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方別恨的師父曾經教過他的道理,只是那時候方別恨還很小,並不理解。

  等到他能理解的時候,是因為已經學會了後悔。

  那時候他在村子裡總是覺得自己應該抬不起頭,因為家境確實寒苦。

  師父是村子裡的屠戶,方別恨一家人一年到頭能吃上幾次肉,全看他師父家裡發幾次善心。

  師父說,我為什麼要心疼你家裡人?

  難道就因為我家裡日子過的好一些,就要把能賣錢的肉給你家裡分一些?

  屠戶從來都不會發善心,發善心的是屠戶的女兒,她叫丁未露。

  也不知道屠夫那麼粗糙的一個人,怎麼會想出這樣的名字來。

  說不上有多文雅有多好聽,可總覺得不該是一個屠夫能想出來的字。

  後來他是被屠夫趕出家門的,因為屠夫發現女兒看自己這個徒弟的眼神不對勁。

  「你配不上她。」

  這是屠夫的原話。

  方別恨並不覺得應該記恨屠戶,因為他是一個父親,一個疼愛自己女兒的父親,就不該把女兒的命運交給一個毫無前途的窮小子。

  屠夫說,如果你還有點出息,就別總想著在我家裡撿那點骨頭渣吃。

  你去闖蕩吧,我最多等你三年。

  他問屠夫說,我該在什麼時候回來,屠夫說,你覺得自己已經有些體面的時候。

  於是方別恨就去闖蕩江湖了,他是個執拗的人,不乾淨的錢不賺,昧良心的事不做,所以他一直都沒能體面起來。

  就算是在江湖中小有名氣之後,他依然是個窮的不知道下一頓在何處的人。

  有一天,他遇到了姜渭和莫離離,兩個從蜀中大山里走出來的人。

  他們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這種關係讓方別恨很羨慕,滿眼都是。

  後來姜渭知道了他的事,問他想要什麼樣的體面。

  他問姜渭,應該是什麼樣的體面。

  姜渭說,身無錦袍,何來體面?

  姜渭還說,以你的本事,殺人越貨嘯聚山林,人見人怕自然不是問題。

  前呼後擁的回去,就是硬搶了你心愛的女人,那屠夫當然也沒什麼辦法。

  方別恨搖頭,這樣的體面,他若想要的話何至於等到現在。

  姜渭說,那就去拼命吧,我們去投軍。

  於是,三人投軍,他們開始時候,只是縣城裡的民勇,因為三人冒險剿匪有功,而被上報到了府衙。

  那時候幕營正在招募人才,三個人的名字就出現在節度使裴旗的面前的卷宗中。

  三人雨夜殺入山匪營地,救出被山匪擄走的女子七人,殺山匪四十餘人。

  三個人的運氣就在於,這樣的功勞是發生在蜀州,而不是在其他地方。

  因為裴旗密謀反抗朝廷,所以反而對蜀州內的事處置公平得當,對手下人的約束也遠比其他地方更嚴。

  不說別的地方,就算這事發生在京州,天子腳下的地方,功勞也落不到他們三個頭上。

  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稱之為運氣,又或者發生在蜀州,也是他們的不幸。

  裴旗把他們三個召入幕營之後,首要的訓練,正是剿滅那些盤踞在山中的匪寇。

  蜀州多大山,連綿不斷,山中匪寇猖獗。

  裴旗訓練幕營這些人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去那麼嚴苛殘酷的環境中求勝求生。

  所以最初這些幕營出來的人,個頂個都是高手,不管是智謀還是武藝,都超乎尋常。

  在長達三年的廝殺中,三個人相互幫扶,他為他擋過刀,他也為他擋過刀。

  而姜渭,就是三個人的腦子,三個人能在那麼殘酷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和姜渭的頭腦關係巨大。

  逐漸,姜渭的才能被裴旗所重視,也就是在這時候,方別恨發現姜渭的想法好像變了。

  莫離離也不再是那個灑脫肆意的莫離離,他逐漸變成了姜渭的提線木偶。

  方別恨不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姜渭錯了,但不可否認的事,因為他的那種執拗,姜渭對他也逐漸有了些疏遠。

  換句話說,可能是因為方別恨不那麼聽話。

  等到方別恨升任旗官,帶著隊伍返回家鄉去求親的時候,那個他心愛也愛他的姑娘,已經在屠夫的做主下,嫁給了一位私塾先生的兒子。

  方別恨回去的時候,她成親還未滿一個月。

  他還是不怪屠夫,因為是他回去的晚了一個月,屠夫守住了三年之約。

  那天夜裡,在屠夫家中,方別恨和屠夫喝了很多酒,他又一次問屠夫,我該怎麼做?

  屠夫也又一次告訴他,體面。

  於是方別恨給屠夫磕了幾個頭,是謝恩,因為若沒有屠夫教他的本事,他不會成為一名旗官。

  沒有屠夫的照顧,他離家之後,他的爹娘不可能輕鬆活下來。

  方別恨走了,沒去打擾,他覺得這就是屠夫所說的體面了吧。

  可是他離開之後不久,一夥山匪襲擊了村子,屠夫力戰而亡,殺山匪三十餘人,最終是被亂箭射死的。

  因為屠夫的保護,村子裡的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可是方別恨得到消息再趕回去的時候,他連自己爹娘都沒能找到。

  再後來,蜀州軍剿滅了那一夥規模龐大的山匪,殺匪寇一千餘人。

  可是方別恨還是沒有找到他爹娘的下落,有人說,其實那天村子裡逃出去的人,根本沒有逃多遠就被追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