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賀蘭敏之:喂,你什麼意思,我要翻臉了啊!

  蕭明晟:咳咳咳,手滑,手滑而已。

  ***

  高句麗難打,遼東入冬後的天氣是一大原因,就跟希特勒攻打蘇聯的時候,入冬前,德軍壓著蘇聯打,入冬後,蘇聯壓著德軍打。當然,論天氣惡劣,遼東這邊還不及蘇聯那邊。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水墨翎、歸字謠、道可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everyday 20瓶;鴿子帶來吉祥 10瓶;清風絮語 6瓶;才郎琰婉 5瓶;燕來 3瓶;若伊、墨墨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7章 大唐盛世37

  淵男建雖然逃出了圍剿,但薛仁貴趁勢南下, 一連攻克了南蘇、木底、蒼岩三城, 與契必何力和淵男生的軍隊匯合。

  李勣的下一目標是扶餘城。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 李勣將賀蘭敏之留下守城。李勣手下將領出於對大統領的信任,並未表達異議, 但心中對賀蘭敏之卻不那麼信服。雖然賀蘭敏之在軍中頗有些名望,但他到底是文官,提過長-槍卻沒有上過戰場。

  因被薛仁貴賞識, 得入大帳聽議的蕭明晟深深地看了賀蘭敏之一眼。

  賀蘭敏之神情冷靜, 沉聲領命。

  守城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高句麗的軍隊固然難以抵禦唐軍,但唐軍主力一旦撤走, 他們就開始奪回失城。之前的新城便是如此, 不過是被留守的將領給打了回去, 順勢又搶了幾座城池。

  這是機遇, 亦是挑戰。

  離開金山城,李勣又一次下令分兵。他親自攻打扶餘城, 而郭待封則領軍取水路直攻平壤, 馮師本負責運送糧草輜重。

  賀蘭敏之留守金山城同樣沒有得閒, 在唐軍主力前去扶餘城後, 淵男建果然派人攻打金山城, 妄圖奪回失城。但賀蘭敏之與手下兵馬已經過了磨合期,將淵男建派來的軍隊盡數剿滅,算是打響了自己的名聲。

  沒人知道, 唐軍在命令之下出城迎敵,最終將高句麗軍隊殺得大敗之時,城樓上一身銀甲紅披風的賀蘭敏之雖然面無表情,但手心裡卻沁出了滿手汗。

  贏了。

  這領軍之將,果然不是好做的。

  朔陽九年十一月,這個時候的遼東地區已經進入了漫長的冬季。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縱是再想要攻破扶餘城,唐軍仍是不免放緩了攻伐速度。

  遼東氣候,一向是唐軍攻打高句麗的一大難題。

  還是蕭明晟獻策,以雪建屋代替營帳,助唐軍抵禦嚴寒。雖然蕭明晟聲明這是他一位老師教給他的,但李勣那邊還是給他記了一功。

  蕭明晟無奈,心中卻是一陣悵惘。

  他在萬花谷中,學到了太多的東西。這建造雪屋的法子,就是工聖僧一行前輩教他的。工聖所涉天工之術極為繁雜,即使蕭明晟潛心向學也不過窺得十之一二。

  就在唐軍原地建造雪屋,加緊適應遼東酷寒,再取扶餘城的時候,郭待封將軍那邊的軍報到了。

  軍營中軍報往來是很正常的事情,蕭明晟並沒有太過在意,直到一聲怒吼從帥帳中傳來,驚了隨薛仁貴一同前來商議戰術的蕭明晟一跳。

  「混帳東西!軍情如此緊急,竟還寫詩來報!老夫非斬了你不可!!」

  蕭明晟眨了一下眼睛,忽然覺得,這一幕,似乎契合了史官記錄的某段文字。

  「統領請息怒。」帥帳中傳出了一個陌生聲音,「請允許下官一觀。」

  蕭明晟忽然意識到了什麼。

  而在這時,薛仁貴在外稟告一聲,帶著蕭明晟走進了帥帳中。

  只見到李勣站在帥帳中,神情憤怒。案前一個陌生小官則雙手捧著一張寫著七言律詩的信箋,神情微凝。片刻後,那小官鬆了口氣,道:「啟稟統領,郭將軍派人送來的軍報乃是一首離合詩,根據……」頓了一下,小官越過解釋這首離合詩拆字的竅門,道:「郭將軍那邊是缺糧。」

  意識到郭待封不是故意寫詩來消遣自己——諒那小子也不敢——李勣面上怒意微緩,又派人給郭待封送了糧草。

  因為這件事,那個機智解開離合詩的小官藉此入了李勣的眼。

  此人正是元萬頃。

  蕭明晟目光幽幽,主動上前搭話。他得弄清楚,這個元萬頃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他這一路上都這麼防備了,元萬頃怎麼還出現在軍營中!

  這一問才知道,元萬頃是營州都督高侃薦來的。

  蕭明晟只知道元萬頃是洛陽人士,善文,官拜通事舍人,卻不知元萬頃如賀蘭敏之一般,心有俠氣。他早在永徽六年,新羅受高句麗和百濟夾擊,遣使乞援,皇帝派兵遼東的時候就自薦來到營州都督府。

  元萬頃頗受營州都督高侃看重,時常採納他的建議,數次擊退高句麗人對營州的侵擾。

  他們二人都清楚,大唐必不會放任高句麗,故而不曾放鬆練兵。果不其然,朔陽九年,營州都督高侃接到聖旨。高侃領軍的時候,自然沒忘帶上元萬頃。

  高侃與元萬頃之間頗有些朋友情誼,於是,高侃見賀蘭敏之得了李勣重用,派去守城,幹得有聲有色後,對元萬頃極有信心的高侃在李勣身邊的通事舍人一個守城一個生病一個勉強支撐的情況下,向李勣舉薦了元萬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