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刻,蕭明晟覺得自己可能對不起谷主師父了。

  在李治拳拳心意之下,蕭明晟只得擠出一臉鄭重表情,跪地接旨。

  滿朝文武的臉,已經木了。

  在皇帝一道又一道的詔書中,他們勉強拼湊出了某一個可怕的事實。

  什麼代王李弘入三清殿為大唐祈福,別是換了名字跑去遼東戰場當兵吧!

  今日諸將授封,但論功行賞的過程卻是在大軍返程之前由百官議事商討決定下來的,就連今日的儀式也是如此。

  一些文官其實不那麼樂意皇帝給武將加恩,但高句麗是歷代帝王的心頭大患,如今平定,功在千秋。即使再沒有眼色的官員,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觸皇帝的霉頭。

  萬萬沒有想到,代王殿下,哦不,現在應該稱作太子殿下,竟然如此……彪悍。不是說他生而體弱,是個善文的柔弱郎君呢?

  回顧一下前段時間看過的戰報,百官覺得他們可能對柔弱二字有什麼誤解。

  默了一下,他們不禁看向前排受了無數封賞,還加授了太子太師的李勣。

  李勣……哦,李太師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飽受驚嚇的文武百官忽然找到了心理平衡。

  李勣的臉上除了木然以外,還有後怕。

  作為天子近臣,李勣兩個最重視的孫子李敬業和李敬猷都跟在代王殿下身邊不少年,聖上屬意誰繼位,他還看不清楚嗎!至於代王生而體弱的缺憾,李勣自然知道聖上曾尋找過天地靈藥。那藥給了誰,不言而喻。

  更不要說,代王加冠禮,正是李勣做了正賓,親自為他加冠。

  結果,這麼一個鐵板釘釘皇位繼承人,竟然隱姓埋名地投身到了征遼東的軍營中。最讓他崩潰的是,蕭、太子殿下得薛仁貴看重,在他面前晃悠了那麼多回,他竟然沒有認出來!

  他明明還能夠上馬殺敵,怎麼覺著自己已經老眼昏花了呢?

  這是太子啊,太子啊,萬一有個好歹,大唐社稷不穩啊。

  什麼司空,什麼太子太師,什麼英國公,他腦袋疼,想要致仕了。

  李勣滿心崩潰,無奈殿上皇帝還一臉驕傲地看向李勣,又稱讚了一番李勣他的領軍之能。

  李勣能怎麼辦,他只能順著皇帝的話走,贊大唐國威,再稱讚一下太子殿下的勇謀。

  李治滿臉笑容。

  第四道聖旨,加恩皇后母族。

  應國公武士彠追贈司徒,應國公夫人楊氏封榮國夫人,皇后武氏之姊武順封韓國夫人,武氏之妹追贈安國夫人。而武氏的兩個兄長,太子殿下的舅兄武元慶和武元爽只給了縣男的爵位,對武氏族人再無封賞。

  蕭明晟幾不可查地皺了皺眉,父皇還是封賞了武元慶和武元爽,雖然只是最低的縣男爵位。

  賀蘭敏之呆了呆,連忙出列,與蕭明晟一同接了這最後一道聖旨。

  出了蕭明晟這檔子事,接下來的封賞就顯得無比平淡,滿朝文武小眼神直飄,誰的心思也不在封賞上。一些諫官甚至蠢蠢欲動,想要就太子殿下這等不顧自身安危,冒冒然上戰場的行為……好吧,上戰場的時候,太子還不是太子,若是有皇帝密令,一位王爺上戰場也沒什麼可說道的。

  諫官們抓心撓肺卻無言可諫。

  大朝會結束後,蕭明晟跟著李治離開,而賀蘭敏之則被內侍留下,皇帝召見。

  賀蘭敏之勉強一笑,旋即深深呼吸,跟著內侍候在甘露殿側殿中。

  甘露殿中,蕭明晟被李治不由分說地按在榻上,早已等候多時的太醫署令虎視眈眈。

  「阿耶,我沒事,沒受傷,真的,沒受傷。」

  蕭明晟掙扎著想要反抗,但顧忌李治那堪稱柔弱的身板,他掙扎得有心無力,最後被醫官仔細地把脈,確無大礙後,更讓人無言以對的操作來了。

  太監王伏勝上前一步,手中捧著一套嶄新的太子常服和裡衣靴履,道:「請太子殿下更衣。」

  蕭明晟:「……」

  所以,這是光明正大地想要看他身上有傷嗎?那阿耶可是算錯了,即使有傷,有他帶的藥,連點傷疤都沒有留下。

  蕭明晟瞟了一眼明黃色的太子常服,道:「阿耶,這一年以來,兒子長高了不少。」

  「先試試。」李治抬手示意,「若有哪裡不合適,再讓人給你改。」

  蕭明晟嘆了口氣,起身進了內殿。

  蕭明晟在里殿換衣服的時候,一個年輕內侍悄然出了內殿,輕聲對李治稟告了什麼。李治神情嚴肅,他慢慢地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上過戰場的人怎麼可能不掛傷,尤其他這兒子還混進了薛仁貴的先鋒營里。李治只能大膽猜測,蕭明晟上戰場之前找了孫思邈,從他那裡得了一些祛除疤痕的藥物。

  等蕭明晟換上明黃常服,走出內殿,卻見賀蘭敏之垂手立在李治面前,正在說著什麼。

  賀蘭敏之眼睫微垂,當即行了一禮,口稱「太子殿下」。

  蕭明晟腳步一頓,他看向恭敬行禮的賀蘭敏之,忽地一笑,道:「敏之表兄這是怎麼了,這語氣可真讓明晟無措。」蕭明晟走上前,伸手拉住了神情錯愕的賀蘭敏之手腕,道:「阿耶您都不知道,敏之在軍里的時候脾氣暴躁得很,連兒子都被他罵過。」

  賀蘭敏之懵了一瞬,下意識道:「那是你——」他猛地閉上了嘴巴,面上陣青陣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