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境不斷的給手下人打氣,告訴手下人武親王已經就要糧絕,撐不住多久了。

  可是,接下來又是十天,毫無進展。

  羅境親自率軍猛攻了多次,依然難以存進。

  此時距離羅境大軍合圍這座縣城已經過去了二十天,按理說,武親王的隊伍早就應該無糧了才對。

  可是武親王就硬生生的撐了下來,而且看起來還能撐得住。

  羅境隨即改變策略,下令各軍死死圍住,不再猛攻,打算用這樣的辦法耗盡武親王大軍糧草。

  近一個月的時間,這裡的每一寸土壤,可能都被血水澆灌過。

  安陽城往北百里左右。

  唐匹敵率領兩軍兵力在此,他不能再往南走,再往南走就會被人誤會。

  此時羅境大軍都在南平江南邊,他若是率領寧軍到了安陽,安陽城裡留守的羅家軍,立刻就會覺得是他要趁著這個時機奪取安陽。

  羅境可能不信,但是安陽城裡留守的人,一定會信。

  所以唐匹敵對於戰局的了解,也都是斥候的回報。

  「大將軍。」

  從江南岸歸來的斥候,見到唐匹敵後俯身一拜:「大將軍,羅境的隊伍已經圍困武親王二十天,依然沒能攻破武親王防線。」

  「二十天了。」

  唐匹敵的眉頭皺起來。

  他在軍帳中來來回回走動,心中越發不安。

  武親王的打法,明顯就是在消耗羅境的兵力。

  這個被譽為大楚戰神的老人家,在戰術的運用上絕對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如果他死守南平江,羅境絕不可能一兩天就攻到江南岸。

  但是武親王沒有死守,而是大量的殺傷羅家軍後,立刻就下令後撤。

  如果他過分死守,羅境就會因為遇挫太重而無心繼續南下。

  打疼卻不打絕,武親王成功把羅將軍引到了江南岸。

  沒錯,不是羅家軍靠自己本事強渡過去的,而是武親王有意把人放過去的。

  第二道防線的打法一樣如此,與在南平江的防禦戰如出一轍。

  依然是打疼不打絕,就是給羅境希望,讓羅境覺得下一次一定就能徹底打贏。

  「羅境可能要吃虧。」

  唐匹敵回到書桌前,提筆寫了一封信遞給斥候:「用最快的速度送去江南岸,要親手交給羅境。」

  斥候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唐匹敵的眉頭微微皺著,心說羅境若不是那般自負,若能與他兩軍合力,說不定這一仗還有的打。

  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他的隊伍只要再往南動,留守安陽的羅家軍必然會有所舉動。

  真打起來,傷的都是自家人性命。

  第六百二十八章 把他打回原形

  西北,定賢縣。

  寧軍大營。

  李叱他們到城門外的時候,柳戈已經在這等著了。

  李叱大概猜到怎麼回事,卻還是笑著問了一句:「你怎麼會知道我提前到?」

  柳戈道:「回寧王,軍中一位叫葉策冷的先生,派人晝夜兼程趕來,說寧王會提前到,讓我做好準備接駕。」

  李叱往四周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道:「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我就不罵你了,私底下的時候寧願你還叫我一聲當家的。」

  柳戈連忙俯身:「屬下不敢,也不能,以前是當家的,現在是我王。」

  李叱在心裡嘆了口氣,他知道有些事,不可能再回到原來了。

  那就接受。

  不然的話就是臭矯情。

  想做大,還想讓人和原來一樣,那不過是痴人說夢。

  況且柳戈這樣出身的人,本就和餘九齡他們不一樣。

  柳戈是原冀州節度使曾凌帳下的將軍,從一開始他就是正經的大楚府兵出身。

  他心裡里對於尊卑的理解,也就註定了和餘九齡他們不一樣。

  餘九齡還在適應李叱已經是寧王的身份,偶爾還會有些混亂。

  在私底下喊李叱當家的也更多些,可即便是餘九齡也知道這樣不對。

  所有人都在努力的適應李叱的身份,也在努力的適應自己的身份。

  手下人都已經開始正視這件事,正視李叱的地位。

  如果李叱自己還要一直矯情於此的話,那就顯得他過分的不成熟。

  「戰事如何?」

  李叱問了一句,把剛才的話題岔開。

  柳戈一邊走一邊說道:「殿下,賊兵其實勢力不弱,不是以往遇到的那樣了。」

  「屬下率軍到這之後,沒有急於進攻,不是因為不能取勝,而是因為百姓們不在我們這邊。」

  「賊兵數量眾多不足為懼,但百姓們心在他們那邊,這就不得不重視。」

  「那些餘孽的做法,和之前大為不同,他們也不再壓榨百姓,而是善待,如此一來……」

  他看向李叱,李叱點了點頭道:「學的很快。」

  上次東陵道的人輸給李叱,這次死灰復燃,再也不敢如上次那樣把百姓們當牲口。

  「如今賊人把東陵道改為順天教,說是什麼順應天命民意而起兵。」

  柳戈道:「此時率軍在正面與我對峙的人,名為遏軻摩……」

  他的話剛說到這,走在李叱身後的程無節聽到這個名字,眼睛立刻就睜大了。

  「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