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想起那個他格外失控的夜晚,即便隔了幾月,她兩股還是顫的。
而面對他那對幽怨的眼睛,宣明珠心裡不是沒有不落忍,不過她算看真了,梅長生在帷幄間當真是不知節制。為彼此計,便怪不得她用這種強硬的法子。
「梅長生,你別和九尾學,用這種眼神看我也是無用。」
「殿下講不講道理,那回,難道不是殿下先招我的?」
這人還來勁了,有臉倒打一耙?宣明珠無言以對,她招他什麼了,是,她是想聽他叫聲姐姐來著,可他叫了麼,到最後,他不也沒肯就範麼。
最後瞧他的神色實在落寞可憐,宣明珠不知怎的,想起從前小芝姐姐問過她一句話:可是想一直和他這麼著了?
梅長生在外頭是位高權重的內閣首輔,可是隔著一道門,隔著一層身份,他便無法光明正大地與她相會。
宣明珠一直以來,滿足於這種靜好中又帶著些小小刺激的現狀。她覺得自己是有點壞的,梅長生聽了她的話卻開玩笑說,殿下可以更壞一點。
閨房戲語,他心裡當真是這樣想嗎?
「長生,」她頓了頓,在他二十五歲生辰這日正色問他,「眼下咱們的關係,你可覺得委屈?如果是,我便想法子向陛下請旨……」
「噓。」梅長生聽到這個口風,哀憐的神色一瞬盪而無存,笑得風神俊朗,打斷她道,「我和你鬧著玩呢,不必如此。」
不是甘心於此,而是,她曾為他主動過一次了。
往後,她可以什麼都不必操心,一切都由他主動謀求。
這一次,換他來。
*
春去秋來,轉眼又是中秋,桂香飄裊,嬋娟在望。
梅長生在月圓夜照例陪宣明珠宿在翠微宮,深夜,錦帳香衾中時而溢出一兩聲嬌吟。
又一次歡好後,他抱著她去湢室清洗,出來後動作輕柔地將她安置在軟榻上。
待她饜饜地睡熟,他吻了吻女子熒艷的眉心痣,起身站在鏡前更衣束冠。
理平了石青錦緞的公服袍袖,衣冠雅謖的男子出殿,向皇帝燕寢的兩儀殿而去。
夜涼如水,男人腳踏月影,走在漫長而幽靜的宮廊,神色間沒有了歡情過後的溫存,側臉清冷如鐵石。
玄色襞積拂過瑞獸紋鞓靴,他邁出的每一步都很端穩。
這半年多以來,梅閣老以最快的行效改行新政,裁冗治貪,在江南設織造局,在中樞立樞密院。
於近處說,他是帝師衣缽,半朝座師,兩省依他令行,三司同他有舊。兵部尚書庸子鄢由他舉薦,樞密院副使代正陸漸離是他的門生,太學中甄元二氏子弟同樣是他親自向陛下推舉,心目中視他為半師。
往遠處講,揚州梅氏有他的根基,揚州牧林大人,又是江南六州中唯一一位兼任織造局掌司的刺史,不受朝廷直隸督察的監管。這亦是靠他當初以削梅的苦功換來的一步退讓。
再遠,還有西域梅氏學塾,如今聲名鵲起,吸納西域周邊各小國的生員,已不啻於一個邊疆的四方館與一個小型的西域太學。
一步一步走來,他每一次落子,目的都是趨向如今這同一枰局面。
梅長生不結黨,不營私,只是布局。
梅長生也不醉心權力,他醉心的,從來只是一人。
為了此身配得上她,為了自己強大到讓那些拿國法說事之人通通閉上嘴,為了有底氣與資本,向天子開口討一道旨意。
梅長生來到兩儀殿門前。
皇帝已在殿內等著他了,這是昨日朝會後約定下的,獨屬於君臣二人之間的默契。
御書案的鎏金燭台下,年少英姿的皇帝手指間捻玩著一道密折。
已經致仕的前任閣老江琮,自江南遞來一封奏報,彈劾的是現任閣老梅鶴庭,公器私用,掌權蔽主。
皇帝並不信此言,卻是想起了當日江琮在御書房,聲色淒切說出的一句話。
——「老臣之今日,便是梅氏子之明日!待他權傾朝野之時,還有誰能夠約束他?」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臣梅長生,叩見陛下。」
一道筆挺清雋的身影自殿門入,深靜幽曠的殿宇中,宣長賜見他跪在墀下,忽感夜風寒涼,抵唇咳了幾聲,問道:「閣老深夜求見,所為何事?」
梅長生神情恭斂,葉袖為揖,直言:「臣此來,為向陛下求一道賜婚旨,為臣與大長公主殿下保媒。」
宣長賜當場愣住。
他之前設想過許多閣老請求夜見的原因,卻萬萬沒想到是為這個。
一直以來,他對於閣老和皇姑母的事看見只當作看不見,有時稍露形跡了,他還幫忙遮掩。就譬如今夜,若非他事先安排,梅閣老如何能宿到翠微宮去?這位可倒好啊,大剌剌地提要求,是既不怕人猜忌,也不怕天下悠悠之口啊。
皇帝氣笑了,壓不住悶聲連嗽了幾聲,「你、咳咳,你還記得自己的身份麼,再給朕說一遍?」
梅長生眉心微動,「陛下龍體可安?」
「別打岔,平身,說你的事。」皇帝將常服袍袖一揮,撐著御案傾身下望,「這是皇姑母的意思嗎?」
梅長生跪地未動,「非也,殿下不知此事,此為臣自己的意思。」
第111章 君臣無猜,夫婦不疑……
而面對他那對幽怨的眼睛,宣明珠心裡不是沒有不落忍,不過她算看真了,梅長生在帷幄間當真是不知節制。為彼此計,便怪不得她用這種強硬的法子。
「梅長生,你別和九尾學,用這種眼神看我也是無用。」
「殿下講不講道理,那回,難道不是殿下先招我的?」
這人還來勁了,有臉倒打一耙?宣明珠無言以對,她招他什麼了,是,她是想聽他叫聲姐姐來著,可他叫了麼,到最後,他不也沒肯就範麼。
最後瞧他的神色實在落寞可憐,宣明珠不知怎的,想起從前小芝姐姐問過她一句話:可是想一直和他這麼著了?
