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朔陽十年八月二十五日,李勣大軍終於返京,皇帝親率文武百官出長安相迎。奏凱歌,整軍入長安城,於太廟舉行獻俘儀式,早在數月前就被送入長安的高句麗王和淵男建也在其中。

  獻俘儀式結束後,皇帝允眾將披甲上殿,論功行賞。

  蕭明晟和賀蘭敏之因為在遼東戰場上表現出眾,故而在這一批面聖授封的小將中。眾將垂手立在太極殿外,不同於時常面聖的大將軍,他們在得到進殿旨意的時候都驚呆了。又是忐忑又是激動,這事兒他們能吹噓一輩子。

  眾小將都老老實實地候在殿外,叫到名字的時候入殿受封,時間一長,難免小眼神亂飄。有與蕭明晟相熟的小將看向一身銀甲的蕭明晟,忽然有些疑惑地皺了皺眉,忍不住壓低了聲音,道:「蕭兄,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最近長得越來越……」他用力地思考,最終挑出了一個詞來。

  「娘們?」

  站在蕭明晟身前的賀蘭敏之:噗。

  蕭明晟:呵。

  實際上是回程中漸漸除去易容偽裝的蕭明晟勾了勾唇角,陰測測地瞥過去。他沒有說話,但這個目光就勝過了千言萬語。

  回頭,校場見!

  那人縮了縮脖子,嘴欠了不是,讓他說,讓他說!校場見,又要被揍得疼三天了。

  太極殿內的封賞從本次征遼東大總管李勣開始,論功依次授封,封賞完了將領,就輪到了這些戰功卓著,特意被此行將領上書表功的小將。

  賀蘭敏之很快被宣入殿中。

  跪坐在兩側的文武百官頗有些複雜地看向賀蘭敏之,新科探花,初封官就是從六品下,雖然通事舍人這官職沒有什麼實權,但起點比狀元還高。就是不知皇帝怎麼想的,不挑那些有經驗的文官,竟選了他隨軍前往遼東戰場。

  然而,讓人目瞪口呆的是,賀蘭敏之在軍中竟被李勣看重,讓他去幹了守城的活兒。最最不可思議的是,人家那城池,守得竟然還挺好。在攻打新羅的時候,這賀蘭敏之更是做了龐同善將軍的副將,戰功卓著,被龐同善將軍特意上書表功。

  這……這陳王了不得啊,原以為他娶了一個落魄世家的女子,卻不想,賀蘭家還出了這樣一號人物。

  殿上的皇帝看著下方的風姿俊逸的賀蘭敏之也十分滿意,此番直接擢升他為太子中舍人兼寧遠將軍,文武兼備,皆是正五品下的官職。這份看重,在一眾受賞的小將中可謂是獨一份。

  賀蘭敏之領旨謝恩,本想退出太極殿,卻不想有內侍請他暫留殿內,跪坐一側。

  不多時,輪到了蕭明晟。

  內侍站在太極殿大門一側,高聲道:「宣,翊麾校尉蕭勝入殿覲——」內侍目光觸及蕭明晟的那一刻,陡然一頓,瞪圓了的眼睛和不敢置信的表情出現在臉上。好在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正事,即使聲音抖了一下,仍是堅強地繼續喊道:「見、見……」

  蕭明晟勾了勾唇角,抬腳跨入太極殿中。

  蕭明晟一入殿,那內侍的身體頓時晃了晃,一副要暈倒的模樣。

  那不是……那該不會是……吧?

  代王殿下不是在三清殿內為大唐祈福嗎?怎麼會一身銀甲,站在此次論功授封的小將當中?!

  殿上李治坐直了身體,目光欣慰而驕傲。

  旁聽授封行賞的大臣注意到了李治的表情,頓時有些奇怪。而當他們看向緩步走進殿中的小將時,不少人如之前的內侍一般,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來。

  這人……似乎,長得有些眼熟?

  「兒臣李弘,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明晟一絲不苟,向殿上的李治行跪拜大禮。

  「平身。」

  殿內百官:「!!!」

  誰?兒臣……什麼?!

  殿內百官不敢置信地看向立在殿中的銀甲小將,之前他們只覺得熟悉,現在再看,那分明就是一張臉!

  中書令上官儀上前一步,作為負責給皇帝起草過一些詔書的中書令,上官儀可以說是全殿中消息最靈通的官員。這一天,說實話,他已經等了很久了。

  代王李弘,智慧賢達,有勇有謀,為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

  賀蘭敏之一臉懵逼地看向蕭明晟,李……什麼?李弘?代王,李弘?

  明晟不是姓蕭嗎!

  上官儀身旁,中書侍郎手中捧著一沓聖旨。

  上官儀宣讀的第一道聖旨並不是封賞翊麾校尉蕭勝,哦不,代王殿下的,而是一紙封后詔書。

  追封代王李弘生母,應國公武士彠第四女武氏為皇后。

  第二道聖旨,冊立代王李弘為太子。

  第三道聖旨,表代王李弘,即翊麾校尉蕭勝在征伐遼東之戰中所立戰功,封天策上將,統領天策府。

  天策上將為正一品官階,乃武官之首,僅次於文官三師,乃是太宗皇帝統領天策府的時候,高祖皇帝特意授封的官職。在太宗皇帝即位後,不再設天策府,這天策上將的位置也跟著廢棄。

  李治為了蕭明晟也是費了不少心思,在琢磨著立太子外的加恩時,他想起蕭明晟曾因天策府不復存在而惋惜。既如此,乾脆將天策府重新立出來,還能夠給兒子一個超然的武官位置。

  蕭明晟:「……」

  這可真是親爹,天策上將……他是萬花啊,阿耶,他是萬花弟子,不是天策府門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