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御書房,仁宗喚過一個小太監,吩咐道:「你替朕把監察御史肖正和驍騎衛百戶蔣煉召來。」

  嚴格說來,這是蔣煉第二次見仁宗,上次是他父親平反他奉詔回京的時候。

  不過那時候他還沒有穿越占據這具軀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例行完這套三拜九叩之後,仁宗讓人搬了個繡墩,讓蔣煉坐下。

  也許是累了,仁宗說話的時候總是有點咳嗽,「咳……知道朕讓你來所謂何事嗎?」

  「微臣猜是隴右道私鑄劣銀一事。」蔣煉小心的回答。

  「你倒是會猜……」仁宗淡笑了一下,「有人告訴朕賀婁不花貪瀆,有人說他是謀逆,你怎麼看?」

  蔣煉沒有想到仁宗居然會問他這個問題,低頭想了想,然後正色回答:「微臣不知。不過領軍一方的重吏,無論是貪瀆還是別的,都該早早調離才是。」

  「滑頭!」仁宗呵斥。

  「微臣知罪,不過微臣手中並無其他證據,所以微臣實在是不知他是貪瀆還是謀逆。」蔣煉離座跪倒地上回答。

  「起來吧,咳……」仁宗又咳了兩聲,用手娟擦了擦嘴角。「你說早早調離,但有重臣勸朕緩緩圖之。」

  「陛下,萬萬不可。」蔣煉連忙回答。

  「微臣曾看過驍騎衛府庫中關於賀婁不花的卷宗,此人狡詐多疑,如果朝廷不加以斥責,他必心生疑慮。如此一來無論是抓還是調,都恐生出變數。」

  仁宗嘴角抽動了一下,「若要依你,怎麼辦呢?」

  「依微臣淺見,賀婁不花者近期收不到探子的鴿信只怕就會覺出不妥。朝廷當行文斥責,暫寬其心,然後派幹吏去隴右宣旨,然後見機行事。」

  仁宗斜著眼睛看了蔣煉一眼,「你所說的見機行事,指的是什麼?」

  「若其歸心,則一同返京;若其猶疑,則就地斬殺。」蔣煉一臉狠絕之色。

  「放肆!」仁宗一拍桌子,「牧守一方的朝廷重臣,豈能隨意斬殺?」

  「微臣知罪。」蔣煉又伏頭跪倒地上了。但是這次,仁宗卻沒有叫他起身,而是手肘撐在桌子上,半探著身子問:「蔣百戶,你可願替朕分憂?」

  第90章 宣旨隴右定軍心 5

  「微臣萬死不辭。」蔣煉跪在地上,心裡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但能怎麼辦?坑是自己跳的,但是不跳?行嗎?

  「去宣肖御史。」仁宗沒再理會蔣煉,轉身吩咐一旁的太監。

  監察御史肖正,三十二歲,元成二十八年的進士,初為翰林院學士,仁宗即位後轉任御史台監察御史。

  「召你們二人前來是準備派你們去隴右宣旨,守中為正,文孚為副,守中在明,文孚在暗。事情若是順利,自然無事,若是不順,朕准你們便宜行事,懂嗎?」說到最後兩個字的時候,仁宗的眼睛是盯著蔣煉的。

  蔣煉背後的冷汗刷的就下來了,他剛才那種不好的預感應驗了。

  仁宗果然早就動了殺心,他只怕是不打算留賀婁不花的性命了。

  但是他並不打算親自動手,而準備假手蔣煉。這樣的話,萬一群臣反對或者是隴右軍心不穩,只要殺掉蔣煉自然就一了百了。

  蔣煉儘量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抖動,但是臉色的變化估計瞞不了人。

  「蔣百戶,你先退下吧。肖御史曾任翰林,朕還需要他替朕擬旨。」仁宗說。

  「微臣告退。」施完禮蔣煉就想離開。

  「且慢……」仁宗好像想起了什麼,又喊住了蔣煉,「蔣百戶,朕記得你應該是住在昭國坊一帶是吧?」

  「陛下好記性,不過那是家父的舊宅,當初家父蒙冤之後,宅子被收回去了。微臣現在住在通軌坊。」蔣煉謹慎的回答。

  「嗯,朕知道了。你是忠良之後,好生做,朕不會虧待你的。」

  「謝陛下,微臣告退。」蔣煉心中徹底涼了,皇上看出來了。

  他已經明白我看出了他的計策,所以才會最後補那麼一句。

  怎麼辦?我該怎麼辦?至於肖正起草的那份聖旨,重要嗎?

  裡面內容蔣煉可以猜到。皇帝嘴上說肖正是正,他是副,但蔣煉知道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個角色。

  聖旨的作用就是要讓賀婁不花猶疑,然後再由自己殺掉他。

  隴右是賀婁不花經營了五六年的地方,殺他?還能活著回來嗎?

  第91章 宣旨隴右定軍心 6

  恍惚間,蔣煉回到了家。費彤高興地迎了出來:「今日怎麼這個時辰就回來了?不當值了?」

  蔣煉儘量裝出一副自然地神色,然後從懷中取出一支素金釵。

  「今日聖上召見,召見完我就直接回來了,路過東市就給你買了支釵。也不知你喜歡不喜歡。」

  「怎麼突然買支釵回來?花了不少錢吧?不該花這種錢的……咦,你說聖上召見,聖上召見你幹什麼?難道是宮中出了什麼案子?」費彤問。

  「你不要亂猜,聖上讓我去隴右宣旨。」蔣煉笑著說。

  「隴右?莫不是為了……」費彤猛地用手捂住嘴巴,一雙眼睛瞪得極大。

  蔣煉苦笑了一下,心中暗自後悔,昨天不該把隴右這個案子講給她聽的。

  「你不要太擔心,賀婁不花畢竟是朝臣,隴右軍也是大周的軍隊,不會怎麼樣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