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湯立刻說道:「臣下立刻安排人在冀州城門各處嚴查。」

  李叱道:「他臉上有傷,短時間內不會回來……抓到的那些人,提審出來多少有用的消息?」

  張湯回答道:「查出來的很全面,冀州治下各州縣的山河印暗藏之人,都已經記錄在案,馬上就能動手拿人。」

  李叱點頭:「拿吧,雖然這是山河印的人故意讓我們拿的,暗道錢莊的大部分銀子大概都已轉移,但……總還是要拿的。」

  張湯俯身:「臣下遵命。」

  李叱起身,走到窗口看著外邊。

  這個慕風流,是個真正的對手。

  這個計劃,也不只是從張湯在蘆縣被伏擊開始的。

  也許是在呂無瞞和梅無酒那兩個人逃離冀州之後,這計劃就在醞釀了。

  不能把那麼多年的準備交給對手,那就全都毀掉。

  呂無瞞和梅無酒那兩個人逃去了兗州,但將來肯定還會捲土重來。

  所以山河印的這個清除計劃,非但對山河印有用,對李叱也有用。

  最起碼清除了很多隱患,將來若梅無酒和呂無瞞兩個人在兗州成勢,再想打回冀州,也就沒有了內應。

  張湯抬起頭,試探著問道:「殿下……關於廷尉軍內部的事,是不是也要繼續查?」

  李叱搖頭:「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會親自查。」

  查外邊的人和事,張湯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是如果內查用張湯的話,就可能會出大亂子。

  本來張湯在廷尉軍中就立足未穩,他的資曆本就還不能服眾。

  若此時把查案的事都交給他,一旦張湯手段狠厲,廷尉軍中對他的反感就會加重,搞不好就會有譁變。

  這件事,慕風流給李叱出了一個大難題。

  師父曾經說過很多次。

  想要做大事的人,要面對比普通人艱難無數倍的事,而每一件事可能都會面對選擇。

  而每一個選擇題都只有兩個選項,不是左就是右。

  之所以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是因為他們有第三個選項,那就是不選,逃避,退縮,裝作視而不見。

  凡事等一等拖一拖,拖到事情過去了,就可以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

  ……

  ……

  第七百零六章 送援兵

  廷尉軍從冀州出發前往各州縣,關於山河印,不管他們的目標是什麼,這樣做對於李叱來說也無害處。

  至於慕風流是如何逃走的事,李叱沒有讓張湯處置,甚至是沒有處置。

  那一隊當值看守慕風流的廷尉,每個人都領了該有的責罰,但並沒有深究。

  事情似乎就這樣過去,冀州城裡又重新變得安靜下來。

  「軍報!」

  正在大廳里議事的李叱聽到門外喊聲,側頭看了看,一名軍士快步跑過來:「大將軍軍報。」

  李叱把軍報接過來看,然後就鬆了口氣。

  燕先生已經歸來,豫州的事都交給武先生處置,武先生有大才,治理地方自然不在話下。

  況且冀州這邊的民治已經有了一整套的策略,稍稍改動後用於豫州,也並無不妥。

  「又下三十城。」

  李叱把軍報遞給燕先生。

  燕先生道:「再下三十城的話,豫州就有半數以上的疆域被大將軍拿下了。」

  他看向李叱說道:「新軍雖然才訓練一年多些,是不是要調去豫州,大將軍的兵力不足以控制全局,且已經打下來這麼大地方,京州那邊不會沒有舉動,朝廷說不定已經在調兵遣將,若無後援,大將軍用兵也會有些難。」

  李叱點了點頭:「新軍雖然還不足以為戰,可是鎮守地方沒問題,我回頭把新軍五萬全都調入豫州交給老唐。」

  燕先生道:「全都要調走嗎?那冀州就空虛了。」

  李叱道:「冀州並無擔憂之處,柳戈在西北,夏侯在正北,莊大哥在東邊,老唐在南邊,四面穩固,冀州留兵無用。」

  燕先生嗯了一聲:「那是不是派人去西北,把柳戈換回來,讓柳戈帶兵五萬去豫州?」

  李叱沉思片刻,點頭:「也好,連夕霧連先生文武雙全,就讓他文武兼領吧。」

  燕先生道:「是個合適的人選。」

  他看向李叱:「可是擴充如此迅速,咱們能用的官員捉襟見肘,但此時若廣開門路,怕是又會中了山河印的計策。」

  李叱笑道:「總不能因為擔心這個,連官員都不啟用了。」

  燕先生道:「關於那個慕風流。」

  他看向李叱:「你雖然沒有問過我,可我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

  李叱道:「此人策略,不過是讓我們分心離德,先生想這些做什麼。」

  高院長在一側說道:「我和燕青之回想了一下當年的事,越想越覺得當年可能真的有問題。」

  他看向李叱道:「那個時候他不叫慕風流,應該是叫游有方。」

  高院長把當年的事,詳細說了一遍。

  那時候高院長因為看不慣都城官場上的風氣,又厭惡權閹劉崇信一手遮天,所以辭官不做回歸冀州。

  他想在冀州創辦書院,奈何高院長在都城為官的時候兩袖清風,哪裡有什麼銀子。

  於是回到冀州之後,高院長就遊說城中豪紳名門,希望他們出資幫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