,倒是練出了一些城府。

  “二妹妹此言差矣,我被你娘接回國公府後,差點就被人陷害了。這事你不會忘記吧?要不是我機靈,又怎麼活到今時今日。佛說萬事皆有因果,你娘有今日的果,皆是因為過往的因。此事是大伯一力作主,送你娘去莊子。自然也得由大伯消除怨恨,把她接回來。我祖母雖是大伯嫡母,到底不是親母子。若是祖母貿然出手,必會和大伯生出間隙。二妹妹你這是在強人所難,還是請回吧。”

  “大姐姐……你們就這麼狠心嗎?”

  “狠心的不是我們,你自己心裡清楚,多說無益。”

  明語一招手,便有婆子進來。

  “送二姑娘回去,務必親自和大伯父說清楚,免得日後有什麼事,又來攀扯我們國公府。”

  婆子們心領神會,一人扶著一邊,說是送,實則是把楚晴柔架了出去。楚晴柔還從未受過如此之辱,要不是理智尚存,早就破口大罵。

  盧氏很欣慰,明兒能有這樣的手段,也不用擔心因為太過良善而被人利用。她拉著孫女的手,細細過問了一下今天都做了什麼。

  兩人說起水哥兒,都是滿臉笑意。

  然後明語提到錦城公主說的事,並表達了自己的意思。盧氏欣慰的同時,滿是不舍。再是不舍,也不會拿孫女的終生作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