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姓名,他的人也不肯說。」

  夏侯琢道:「那六人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一人,其他五人前去救援,盡皆戰死。」

  「那一人入關時候,找我來借戰馬,說要趕回都城,我派人護送,問他什麼,他卻不肯多說。」

  夏侯琢再次長長吐出一口氣。

  「只知殺人者是先皇身邊暗衛。」

  他看向李叱,緩緩道:「事情,大概是我自己推測出來的。」

  先皇身邊有一名暗衛,親眼見到了先皇被殺,可是他卻無能為力,因為殺先皇的人,是當今陛下。

  新皇本想重用他,他卻難過自己心裡那一關,看到當今陛下,便想到老皇帝慘死模樣。

  哪怕老皇帝待他並不是很好,可他卻依然明白自己的職責,先皇已故,他也有死志。

  算時間,他是在老皇帝死後一年出發的,在黑武自毀容貌,潛伏又有一年,混入劍門為奴。

  趁著闊可敵大石巡查劍門的時候,奪劍殺之。

  劍門正值鼎盛,高手如雲。

  那一戰,劍門劍師一百七十二,他殺十六。

  大劍師三十六,他殺七人。

  夏侯琢道:「我問那獨自生還的人,可否告知他的姓名。」

  夏侯琢端著手裡的茶杯,微微發顫。

  「那人回答說,出發之前,他大哥說過,不管此事成敗,人無名,劍有名,不管何劍,皆名楚皇。」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血譜劍歌

  當世不會有很多人清楚他的故事,後世也許都不會有人清楚他的故事。

  所以可能傳之久遠後,這個故事的主角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把劍。

  也許這把劍還會被神話,變成一種聖器,能自己飛躍萬里山河殺了黑武汗皇的聖器。

  這個人,這個故事,最終就只剩下一把劍。

  好在,還有一把劍的名字會流傳。

  因為他說,人無名,但劍有名,不管何劍,皆名楚皇。

  其實他真的無名,他只有一個稱號,他是大楚先皇的暗衛撲奴,他可能都已經忘了自己的本來名字叫什麼。

  百姓們很少會有人知道,其實皇族楊家分成正外兩家,得承大統一直都是正家,也就是嫡親皇族。

  一些外家的孩子,自幼就被挑選出來成為暗衛,訓練的方式格外殘酷。

  每一代暗衛,最初都會挑選出至少數十人,千難萬險,最優秀的那個人留下來,而他唯一的使命就是守護皇帝。

  真正修成楚皇劍法的人也不是楚皇,而是暗衛。

  撲奴是一個異類,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楚皇劍譜,直到先皇死去,新皇楊競登基,才把楚皇劍譜給了他。

  楊競希望他可以留下來,以楚皇劍譜來換他留下來,然而他做不到,他過不去自己心裡那一關。

  他用一年的時間苦修楚皇劍法,只一年便大成。

  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只是猶如明珠蒙塵一樣藏在黑暗中很多年。

  他一年大成,然後北上。

  臨行之前,皇帝問他要去何處,他說要去渡劫。

  皇帝問他,何人是你的劫?

  他說,我是別人的劫。

  皇帝問,你可會歸來。

  他搖頭。

  皇帝說,若朕強留你呢。

  他說沒人留得住,陛下也留不住。

  於是他離開皇宮,宮門外,多年追隨他的六名手下跪地不起,也不言不語。

  他知道手下人心意,沉默片刻後點頭道:「也罷,若不能帶回我的屍體,也需有人帶回消息。」

  七人出都城,一路向北,一路上所見皆為慘像,一路上所聞皆是悲歌。

  他心中積鬱難平,胸腹之中,好像有沛然劍意無可釋放,他想著,這就是中原江山送給他的臨別禮物。

  但想江山無顏色,便有劍意在心間。

  至出關處,他留下六人說,這裡距離黑武都城還有很遠,但若我成功,你們必會聽到我的故事,到時候返回都城即可。

  六人沒有阻攔,目送撲奴離去。

  撲奴走了之後,六人商議留下一人等消息,其他五人在後邊跟上,若有機會,總是應該把他屍體帶回來才行。

  最終六人抽籤,五紅一黑,抽中黑簽者留在邊關等待消息,抽中紅簽的五人追上去。

  撲奴早有準備,他知道自己不通黑武人語言,又樣貌不同,必會被人懷疑。

  所以他喝下備好的毒藥,毒啞了自己的嗓子,又自毀容貌。

  至黑武都城,以他本事,潛藏在商隊貨物中混入並非難事,難的是尋找機會。

  進城之後,他知道自己就算修成楚皇劍法也不可能殺入戒備森嚴的黑武皇宮。

  兵甲萬千,神仙都不可飛渡。

  唯一的機會,就是他知道黑武汗皇也是劍門弟子,每年都要去幾次劍門。

  於是他在劍門之外,扮作一流浪乞丐,尋機展現一二分實力,用的是渤海人的反手刀勢。

  果然引起劍門的人注意,把他帶進劍門,可他口不能言,又不識字。

  劍門的人便要把趕出去,有人說他的刀法很有意思,可留下參考。

  於是他就在劍門做了一個掃地奴,每日剩菜剩飯,有一口沒一口,活著就行。

  劍門的人,時不時就會讓他展練刀法,讓他練他就練,有人扔給他一塊肉,掉在地上他也不嫌髒,吃的開心至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