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勝春暗自鬆了口氣,心說還好還好。

  李叱的語氣又一轉,看向劉勝春道:「不過……」

  這不過兩個字,立刻就把劉勝春的心提了起來,瞬間就到了嗓子眼。

  他提心弔膽等著李叱接下來說的話,可是李叱說完不過兩個字後,居然沒有下文了。

  李叱起身道:「有些累了,先給我安排住處。」

  這就難受了,劉勝春恨不得罵一句,不過什麼啊?你他娘的倒是說啊,不過什麼啊!

  李叱看向劉勝春道:「劉大人?沒有聽到我的話?」

  劉勝春連忙道:「下官聽到了,聽到了的,下官馬上就為大人安排住處。」

  等他讓人手忙腳亂的把官驛收拾出來,然後派人戒備維持秩序,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可是李叱還是沒說到底不過什麼。

  李叱他們住進官驛,餘九齡都憋壞了,他一進門就問李叱道:「你到底想說什麼啊,不過什麼?」

  李叱道:「什麼不過什麼?」

  餘九齡道:「你在縣衙,對那縣令劉勝春說不過……沒有下文了啊。」

  李叱笑道:「隨便不過一下,沒有什麼不過的。」

  餘九齡:「……」

  李叱繼續說道:「不過……」

  餘九齡:「你!」

  李叱笑道:「不過有了剛才我說的那個不過,今夜這位劉大人就會憋不住,會盛情款待,還會想盡一切辦法的弄清楚,我到底要不過什麼。」

  澹臺壓境聽到這之後點了點頭:「果然是壞人。」

  縣衙。

  劉勝春和所有官員回來之後,湊在一起商量著這不過兩個字,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這位李大人,到底什麼意思?」

  縣丞高有心道:「這讓人猜,太難受了些,到底是猜什麼,往什麼方向猜?」

  主簿崔喜才想了想後說道:「我猜著,他大概只是想要些好處,他們這種人,被安排出來巡查各州縣,自然會不放過哪怕一個銅錢的好處。」

  高有心道:「不如這樣,今夜咱們就在酒仙樓設宴招待,明天一早就派人去涼州,把這事稟告給將軍大人知道。」

  「有道理。」

  劉勝春道:「不管他想幹嘛,等到澹臺將軍派人來之後,那就和咱們沒關係了,要接待也好,要安排也罷,都是澹臺將軍的人來做。」

  「那……」

  高有心問道:「給他什麼好處?」

  劉勝春忽然心生一計,笑了笑道:「這好處讓咱們出,確實心疼了些,那個方玉舟……」

  聽到這,高有心立刻就笑了起來。

  東陵道方玉舟有錢啊,他來的時候可是孝敬給諸位大人不少好處。

  把他喊過來,隨便吩咐幾句,方玉舟還不乖乖的聽話。

  「老高,你派人去喊方玉舟來,你見一見,我就不見了。」

  縣令劉勝春道:「就告訴他,冀州巡察使大人已經到了,而且察覺了他東陵道的事,需要金銀打點。」

  高有心點頭:「大人放心,這件事交個我,莫說給那位李大人的好處,今夜酒仙樓的安排,也要讓方玉舟來出。」

  「哈哈哈哈哈……」

  大人們都笑了起來,可開心了。

  第五百零八章 有多苦都寫在冊子上了

  酒仙樓是古井縣最好的酒樓,這酒樓最拿得出手的不是什麼菜品,而是酒。

  古井縣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縣城中有一口古井,已經不知年月。

  這古井之水甘甜清冽,傳聞常喝這井中之水,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而這口古井,就在方玉舟他們現在居住的道觀中。

  連古井縣的百姓們如今都已經說不清楚,當初是因為這道觀的名氣太大而讓人知道了井,還是因為古井名氣太大才讓人知道了這座道觀。

  道觀名為正清觀,古井名為仙露井。

  傳聞大概在一百多年前,第一代澹臺將軍剛剛到涼州城的時候,西域諸國的聯軍正在此地肆虐,殺生無數,殘屍遍野。

  澹臺將軍靠著幾千悍卒,硬生生把數十倍敵人擊敗,而在此戰最慘烈的時候,西涼之地,江湖豪傑,尋常百姓,紛紛趕赴疆場支援。

  正清觀的七十二位道人,帶劍西行。

  觀主那時候已經有七十一歲高齡,弟子們皆勸他不要去,可是老觀主卻說……你們都去,我不去,你們不回,我熬不住疼。

  老觀主說,我是你們的師父,你們也有弟子,我當為你們的表率,你們當為弟子的表率。

  老道人說,道門之人,盛世清修,逢亂入世,這是祖師爺留下的規矩。

  天下門派萬千,只有我道門門規之中寫有:凡我道門弟子皆以保家衛國為己任,不可通敵叛國這樣的明規。

  祖師爺寫上去了,我們就得遵守這規矩,祖師爺敢寫,是因為他堅信自他之後不管千秋萬世,道門弟子都會這樣做。

  老觀主還說,祖師爺敢寫,是對我們這些後輩的信任,他敢寫我們就要敢為。

  我是你們的師父,我給你們做表率,你們也有弟子,你們給弟子做表率。

  我戰死,你們上,你們戰死,弟子再上。

  大戰之後,澹臺將軍親自護送七十二具棺木歸來,那斬敵無數鐵一般冷硬的將軍,在這正清觀里親自動手挖土做墳的時候,幾次痛哭失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