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天有我在這裡,我看誰敢讓謝大夫不明不白地下葬!」

  「同樣的話我也告訴你,今天我們就是死在這裡給謝大夫陪葬,我們也要讓謝大夫入土為安!」

  「你們這群刁民,我看誰敢動一下。」

  「你們要幹什麼?」

  屋外忽然傳來了爭吵聲,宋青玉和宋世昆對視一眼,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鄉紳百姓是來為謝長雲大夫舉行葬禮的嗎?怎麼還吵起來了呢?

  「世昆!我們出去看看!」

  「啪!」房門大開,清晨的風輕輕吹動宋青玉和宋世昆的衣擺,兩個人帥氣地站在了門口。

  鏡頭旋轉180度,然後飛快地向後拉遠。在這個多大的荒廢村落里,聚齊了,遠遠超過這和村子原本人數的祭奠者。謝長雲終身未娶,沒有妻妾兒女。謝長雲性格孤僻,沒有親朋好友。無論怎麼想,這樣一個孤獨的人,都應該是他的葬禮上沒有人來祭奠他才對。但是事實是,在場受過謝長雲救命之恩的病人——三百六十六人!將近400人的祭奠者大軍之中,沒有一個人是出自謝長雲的五服!

  看到這一幕,連見過了大場面的宋青玉都只有為之一振,還在原地呆立住了。

  「世昆……」宋青玉緩緩轉頭:「我沒有看錯吧,這些人都是來祭奠謝長雲的嗎?」

  宋世昆咽了一口吐沫:「恐怕是的。」

  宋青玉閉上眼睛,微微抬頭,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如何去評價一個人的人品,那就是,在你死後,有多少和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會為你的死亡而悲傷!而謝長雲他……」

  有400個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人,肯為他的死亡而悲傷。

  宋青玉是大理寺少卿,未成為大理寺少卿之前是御史。他一直是在臨安任職,也就是所謂的京官。有一年,金邦把韋太后,也就是宋高宗趙構的生母送回南宋。宋青玉有幸參與了迎接活動,當時迎接韋太后的儀仗隊,有浩浩蕩蕩的一千多人。

  迎接為太后的儀仗隊是皇帝命令禮部組織的,它展現出來的,無非是錢和皇權。而來為謝長雲來舉辦葬禮的這幾百人,雖然比起那次的儀仗隊來說,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它所展現出來的是人和人之間的羈絆……

  「大哥……」宋世昆忽然意識到什麼的樣子,拉了拉宋青玉衣袖說道:「大哥,你仔細看一下事情,好像有點不對勁。」

  「確實如此!」宋青玉一眼望過去發現來祭奠謝長雲的人分成了兩波。

  一波人的衣著比較普通,有的甚至破舊,衣服上還有布丁,顯然都是普通人家出身,這群人站在左邊。另外一撥人衣著都比較光鮮,個別人還穿金戴銀。難得的是這些人並不是暴發戶那樣的一身庸俗的銅臭味,他們身上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書卷氣。一看家境就比較殷實,而且還飽讀詩書。這群人是站在右邊。兩邊人分開站,就像是厚厚的兩堵人牆,中間竟然圍出了一條道路。

  這兩邊的人正吵得熱鬧,看到了宋青玉和宋世昆出來,立刻停止了爭吵。

  宋青玉和宋世昆整理了一下衣服,順著兩堵人牆圍出的道路緩緩前行。龍行虎步,頗有氣度。兩個人走到了人群正中央,宋青玉睥睨四周,昂起頭問道:「鄉紳父老們,本官斗膽問一下,你們剛才在爭吵些什麼?」

  左邊的人群中走出一個代表,他拱了拱手說道:「宋大人,我們都是受過謝長雲大夫恩情的病人。謝大夫一直是孤身一人,現在他不幸被歹人刺殺身亡,我們過來為謝大夫收斂屍體,讓他入土為安。這種事情很難理解嗎?!」

  宋青玉立刻說道:「當然能理解!本官是謝大夫唯一的好友,我不但理解,還要幫著你們為謝大夫籌辦葬禮呢。」

  「宋大人!」右邊的人群中走出一個年輕的書生模樣的人:「卑職不敢苟同,卑職很有異議!」

  宋青玉掃了一眼說話的書生,他的態度不卑不亢,倒是有幾分膽氣。

  「這位公子,口稱卑職,莫非你頭上頂有官名。」宋青玉對著書生問道。

  書生恭敬又略帶自豪的說道:「宋大人讓您見笑了,卑職萌祖蔭,身上有一個七品的閒職。」

  這個書生和之前的陸務觀一樣,都是未有功名之前就萌祖蔭身居官位了。只不過,一般的官員是沒有資格讓自己的後代萌蔭的。顯然,他的祖先必然是一個立過功勳的高官。

  宋青玉不由多看了一眼書生,說道:「原來是名門之後,想來也是飽讀詩書啊。怎麼?你對本官審理的案件有意見?還攔著謝長雲大夫下葬?」

  「不敢!」書生後退一步,抱拳彎腰鞠躬:「卑職只是認為,這個案子上有疑點,貿然斷定鄒秀才有罪,確有不妥之處。謝大夫於卑職有救命治病之恩,卑職當然希望謝大夫能早日入土為安。只是,案子還沒完結,謝長雲大夫的屍體不能下葬。所以,卑職這才與一干鄉紳斗膽來攔下謝大夫下葬,並懇請宋大人重審此案!」

  書生話音未落,他身後的一干鄉紳以幾個書生為首,立刻像事先約好的一樣,同時抱拳拱手,異口同聲地高聲喊道:「望宋大人暫緩謝大夫下葬,升堂重審此案!」

  聽到了書生這一番高談闊論,看到一干鄉紳眾志成城,心中不禁激動起來:「我是大理寺少卿,來到這個小縣就是官位最高的人,連知縣都畢恭畢敬,可這些年輕人……他們不但看出鄒東風是被冤枉的,還敢要求高出他們不止一階的官員重審案件。這樣的膽量,這份追求公正的決心……年輕人啊,就是容易熱血衝冠,看看吧,這群書生的熱血連這些圓滑事故的鄉紳都感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