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另一個只露出一雙眼睛的,就那一雙顧盼生輝的桃花眼,蕭明晟瞟一眼就能夠確定他的身份。

  賀蘭敏之的武藝如何,蕭明晟再清楚不過。不能說是花拳繡腿,但沒有內力做支撐的武功招式,同一招能夠發揮出來的力量實在有限。

  蕭明晟冷靜地看著擂台上長-槍相加的兩人。

  雖然蕭明晟不能隨隨便便地將萬花秘傳武學教給外人,但他生活的第二世,大唐江湖上不乏一些略顯粗淺的武功秘籍。雖然不及四家諸派的秘傳武學來得高明,但資質尚可的武者是能夠修煉出內力的。

  但蕭明晟手底下的人拿到他給的武功秘籍,用心地練了,也足夠勤奮,拳腳上的功夫確實遠勝以往,但他們就是無法凝出真氣,無法聚集內力。

  蕭明晟的屬下,不說人人都是奇才,但也是百里挑一。但誰都沒能修煉出內力,那就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問題了。

  再加上假王皇后和系統的出現,那等詭異存在,容不得蕭明晟不多想。

  這個世界,似乎不允許內力的出現。至於他自己,三世為人,算是個異端吧。

  蕭明晟在與賀蘭敏之相處的這段時間裡,在蕭明晟的欺負,哦不,互相印證武功心得下,賀蘭敏之的武藝是肉眼可見地精進。雖然依舊沒能凝聚出內力,但拳腳上的功夫絕對比普通人強太多。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賀蘭敏之的武功會勝過軍營里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將士。他們學的都是殺人的武功,出手時自帶一股血氣,但賀蘭敏之,這位郎君連只雞都沒有殺過,一開始就來大招,是不是太快了?

  別以為沒加槍頭的長-槍就傷不到人,只要有技巧,槍桿也能捅死人!

  更不要說賀蘭敏之之前還打敗了四個人,耗費了不少體力。

  蕭明晟面無表情地看著擂台上閃轉騰挪的兩人,心中無奈。

  賀蘭敏之的新對手到底不是之前四個新兵能夠比擬的,再加上之前耗費的力氣,賀蘭敏之手中槍桿被那鄧姓校尉一招挑飛,輸了這一場。

  圍觀眾人頓時發出了一陣陣歡呼聲,為了那位得勝的校尉,也為了連戰四人此時雖敗猶榮的小將。

  贏了的鄧校尉俯身將掉在擂台上的槍桿撿起來,目光灼灼,道:「你功夫很好,若不是之前耗費了不少力氣,這一場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作者有話要說:基三裡面的天策府一直存在,直到……

  歷史上的天策府,在李世民登上皇位後就廢止了,唉。

  經過認真的思考,敏之郎君決定不服就干~_(:з」∠)_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水墨翎、道可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七芷 22瓶;minkutan、小不點 20瓶;Lilith 18瓶;高冷的嘰蘿 10瓶;苗苗 5瓶;談笑、藍淺、楓糖、若水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5章 大唐盛世35

  作為郭將軍手底下得力人,鄧校尉自然有著自己的驕傲, 能得到他這樣的評價, 是真得欣賞這個對手。

  擂台上, 賀蘭敏之取下頭盔,汗濕的頭髮絲絲縷縷地貼在臉頰上, 姝麗至極的臉龐紅彤彤的,明顯被那頭盔熱得厲害。一雙顧盼生輝的桃花眼裡滿是神氣,他的唇角微翹, 帶著暢快的笑意, 沉聲道:「輸了便是輸了, 我們下回再比過。」

  對面的鄧校尉已經看直了眼,呆住了。

  旁人或許以為那四人只是普通新兵, 卻不知他恰好管著這四人的訓練, 他們底子弱歸弱, 但硬本事是有的, 故而對擂台上的甲冑披掛的郎君起了興趣。

  按照他的設想,就是將這人給打服了, 然後將人攏到自己的軍營里, 人才嘛, 誰不想要。這小將身上沒有帶著所屬軍營的標誌, 他以為他是還沒有劃分到各營的新兵。這比武, 也是一種展現自己實力的途徑,被某位將軍相中了,破格提到某營, 也算是晉身了。

  萬萬沒想到,這頭盔一摘下來,居然是這麼一個俊俏郎君。看看那臉,細皮嫩肉的,怎地一點也不像是他們這些當兵的?

  這可能是這次兵募招來的嗎?

  「這不是賀蘭探花嗎?」人群中忽然傳出一個聲音,不大,卻清楚地在北營擂台附近響起,「聖人御封的通事舍人,特意跟咱們大軍一起遠征的賀蘭舍人。」

  北營擂台處頓時變得極靜,下一刻,猛然爆發出劇烈的喧譁聲。

  「娘哎,探花郎!」

  「居然是個文官。老天爺,文官竟然有這本事,難怪聖人他老人家點了賀蘭舍人跟著咱們將軍。」

  「太厲害了!」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看向賀蘭敏之的目光全都是亮閃閃的。

  雖說軍營里,這些兵將都是避著那幾個隨軍的文官走,避之不及的樣子瞧著氣人,但當初他們也不是這個態度的。

  他們這些低級軍官,要麼是出身不好,不得已走當兵這條路來博個前途,要麼是讀書不好,走不了科舉這條路。內心裡,他們對這些讀書人還是很敬畏的,只是軍營里進的文官一個個高冷得很,看他們的時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時日久了,他們這群大老粗自然對這群文官敬謝不敏,背地裡沒少嘲笑他們的小胳膊小腿。

  這一批入營的文官,什麼行軍管記什麼通事舍人,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群瓷娃娃,磕了碰了反倒是他們倒霉,能遠著自然要遠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