梅長生在外頭是位高權重的內閣首輔,可是隔著一道門,隔著一層身份,他便無法光明正大地與她相會。
宣明珠一直以來,滿足於這種靜好中又帶著些小小刺激的現狀。她覺得自己是有點壞的,梅長生聽了她的話卻開玩笑說,殿下可以更壞一點。
閨房戲語,他心裡當真是這樣想嗎?
「長生,」她頓了頓,在他二十五歲生辰這日正色問他,「眼下咱們的關係,你可覺得委屈?如果是,我便想法子向陛下請旨……」
「噓。」梅長生聽到這個口風,哀憐的神色一瞬盪而無存,笑得風神俊朗,打斷她道,「我和你鬧著玩呢,不必如此。」
不是甘心於此,而是,她曾為他主動過一次了。
往後,她可以什麼都不必操心,一切都由他主動謀求。
這一次,換他來。
*
春去秋來,轉眼又是中秋,桂香飄裊,嬋娟在望。
梅長生在月圓夜照例陪宣明珠宿在翠微宮,深夜,錦帳香衾中時而溢出一兩聲嬌吟。
又一次歡好後,他抱著她去湢室清洗,出來後動作輕柔地將她安置在軟榻上。
待她饜饜地睡熟,他吻了吻女子熒艷的眉心痣,起身站在鏡前更衣束冠。
理平了石青錦緞的公服袍袖,衣冠雅謖的男子出殿,向皇帝燕寢的兩儀殿而去。
夜涼如水,男人腳踏月影,走在漫長而幽靜的宮廊,神色間沒有了歡情過後的溫存,側臉清冷如鐵石。
玄色襞積拂過瑞獸紋鞓靴,他邁出的每一步都很端穩。
這半年多以來,梅閣老以最快的行效改行新政,裁冗治貪,在江南設織造局,在中樞立樞密院。
於近處說,他是帝師衣缽,半朝座師,兩省依他令行,三司同他有舊。兵部尚書庸子鄢由他舉薦,樞密院副使代正陸漸離是他的門生,太學中甄元二氏子弟同樣是他親自向陛下推舉,心目中視他為半師。
往遠處講,揚州梅氏有他的根基,揚州牧林大人,又是江南六州中唯一一位兼任織造局掌司的刺史,不受朝廷直隸督察的監管。這亦是靠他當初以削梅的苦功換來的一步退讓。
再遠,還有西域梅氏學塾,如今聲名鵲起,吸納西域周邊各小國的生員,已不啻於一個邊疆的四方館與一個小型的西域太學。
一步一步走來,他每一次落子,目的都是趨向如今這同一枰局面。
梅長生不結黨,不營私,只是布局。
梅長生也不醉心權力,他醉心的,從來只是一人。
為了此身配得上她,為了自己強大到讓那些拿國法說事之人通通閉上嘴,為了有底氣與資本,向天子開口討一道旨意。
梅長生來到兩儀殿門前。
皇帝已在殿內等著他了,這是昨日朝會後約定下的,獨屬於君臣二人之間的默契。
御書案的鎏金燭台下,年少英姿的皇帝手指間捻玩著一道密折。
已經致仕的前任閣老江琮,自江南遞來一封奏報,彈劾的是現任閣老梅鶴庭,公器私用,掌權蔽主。
皇帝並不信此言,卻是想起了當日江琮在御書房,聲色淒切說出的一句話。
——「老臣之今日,便是梅氏子之明日!待他權傾朝野之時,還有誰能夠約束他?」
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臣梅長生,叩見陛下。」
一道筆挺清雋的身影自殿門入,深靜幽曠的殿宇中,宣長賜見他跪在墀下,忽感夜風寒涼,抵唇咳了幾聲,問道:「閣老深夜求見,所為何事?」
梅長生神情恭斂,葉袖為揖,直言:「臣此來,為向陛下求一道賜婚旨,為臣與大長公主殿下保媒。」
宣長賜當場愣住。
他之前設想過許多閣老請求夜見的原因,卻萬萬沒想到是為這個。
一直以來,他對於閣老和皇姑母的事看見只當作看不見,有時稍露形跡了,他還幫忙遮掩。就譬如今夜,若非他事先安排,梅閣老如何能宿到翠微宮去?這位可倒好啊,大剌剌地提要求,是既不怕人猜忌,也不怕天下悠悠之口啊。
皇帝氣笑了,壓不住悶聲連嗽了幾聲,「你、咳咳,你還記得自己的身份麼,再給朕說一遍?」
梅長生眉心微動,「陛下龍體可安?」
「別打岔,平身,說你的事。」皇帝將常服袍袖一揮,撐著御案傾身下望,「這是皇姑母的意思嗎?」
梅長生跪地未動,「非也,殿下不知此事,此為臣自己的意思。」
第111章 君臣無猜,夫婦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