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石家書香門第,低了些,但不丟人,若是她老老實實,王煥執意要她過門,沈郡主便也睜隻眼閉隻眼,這個兒子她並不想多管。可是如今這姑娘偏偏入了朝堂,只要是朝廷的人,就少不了黨派之爭,沾染上太多是非的女子,淮陽侯府供不起。
石聆如今的身份,沈郡主巴不得離她遠遠的。那日她在席間,她親眼看見她與自己的兒子行從甚密,甚至連皇帝都幾乎默許了她與淮陽侯世子的關係。而更讓她震驚和懼怕的是,她隱隱地感覺到,她的兒子似乎並不擁護太子。
沈郡主除了是沈國公的女兒,皇后娘娘的庶妹,同時還是淮陽侯府的主母。淮陽侯如今已經是個等死的人,在溫柔鄉里醉生夢死,便是天塌了也叫不醒,但是她不能不為淮陽侯府的未來打算。
皇后是她唯一的靠山,淮陽侯府可以中立,但決不能站到太子的對面去。
所以沈郡主坐不住了,當初王煥不顧差事連夜從曲江回來,便是為了這個女人,如今王煥走了,她倒要看看,還有誰能護著她。
“石女官,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沈郡主放下茶杯,開門見山地道,“你要怎樣才肯離開我兒子。”
真是庸俗的對白。
石聆想,可惜這是古代,不然沈郡主大可以拿一打鈔票招呼過來,一個“滾”自解決戰鬥,根本不必花時間與她纏鬥。
凝神不語,她要想一想,怎麼應對眼前這個局面。
解決一個沈郡主很簡單,可是這是王煥的母親,她得掌握一個合適的度,叫沈郡主明白立場,叫那些在背後攛掇沈郡主的人知難而退。
——說的就是這個。
沈郡主怎麼會突然想到親自出面?
這後面沒有皇后的功勞,沒有太子的手筆,她可不信。
所以她要思考,她要想想怎麼做,才能在背後幫王煥一把。
石聆的沉默在沈郡主看來便成了為難和心虛。不過就是個小姑娘,有些本事,可到底是個年輕人。
“你可以好好考慮,只要你提得出,本郡主就辦得到。”沈郡主用悲天憫人的語氣說,“我本也並不想這樣,要怪就怪你太出色,我們淮陽侯府不需要一個在朝堂上拋頭露面的兒媳婦。石姑娘,恕我直言,你不是一般的女子,我們淮陽侯府這座小廟,怕是供不起你這尊大佛。”
出乎意料的,石聆居然點了點頭。
“您說得對。”
沈郡主臉色一黑,大概沒想到這姑娘居然就這麼應下了。
到底是年輕人,連反話都聽不出來。
“既然如此,我就告辭了。”目的已經達到,沈郡主不想多言,轉身欲走。
“郡主留步。”
石聆抬起頭,沈郡主這才看清了這姑娘的長相。五官都很平凡,可是放在一起很是耐看,尤其是那一雙眼睛,淡然安寧,仿佛什麼事都走不到她心裡,沈郡主這會兒突然就懂了,為什麼皇后對石聆極其不待見。
因為石聆這幅寵辱不驚的氣度,實在容易叫人挫敗。
她那個姐姐一生高高在上,認定了眾人都該匍匐在她腳下,所以她瞧不起自己,看不上安陽王妃,更視那個在宮中與她平分秋色的陳貴妃為眼中釘。
“石姑娘還有話?”
“郡主,石聆斗膽想請問一句。”
“說。”
“郡主真的就只有宮裡這一座靠山可以選嗎?”
沈郡主身體猛地一震,回過頭來,目光犀利:“大膽!你什麼意思?”
石聆踱了兩步,緩緩道:“我只是替他難過。”
他是誰,不言而喻。
“太子為人如何,皇后待您如何,您心裡應當比我更清楚。您出身國公府,可到底是外嫁之女,身份高貴卻也高不過皇后,若有萬一,國公府可會出手相救?”
自然不會,早在她出嫁之時,她就已經是國公府的棄子,若有朝一日她再不能為皇后出力,沈國公會眼也不眨地送她去似。這也是為什麼王煥與太子分明不和,沈國公卻似乎並不介意——因為他從未將這個女兒和外孫當做自己人。
沈郡主正要開口,石聆搶道:“郡主先不要生氣,讓我把話說完。王煥曾經跟我說過一件事,我想郡主一定不知道。”
沈郡主別過頭:“我不想知道!”
“他說他哥哥的死是人為的。”
沈郡主身形一僵,她狠狠地咬牙:“虧他說得出口。”
“我相信他。”石聆道,“他說不是他做的,我相信他,他說王燦是被人害死的,我也相信他。我與王煥相識不到兩年,我相信我的眼睛,我深知他的為人。我所不解者,是為何您身為他的母親,不相信自己骨肉的話卻寧可相信皇后,沈國公,乃至國師這些與你有所圖之人。”
石聆說到這裡,也當真是為王煥寒心。眼前這個女人,她如何不知道皇后等人不過是在利用她,可她寧可與虎謀皮,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子。
“郡主,你到底在怕什麼呢?”
石聆搖搖頭,聲音輕輕的,卻仿佛刺入了沈郡主的骨髓。
“石琮秀!”沈郡主猛然轉身,雙目通紅:“你是不是以為我不能拿你怎麼樣了?告訴你,就算我今日在石家要了你的命,明日我父親已然能在朝上保我安然無恙,而你呢?你以為我那傻兒子還能千里迢迢地跑回來救你一次嗎?”
