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安石亦道:“正是如此。軍如奕棋,若一招只應得一招,則無勝理,須一招應三兩招,乃可勝敵。現在王韶穿越露骨山,平定洮河一帶,正是奕棋一招應三兩招之類,陛下且觀其後效。”

  趙頊這才稍微放心,宰臣們都退去後,李舜舉走上來低聲道:“李憲有奏疏到了。”

  趙頊忙打開奏疏,看了不到幾行,霍然起身,竟然打翻了案上的茶盞,奏疏上的字跡被水暈開,模糊一片。

  李舜舉十分詫異,官家御極已有六年多,早已不是當初容易衝動的少年,這樣不顧儀態,定是有要事發生了。

  他不敢看那奏疏,亦不敢主動相問,只好使眼色,讓殿內侍候的人都退下去。

  趙頊頹然倒下,喃喃道:“原來她還活著。”

  李舜舉覺得趙頊此話莫名其妙,小心問道:“小的愚鈍,不知官家指的是誰?”

  趙頊一言不發,緩緩將李憲的奏疏遞給他。

  李舜舉一目三行看完那奏疏,不由大驚。原來王韶親自舉薦的隴城縣縣尉、差遣秦鳳路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竟然是富雲娘。當初武勝建軍,王韶上書提及有功將士,將王憶的功勞大書一筆,趙頊對此印象深刻,還特地對自己說,王憶年紀輕輕臨事不亂,是難得的將才。

  李舜舉皺眉道:“若照李憲所說,富娘子應該隨王韶攻打洮州了,可是他們已經一個月都沒消息了。”話還沒說完他就後悔了,因為趙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忙低聲道:“小的胡亂說的,王韶一向謹慎有謀,我軍定會無事的。”

  趙頊沉默良久,突然道:“朕這個皇帝,真是當得毫無意思,這麼多年為宮規所限,從未出過汴京。倒不如為將親臨疆場,還可以護她周全。”

  李舜舉侍候趙頊多年,頭一次見他這麼失態,忙提高了聲音道:“官家這麼說,小的實在不敢做答。官家一身系江山社稷之重,天下萬民仰賴,實不該做此語啊。”

  趙頊突然手忙腳亂地尋找熙河路地圖,他的思維飛到了邊地,他在想像著王憶一行人走過的高山與戈壁,想像著落日孤煙與漠漠長風,想像著鶴唳與馬鳴,他們中間隔了這麼遠的距離,分別了這麼久的歲月,她的經歷,她的痛楚,他無法參與,亦無法分擔。

  也許,他終將永遠失去她。

  原以為人間久別不成悲,誰知不思量,自難忘,那些少年情事一幕幕襲來,那樣刻骨銘心,那樣痛徹心菲,他實在難以支撐,揮手令李舜舉退下,隱忍已久的眼淚終於落了下來。

  王韶親領大軍兜兜轉轉了二十多天,終於穿越了露骨山。來到洮州城附近。

  宋軍整齊布陣於洮州城外,王韶縱馬至陣前,朗聲道:“將士們,自前朝安史之亂後,河湟之地盡被吐蕃人所奪。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這二百多年來,邊地始終戰亂連連,民不聊生。熙寧五年以來,我帶領大家打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場戰役,死了成百上千名兄弟,不久前又在露骨山中艱難跋涉,歷盡艱辛,為的是什麼,就是要復漢唐舊地,一雪前代敗兵之恥。”

  王韶把聲音提得更高:“將士們,熙河開邊數年成敗,在此一舉,洮州一下,收復河州、岷州輕而易舉,我還是那句話,臨陣脫逃者立斬不赦,斬首立功者重賞,陣亡的將士的英靈會保佑你們,我下令,現在開始攻城。”

  將士們受到主帥的感染,紛紛奮不顧身,全力攻城。

  巴氈角以為宋軍攻略的重點在河州,萬萬沒想到王韶會冒險領軍穿越露骨山來到洮州境內,此時幾十列神臂弩萬箭齊發,吐蕃兵一個個被紮成了刺蝟,巴氈角的作戰方略與哥哥木征相似,眼見洮州是守不住了,竟然棄城向西而逃。

  誰知這回跑路也不管用了,也不過短短几年了時間,宋軍變得異常英勇,吐蕃兵逃出去好幾十里也躲不過宋軍的追殺,最後折損了二千多人馬,巴氈角才勉強逃走。

  重創巴氈角後,王韶領兵與景思立在香子城匯合,王君萬等人打順了手,攻城略地的熱情很高,主動要求道:“學士,事不宜遲,當務之急要一鼓作氣攻下河州。”

  景思立亦不甘落後,讓王君萬等人搶了功勞,忙道:“末將願領兵攻打河州。”

  王韶沉吟一陣笑道:“大家不要著急,眼下木征主力在何處還未探知。為了穩妥起見,我們兵分兩路,子平帥四千兵士攻打河州,我親領五千人馬尋找木征的主力作戰。”

  景思立這時才徹底佩服王韶,在關鍵時刻為大局著想,不與部下爭功,這是真正的大將之風。

  王韶領兵向河州方向進發,說來也巧,在快臨近河州城的時候,碰到了木征的主力,木征等人毫無防備,不消一頓飯時間,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四處潰逃。

  因為太快了,王韶結束戰鬥之後匯合景思立攻占河州,河州城裡的吐蕃人還以為是木征回來了,開門就放人。

  等到宋軍衝到了河州城裡,吐蕃人才發現情形不對,卻那裡還來得及抵抗?

  王憶跟隨王韶沖在最前面,正準備攻下吐蕃人的中軍大帳,卻看見一支冷箭從北面射來。

  “小心!”王憶用盡全力將王韶推開,耳邊掠過風聲,那隻箭正中他的胸口。他慢慢地從馬上跌落下來,依稀感覺到王厚將他扶起,焦急地找人救治,然後意識漸漸模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