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那時,江由就意識到,有這個身手和能力的,天底下不超過兩人,一個是自己,另一個就是宋追。如果是宋追,整件事有可能就是個計。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
在錦衣衛多年,對局勢有種超乎常人的敏銳。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跟著一個大勢已去,註定沒有好下場的江東王,還不如及時倒戈。
皇位之爭本就如此,一旦生出了野心,結局不僅關於勝負,還有生死。所以一步都不能踏錯。
「不必多禮,你起來吧。」上官芷蘭說道,「皇上現在何處?」
江由回答,「皇上已經被宋指揮使救下,但他不願意回來,還在天門那邊看著。」
「我們也去看看?」上官芷蘭問左右的意思。
蘇雲清和朱承佑都認同,站了起來,幾個人向天門的方向走去。
朱啟潤還在那裡站著,上官芷蘭走到他身邊,雙手扶在他的肩膀上。母子倆無聲地對望了一眼,皆看向廣場。
此刻,朱啟洛早已沒有先前的篤定,已經從椅子上站起來,猶如被激怒的猛獸。上官宴,潘毅,領著一隊精兵沖了進來,他的人卻沒有回。
「潘毅,你不是被判流放了嗎?」朱啟洛問道。
「這一切,不過是閣老引誘你現形的計策。我離開京城,召集東勝軍的精兵,為的就是殺回來,將爾等謀逆之徒拿下!你的人,都已經被我們控制住了!」
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將潘毅豢養私兵變成東勝軍的精兵,再加上他救駕有功,沒有人會再追究私兵一事。
朱啟洛大笑,「好一個梅令臣!!」
上官宴手中高舉著一道聖旨,「先帝遺詔在此!」
與方才與朱啟洛對抗不同,眾臣紛紛下跪。
天門這邊的朱啟潤聽上官宴念那道遺詔,忽然睜大眼睛,無法相信。從來都不喜歡自己的父皇,竟然寫詔書傳位於他?還說若有藩王膽敢犯上作亂,文武百官得而誅之。
「母親。」朱啟潤看向上官芷蘭,「父皇什麼時候寫的傳位詔書?」
上官芷蘭搖了搖頭,她根本不知道此事,父親連她也瞞住了。
上官宴讀完,對眾臣說道:「當今皇上是先帝指定的唯一繼任者。先帝給我寫了一封絕筆書並這封遺詔,由福康公公送到了我的手上。先帝在絕筆信中說,他被自己的偏愛蒙蔽了雙眼,福王貪婪,太子自負,都不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瑞王自小聰明機敏,沉穩孝順,由梅令臣輔佐,堪為明君。」
「不可能!」朱啟洛一直偽裝的鎮定終於被徹底擊碎,「父皇根本就不喜歡朱啟潤,怎麼會把皇位交給他!」
上官宴反問道:「江東王趁先帝病重之時,為了一己私利,召誅藩王進京對抗貴妃鄭氏。如今,又是江東王帶私兵闖入京城和皇宮,扣押大城以及家眷。先帝聖明,早就預料到你會賊心不死,所以要老臣在此時請出遺詔,好叫你徹底死心!拿下他!」
天門之內的朱啟潤也不敢相信,那個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的父皇,居然會如此誇他?父皇是被迫退位,他登基時,父皇連登基大典都沒有看,不發一語就搬去了北郊行宮。所以朝臣總是背後議論,他的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
如今,有了這道遺詔,他就是大昌名副其實的皇帝了。
直到此刻,上官芷蘭才明白了先帝的苦心。他不是不喜歡潤兒,相反,他一直默默地關注著潤兒。她那些自以為不為人知的籌謀,其實都沒有逃過先帝的眼睛。太子養母王氏,福王生母鄭氏,他們以及背後的家族都太過強大,先帝為了保護這個年幼的孩子,只能偏心。
可他終有撒手人寰的一日,無法再保護這個孩子,所以就想到了梅令臣。梅令臣與她的結緣,難保沒有先帝的安排在裡面。後來的種種,大概也在先帝的預想之中。先帝唯一沒有想到的,大概就是梅令臣會發狠殺了福王,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
大概介於此,先帝才會耿耿於懷。
上官芷蘭仰頭看了看蔚藍如洗的天空,恰好一群飛鳥成群結隊地經過。先帝能夠贏了仁敏太子和齊王,哪會真正的平庸。
一場宮變如同鬧劇般,草草地收場。
喧囂過後,皇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安靜之中。
蘇雲清獨自走到乾清宮後的暖閣,梅令臣還躺在床上,曹參正給他施針,似乎不得法,一直搖頭。他看到蘇雲清進來,連忙退開了些。
「閣老傷勢如何?」蘇雲清問道。
「傷勢仍重,不知何時會醒。」
梅令臣能推測到那些人的陰謀,提早做好安排,卻無法知道他們具體動手的時間以及如何動手。他將所有人的進退都安排好了,只忽略了他自己。
「曹院使先出去吧,我想單獨跟他待一會兒。」蘇雲清輕聲說道。
曹參點頭,退了出去,還關上門。
蘇雲清抓起梅令臣的手,把臉靠在他的手背上,「皇上已經無恙了,江東王被抓起來,潘毅將軍的罪名也洗脫了。一切都按照你想的方向發展。剛才我看皇上,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你也不用再擔心他對你的忌憚。」
「六哥,你到底要睡到什麼時候?」