石聆如今的身份,沈郡主巴不得離她遠遠的。那日她在席間,她親眼看見她與自己的兒子行從甚密,甚至連皇帝都幾乎默許了她與淮陽侯世子的關係。而更讓她震驚和懼怕的是,她隱隱地感覺到,她的兒子似乎並不擁護太子。
沈郡主除了是沈國公的女兒,皇后娘娘的庶妹,同時還是淮陽侯府的主母。淮陽侯如今已經是個等死的人,在溫柔鄉里醉生夢死,便是天塌了也叫不醒,但是她不能不為淮陽侯府的未來打算。
皇后是她唯一的靠山,淮陽侯府可以中立,但決不能站到太子的對面去。
所以沈郡主坐不住了,當初王煥不顧差事連夜從曲江回來,便是為了這個女人,如今王煥走了,她倒要看看,還有誰能護著她。
“石女官,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沈郡主放下茶杯,開門見山地道,“你要怎樣才肯離開我兒子。”
真是庸俗的對白。
石聆想,可惜這是古代,不然沈郡主大可以拿一打鈔票招呼過來,一個“滾”自解決戰鬥,根本不必花時間與她纏鬥。
凝神不語,她要想一想,怎麼應對眼前這個局面。
解決一個沈郡主很簡單,可是這是王煥的母親,她得掌握一個合適的度,叫沈郡主明白立場,叫那些在背後攛掇沈郡主的人知難而退。
——說的就是這個。
沈郡主怎麼會突然想到親自出面?
這後面沒有皇后的功勞,沒有太子的手筆,她可不信。
所以她要思考,她要想想怎麼做,才能在背後幫王煥一把。
石聆的沉默在沈郡主看來便成了為難和心虛。不過就是個小姑娘,有些本事,可到底是個年輕人。
“你可以好好考慮,只要你提得出,本郡主就辦得到。”沈郡主用悲天憫人的語氣說,“我本也並不想這樣,要怪就怪你太出色,我們淮陽侯府不需要一個在朝堂上拋頭露面的兒媳婦。石姑娘,恕我直言,你不是一般的女子,我們淮陽侯府這座小廟,怕是供不起你這尊大佛。”
出乎意料的,石聆居然點了點頭。
“您說得對。”
沈郡主臉色一黑,大概沒想到這姑娘居然就這麼應下了。
到底是年輕人,連反話都聽不出來。
“既然如此,我就告辭了。”目的已經達到,沈郡主不想多言,轉身欲走。
“郡主留步。”
石聆抬起頭,沈郡主這才看清了這姑娘的長相。五官都很平凡,可是放在一起很是耐看,尤其是那一雙眼睛,淡然安寧,仿佛什麼事都走不到她心裡,沈郡主這會兒突然就懂了,為什麼皇后對石聆極其不待見。
因為石聆這幅寵辱不驚的氣度,實在容易叫人挫敗。
她那個姐姐一生高高在上,認定了眾人都該匍匐在她腳下,所以她瞧不起自己,看不上安陽王妃,更視那個在宮中與她平分秋色的陳貴妃為眼中釘。
“石姑娘還有話?”
“郡主,石聆斗膽想請問一句。”
“說。”
“郡主真的就只有宮裡這一座靠山可以選嗎?”
沈郡主身體猛地一震,回過頭來,目光犀利:“大膽!你什麼意思?”
石聆踱了兩步,緩緩道:“我只是替他難過。”
他是誰,不言而喻。
“太子為人如何,皇后待您如何,您心裡應當比我更清楚。您出身國公府,可到底是外嫁之女,身份高貴卻也高不過皇后,若有萬一,國公府可會出手相救?”
自然不會,早在她出嫁之時,她就已經是國公府的棄子,若有朝一日她再不能為皇后出力,沈國公會眼也不眨地送她去似。這也是為什麼王煥與太子分明不和,沈國公卻似乎並不介意——因為他從未將這個女兒和外孫當做自己人。
沈郡主正要開口,石聆搶道:“郡主先不要生氣,讓我把話說完。王煥曾經跟我說過一件事,我想郡主一定不知道。”
沈郡主別過頭:“我不想知道!”
“他說他哥哥的死是人為的。”
沈郡主身形一僵,她狠狠地咬牙:“虧他說得出口。”
“我相信他。”石聆道,“他說不是他做的,我相信他,他說王燦是被人害死的,我也相信他。我與王煥相識不到兩年,我相信我的眼睛,我深知他的為人。我所不解者,是為何您身為他的母親,不相信自己骨肉的話卻寧可相信皇后,沈國公,乃至國師這些與你有所圖之人。”
石聆說到這裡,也當真是為王煥寒心。眼前這個女人,她如何不知道皇后等人不過是在利用她,可她寧可與虎謀皮,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子。
“郡主,你到底在怕什麼呢?”
石聆搖搖頭,聲音輕輕的,卻仿佛刺入了沈郡主的骨髓。
“石琮秀!”沈郡主猛然轉身,雙目通紅:“你是不是以為我不能拿你怎麼樣了?告訴你,就算我今日在石家要了你的命,明日我父親已然能在朝上保我安然無恙,而你呢?你以為我那傻兒子還能千里迢迢地跑回來救你一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