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看近些年對後宮淡淡,自黔王李希後再無皇子公主降生的皇帝陛下,再看看專心政務,總攬朝堂還不忘建設天策府,忙忙碌碌東宮連個暖床宮人都沒有的太子殿下,他們能說什麼?

  他們敢說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818辣個心生感慨的主角#

  蕭明晟:這狼吧,從小餵瓜果蔬菜,這麼吃著也不見得多可憐。等它終於吃到些血食的時候,它才愕然發現,它這麼多年竟然是被虐待著過來的。

  賀蘭敏之:夠了啊,這……這又不是我的鍋,咱們倆不是一樣的嘛。再說,我現在不是讓你吃了嗎!

  蕭明晟:那我想多吃兩口……?

  賀蘭敏之:吃吃吃,撐死你得了= =

  ***

  吐蕃後來國力的衰弱就是始於苯教與佛教之爭,依附兩邊宗教的勢力鬧翻,吐蕃分裂……

  再強大的國家,一分裂就不行了,到了清朝的時候,根本不用打,為了爭奪清政府的認證,西藏的領土就歸入了清朝版圖……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道可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浮雪落塵、骨西歐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3章 大唐盛世43

  時間很快進入弘平五年[公元672年]。

  弘平五年八月,群臣上書, 請皇帝延先帝之志, 封禪泰山。

  弘平五年十月, 皇帝率太子諸王,文武百官以及各國使節, 從長安出發,十二月至泰山之下,建造祭壇。次年正月, 皇帝祀天、封玉策、祭地神, 帝行初獻, 太子行亞獻。受群臣朝賀後,下詔立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 改元乾封。

  乾封元年三月, 皇帝率眾歸於長安。

  乾封元年五月, 皇帝下詔, 禪位太子李弘。

  同年五月,太子李弘登基, 次年改元晟安, 開恩科, 大赦天下。

  ***

  李治下詔禪位的動作非常突然, 即使了解他如蕭明晟, 也不知每日將奏摺往他這裡堆的父皇心中正盤算著禪位的事情。

  畢竟,無論是先皇還是父皇,他們都是在皇位上駕崩。如今父皇才四十四歲, 春秋鼎盛,有蕭明晟的照看,身體比上一世好多了,再活二十年不是問題。

  但他就是禪位了。

  在五月朔日大朝會的當日,中書令宣讀禪位聖旨的時候,別說文武百官,就是蕭明晟自己都懵了。

  李治是一點風聲沒有透給蕭明晟,就這麼讓禪位成了定局。

  李治理直氣壯,這有什麼,他就是太子這個年紀登基的,當時還有幾個輔政大臣拿著先帝遺旨讓他處處受制。相比於他,太子的待遇好多了,他這個當阿耶的親自禪位,將朝中一切都交給他,就是對他的期許與信任。

  十成十的那種。

  蕭明晟無話可說。

  蕭明晟又一次清楚地意識到,他的父皇其實並不喜歡這個皇位,會盡心絕大部分源自於責任。

  李治親自主持了禪位大典,將自己寵愛信任的兒子送上了皇位。

  蕭明晟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為李治上尊號武德大聖皇帝。

  雖說他阿耶是個文人性子,但他在位的時候,大唐確實往外擴張了大片領土,無論是覆滅西突厥還是平定高句麗新羅,都是阿耶的政績。

  新帝登基,李治晉為上皇,他的妃嬪們也就成了太妃,自不能繼續占著屬於蕭明晟後宮宮室。李治不等蕭明晟開口,當即手一揮,讓以徐貴妃為首的宮嬪搬回到太極宮中。也就是因為上皇還活著,不然這些宮嬪,有兒子的能搬去跟兒子一起住,沒兒子的又是去感業寺出家的命。

  至於後宮事務,這些本就不必親力親為,之前負責的人向徐貴太妃稟告,聽候安排,現在則直稟到他御前。當然,為了削減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他在殿中省中又加了一個職務,與殿中省太監皆是從三品的官職,只是由女子擔任,與太監相互監察。

  在蕭明晟登基的第三日,李治留書一封,包袱款款地帶著自己得用的內侍和護衛,悄然離開了長安城。

  蕭明晟面無表情。

  無論李治在信上說得多大義凜然,說什麼要微服出巡,監察四方,行御使之責,也掩蓋不了他想要去遊山玩水的堅定信念,他連一個后妃都沒有帶。

  蕭明晟無奈,可再無奈,明明能夠在李治自認為悄摸摸出長安城的時候將人攔下,他還是默許了李治的出行,還加派了不少人,暗中保護李治。

  好歹是他阿耶,只要不出格,他就……縱著吧。

  蕭明晟並沒有將李治偷溜的事情泄露出去,而是輕描淡寫地露出消息,上皇要去洛陽神都苑小住。至於有人到神都苑想要求見上皇,要是李治正巧逛到洛陽,見便見了。要是不在洛陽,神都苑的人直接將人打發了便是,沒有要皇帝遷就別人的道理。

  蕭明晟登基後,並沒有對朝堂進行大改動,主要這些年來,政務大半都掌握在他手上,現在朝堂的情況就挺合心意的,只除了那些總是盯著他後宮的老臣們。

  第二年改元晟安後,終於有大臣按捺不住,試探地進諫——

  這個,陛下都二十三歲,不大婚好嗎?咱是不是該娶個皇后回來了?

  蕭明晟微笑,壓根不接這茬,反而給這個大臣賜了一個宮女出身的側室,讓他好好寵著,好開枝散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