床上的人一動也不動,只有微弱的呼吸聲。
「我會等你的,不管多久。」蘇雲清閉上眼睛,落下兩行淚。
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
在錦衣衛多年,對局勢有種超乎常人的敏銳。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跟著一個大勢已去,註定沒有好下場的江東王,還不如及時倒戈。
皇位之爭本就如此,一旦生出了野心,結局不僅關於勝負,還有生死。所以一步都不能踏錯。
「不必多禮,你起來吧。」上官芷蘭說道,「皇上現在何處?」
江由回答,「皇上已經被宋指揮使救下,但他不願意回來,還在天門那邊看著。」
「我們也去看看?」上官芷蘭問左右的意思。
蘇雲清和朱承佑都認同,站了起來,幾個人向天門的方向走去。
朱啟潤還在那裡站著,上官芷蘭走到他身邊,雙手扶在他的肩膀上。母子倆無聲地對望了一眼,皆看向廣場。
此刻,朱啟洛早已沒有先前的篤定,已經從椅子上站起來,猶如被激怒的猛獸。上官宴,潘毅,領著一隊精兵沖了進來,他的人卻沒有回。
「潘毅,你不是被判流放了嗎?」朱啟洛問道。
「這一切,不過是閣老引誘你現形的計策。我離開京城,召集東勝軍的精兵,為的就是殺回來,將爾等謀逆之徒拿下!你的人,都已經被我們控制住了!」
這是一石二鳥之計,將潘毅豢養私兵變成東勝軍的精兵,再加上他救駕有功,沒有人會再追究私兵一事。
朱啟洛大笑,「好一個梅令臣!!」
上官宴手中高舉著一道聖旨,「先帝遺詔在此!」
與方才與朱啟洛對抗不同,眾臣紛紛下跪。
天門這邊的朱啟潤聽上官宴念那道遺詔,忽然睜大眼睛,無法相信。從來都不喜歡自己的父皇,竟然寫詔書傳位於他?還說若有藩王膽敢犯上作亂,文武百官得而誅之。
「母親。」朱啟潤看向上官芷蘭,「父皇什麼時候寫的傳位詔書?」
上官芷蘭搖了搖頭,她根本不知道此事,父親連她也瞞住了。
上官宴讀完,對眾臣說道:「當今皇上是先帝指定的唯一繼任者。先帝給我寫了一封絕筆書並這封遺詔,由福康公公送到了我的手上。先帝在絕筆信中說,他被自己的偏愛蒙蔽了雙眼,福王貪婪,太子自負,都不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瑞王自小聰明機敏,沉穩孝順,由梅令臣輔佐,堪為明君。」
「不可能!」朱啟洛一直偽裝的鎮定終於被徹底擊碎,「父皇根本就不喜歡朱啟潤,怎麼會把皇位交給他!」
上官宴反問道:「江東王趁先帝病重之時,為了一己私利,召誅藩王進京對抗貴妃鄭氏。如今,又是江東王帶私兵闖入京城和皇宮,扣押大城以及家眷。先帝聖明,早就預料到你會賊心不死,所以要老臣在此時請出遺詔,好叫你徹底死心!拿下他!」
天門之內的朱啟潤也不敢相信,那個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的父皇,居然會如此誇他?父皇是被迫退位,他登基時,父皇連登基大典都沒有看,不發一語就搬去了北郊行宮。所以朝臣總是背後議論,他的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
如今,有了這道遺詔,他就是大昌名副其實的皇帝了。
直到此刻,上官芷蘭才明白了先帝的苦心。他不是不喜歡潤兒,相反,他一直默默地關注著潤兒。她那些自以為不為人知的籌謀,其實都沒有逃過先帝的眼睛。太子養母王氏,福王生母鄭氏,他們以及背後的家族都太過強大,先帝為了保護這個年幼的孩子,只能偏心。
可他終有撒手人寰的一日,無法再保護這個孩子,所以就想到了梅令臣。梅令臣與她的結緣,難保沒有先帝的安排在裡面。後來的種種,大概也在先帝的預想之中。先帝唯一沒有想到的,大概就是梅令臣會發狠殺了福王,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
大概介於此,先帝才會耿耿於懷。
上官芷蘭仰頭看了看蔚藍如洗的天空,恰好一群飛鳥成群結隊地經過。先帝能夠贏了仁敏太子和齊王,哪會真正的平庸。
一場宮變如同鬧劇般,草草地收場。
喧囂過後,皇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安靜之中。
蘇雲清獨自走到乾清宮後的暖閣,梅令臣還躺在床上,曹參正給他施針,似乎不得法,一直搖頭。他看到蘇雲清進來,連忙退開了些。
「閣老傷勢如何?」蘇雲清問道。
「傷勢仍重,不知何時會醒。」
梅令臣能推測到那些人的陰謀,提早做好安排,卻無法知道他們具體動手的時間以及如何動手。他將所有人的進退都安排好了,只忽略了他自己。
「曹院使先出去吧,我想單獨跟他待一會兒。」蘇雲清輕聲說道。
曹參點頭,退了出去,還關上門。
蘇雲清抓起梅令臣的手,把臉靠在他的手背上,「皇上已經無恙了,江東王被抓起來,潘毅將軍的罪名也洗脫了。一切都按照你想的方向發展。剛才我看皇上,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你也不用再擔心他對你的忌憚。」
「六哥,你到底要睡到什麼時候?」
床上的人一動也不動,只有微弱的呼吸聲。
「我會等你的,不管多久。」蘇雲清閉上眼睛,落下兩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