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頊皺眉道:“此事我已盡知,也賞賜過沈括了。雖然這樣一來我方會占據主動,但國使一身系國之安危。禮儀由中國出,較虛氣無補於國,這話我已再三囑咐他了。”

  雲娘緩緩道:“官家此言甚是,沈括定會謹慎從事,不在言語上觸怒契丹。但兩國相交不可逞強,亦不可示弱,若契丹知我畏懼,其心將永不饜足,若有一天謀我關南之地,官家將何以處之?”

  雲娘見趙頊暫時沉默,繼續勸道:“昔日在陝西軍中,我親眼見過無數將士因拓邊守土而亡。香子城一戰,田瓊為了拖住吐蕃人,明知會全軍覆沒,也嚴守軍令挺身而出,他這是報了必死之心。邊境即便尺寸之地,也是將士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官家九年來勵精圖治、夙興夜寐,不就是為了一雪祖宗敗兵之恥,復漢唐舊域嗎?”

  趙頊提高了聲音道:“祖宗敗兵之恥,我一刻不敢忘,但如今邊備不整,將帥乏人,還不是與契丹較量的時候,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雲娘沉聲道:“此次出使契丹,不過據理力爭而已,並非要大動干戈,違背兩國盟誓。更何況,耶律洪基並非明主,前有重元之亂,後有耶律乙辛亂政,契丹內部黨爭不斷,父子君臣之間相互猜忌,分裂之勢已顯,我方只需相機行事,保全國土並非難事。”

  趙頊凝視雲娘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這次之所以派沈括出使,是因為我知道他絕非等閒之輩,必能不辱使命。萬一有什麼差池,我即便親自出征,也不會讓你冒險去遼境的。”他伸手拉起雲娘:“地上涼,不要一直跪在這裡。”

  雲娘輕輕掙開趙頊的手直視他道:“官家可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全?”

  趙頊一愣,卻見雲娘顧自道:“男兒須展平生志,為國輸忠合天地。我雖身為女子,但幼承庭訓,亦有報國之志。爹爹年輕時出使契丹,竭力周璇,拒絕割地,然亦不能盡折虜焰,最終還是許增歲幣,至今深以為憾。我大宋如今國力已不同當年,爹爹未完成的心愿,就讓我替他達成,官家就當成全我與爹爹兩代人的心愿吧。”

  趙頊固執地沉默了,良久方道:“若我還是不答應呢?”

  雲娘輕輕一笑:“官家不會不答應的。我自少年起便愛慕官家,因為我知道,我們是一樣的人,認定一件事情,認定一個人,便是千難萬難也不會放棄。還是那句話:盡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我和官家一樣,不想將來有後悔的那一天,這對於我來說,和死了並無區別,還請官家成全。”

  趙頊不禁為之動容,他再一次拉起雲娘柔聲道:“你先回去,容我好好想想再給你答覆。”

  雲娘回到自己的居所,便一直在院中徘徊,暖玉看不下去勸道:“天越發涼了,娘子還是回室內吧,官家今晚應該不會來了。”

  雲娘笑笑道:“我有預感,他今晚一定回來。”

  暖玉嘆道:“娘子讓我找的藥,我已經尋來了。用量上千萬要小心。”

  雲娘拉住暖玉的手:“謝謝你。”

  暖玉深知雲娘性情,知道勸也無用,給她披上一件玉色斗篷,便默默退了下去。

  秋夜露寒霜重,涼風乍起,滿院樹影搖落,月色如漣漪一般慢慢浮散,雲娘一陣恍惚,仿佛身在夢中,不知今夕是何年。不知過了多久,熟悉的沉水香味傳來,趙頊再一次拉住她的手,輕聲道:“我知道,今晚若不給你答覆,你是不會安心的。”

  雲娘忙問:“官家是同意了?”

  趙頊沉聲道:“先別高興,我有二個要求。第一,你需扮男裝作為沈括的侍從出行,不能有官方身份。第二,讓王韶選幾名武藝精湛的親兵與你們同行,凡事由沈括出面周旋,你不能出頭,更不能與契丹較虛氣。”

  雲娘忙答應了,趙頊笑問:“你可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雲娘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出今天有什麼特殊,一時竟愣在那裡。趙頊點點她的額頭笑道:“你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今天是下元節,乃是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時。”

  雲娘抬頭向天上望去,一輪明月如冰盤般掛在空中,月華便如水一般灑落在地上,趙頊輕聲道:“我雖不信這些。卻也令道觀做道場,乞求上蒼賜福解厄。明年的上元節,你應該已經從邊境回來了,到時我們一起去坊間看燈好不好?”

  雲娘笑笑道:“好,天子無戲言,官家要說道做到。”

  作者有話要說:  沈括作為出使契丹,按《長編》載是在熙寧八年三月,這裡改為熙寧九年。

  《長編》:右正言、知制誥沈括假翰林院侍讀學士,為回謝遼國使,西上合門使、榮州刺史李評假四方館使副之。蕭禧久留不肯還,故遣括詣敵廷面議,括時按獄御史台,忽有是命,客皆為括危之,括曰:“顧才智不足以敵愾為憂;死生、禍福,非所當慮也。”即日請對,上謂括曰:“敵情難測,設欲危使人,卿何以處之?”括曰:“臣以死任之。”上曰:“卿忠義固當如此,然卿此行,系一時安危,卿安則邊計安。禮義由中國出,較虛氣無補於國,切勿為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