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吃飯喝酒,該說的還是要說,既然你也說數年內沒有人敢來攻擊冀州,你為何就不肯接下來?此時你若不接,將來落在別人手裡,你再去搶,必會死傷無數。」

  李叱道:「非我不想,實為不能。」

  他喝了一口酒後說道:「我說的都是認真推算過的事,幾年內,確實沒有太強大的外敵來攻打冀州,可以我現在兵力,燕山比冀州更好,我在燕山下,種田牧羊,放牛養馬,敵人來了我就進山。」

  「可若是換到冀州來,我這幾千兵力,外邊的良田我保護不過來,四面空曠,皆為原野,在燕山我這幾千兵力可以據守山道,幾千兵力能守得住冀州嗎?」

  李叱認真地說道:「我不是故意逗你,也不是故意駁你,我得為那八千士兵著想,這樣的大城,八千人怎麼可能守得住,東西南北一圈城牆,八千人分布上去,連預備隊都沒有了。」

  「一年半!」

  羅境看向李叱說道:「你只需守一年半。」

  李叱眼睛微微眯起來,他看向羅境,卻沒有問為什麼,他這樣的老狐狸,還能不明白羅境的心思?

  從一開始談判,看似嬉笑怒罵,其實很多話都在嬉笑怒罵中彼此試探。

  守冀州對於李叱來說不是不能,恰恰就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是在李叱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對於寧軍來說絕對是好事。

  根據李叱的推算,蜀州楊玄機不是武親王對手,但楊玄機兵力充足聲勢浩大,武親王只能將其擊敗,卻極難將其剿滅。

  一旦戰事不利,楊玄機立刻就會退回蜀州,那十萬大山之地,武親王的精兵也難以施展。

  楊玄機又非那種綠林草寇,他領兵作戰頗有才能,又有豪門世家支持,錢糧不缺,物資豐沛,敗了對他來說也沒什麼大事。

  敗了退回去,休整一二年,實力就能恢復過來,他還是一方諸侯。

  這個過程,最多不超過兩年,所以在羅境說出一年半這個期限的時候,李叱就明白,羅境知道他在想什麼。

  所以李叱點了點頭:「好。」

  羅境怔住。

  剛才李叱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哪怕他說的天花亂墜也沒有作用,李叱只是不點頭。

  可是現在,他只是說了個一年半的日期,李叱便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下來,這確實出乎了他的預料。

  他以為李叱還會再多爭取一些好處才對,比如要他一些兵馬,冀州軍的俘虜可有至少兩萬人。

  這些兵雖然現在軍紀渙散,士氣低迷,可他們是正經的大楚府兵,素養不成問題,只要調教半年,便可恢復原本的戰力。

  所以羅境有些不敢相信的問了一句:「答應了?」

  李叱點頭:「答應了。」

  他笑了笑說道:「你率軍離開之後,我會在冀州招兵買馬,但城牆上依然掛你的幽州軍大旗。」

  唐匹敵道:「一年半的時間對於別人來說,或許只是彈指一揮間,一事無成,可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羅將軍也該知道。」

  羅境思考片刻後回答道:「以你的本事,一年半,在冀州招兵買馬,沒有人來干涉打擾,你舒舒服服的擴軍,至少可訓練出五萬善戰精兵。」

  唐匹敵道:「所以之前李叱才會說,你領兵攻打兗州,千萬不要兵敗,萬一有什麼挫折,到時候你幽州軍勢弱,而我們寧軍勢強,主客之位就要換一換了。」

  李叱道:「所以話要說在前面,說在明面,你得兗州,大勝而歸,我和老唐把冀州還給你,帶著我們的新兵依然回燕山。」

  羅境沉默了許久許久。

  這三個人之間的交談,若是放在別人之間,簡直就像是天方夜譚一樣的事。

  誰會把事情放在這麼明面的地方來談?

  可是這樣三個人,就能把這些事很順理成章的說出口,就好像對弈之際,下一步怎麼走都先告訴對方。

  「你們兩個是想問我,值不值得賭?」

  羅境緩緩吐出一口氣。

  這確實是個問題。

  不賭的話,他在冀州安心發展,將來擁兵二十萬不成問題,還有南下的可能。

  但等他擁兵二十萬可以南下的時候,也許江南之地,早就已經沒有他的舞台。

  賭的話,他就要在一年之內拿下兗州,從兗州徵兵,帶著大批隊伍返回冀州,然後再聚合冀州之力,下一步是南下。

  怎麼想,都是留在冀州老老實實的發展更穩妥一些,兵進兗州,本就是兵行險著。

  然而這只是表面上看問題而已……誠如李叱想的那樣,武親王回歸豫州,最多不過一年半,所有人都會趁著這段時間謀事。

  去打豫州?豫州有武親王留守的兵馬,是未嘗一敗的左武衛精銳。

  打青州?路途遙遠翻山渡河,能不能順利到青州不說,蘇州與青州接壤,而且更近,那邊局勢哪裡容得別人染指。

  羅境又想要冀州,也想要兗州,以兩州為根基,這才真的具備爭天下的資本。

  最主要的是,得兗州之後,可沿海南下,就能繞過豫州,暫時不與武親王的精銳碰面。

  一年半,最多兩年,將來大事能不能成,就看羅境要不要賭這一把。

  羅境沉默許久之後,看向李叱說道:「我不會給你留一兵一卒,冀州你守,兵力你自己解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