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績一邊看一邊想著,這個陸重樓是真的會做官,這樣的人,早晚都會成為朝廷大員。

  徐績把這個人的名字記下來,不僅僅是覺得他是對手,更覺得是威脅。

  對手和威脅,在統一環境的情況下,是兩碼事。

  就在剛剛,他坐下來的時候還想著,這個陸重樓所說的事若有什麼疏漏,自己可以隨隨便便補充幾句。

  有些時候話不需要多說,點到即止,但要點到最重要的位置。

  然而陸重樓這一番話說下來,徐績竟是沒有找到任何機會搭話。

  這條陳從頭到尾看下來,以徐績之才,居然沒有找到任何可以補充。

  這種感覺,讓徐績格外的不舒服。

  「你們兩個回去之後要多商量著辦。」

  李叱道:「重樓對於江南的情況更了解,徐績對於民治的是更有經驗,你們兩個合力把這江南民治的事辦好,就是江南億萬百姓能不能儘快把日子過好。」

  陸重樓連忙起身道:「臣願意協助徐大人。」

  徐績也連忙起身道:「陸大人才該為主官,臣願意配合協助陸大人。」

  李叱笑了笑,陸重樓的話是惶恐,徐績的話是表態。

  陸重樓俯身道:「臣還想多走走,去更遠的地方看看,尤其是越州,那邊法制崩壞,民治無序,臣把所看到的整理出來,再交由徐大人按情定奪……」

  他話說到這,徐績又要連忙表態了。

  李叱卻先於徐績說道:「既然你打算多走走看看,那就按你想的去辦,我從冀州調過來不少青年才俊,都是讀過萬卷書的人,差的就是沒有走過萬里路。」

  說到這,李叱看向燕先生道:「先生擬一份名單出來給陸重樓,讓他自己挑人帶上。」

  他看向陸重樓道:「江南許多地方官府都已經沒了,百姓們想找個做主的人都沒有,這次你多帶上一些人,我給你專斷之權,你因才施用,帶上的人合理安排在地方,有能力做縣令的就做縣令,有能力做府治的就做府治。」

  這個權利可就大了去。

  徐績聽到這的時候,臉色已經有些壓制不住的不好看。

  他來大興城,雖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任命,但他自己已有推測。

  如果京州作為攻蜀州的大後方,那麼寧王一定會讓他留守京州。

  就好像當年對抗黑武人的時候,他為寧王保證後勤,做的就極好。

  若寧王要把這個大本營放在梁州或者是荊州,那麼他就可能被調派到更遠的地方,比如現在最難治理的越州。

  把最難的地方交給他,別人也許會想著那是把他從繁華處調到了偏野之地,可這正是徐績希望寧王安排的。

  把京州治好了,那不算大本事,因為寧軍已經徹底控制京州,各地衙門秩序也多已經恢復。

  越州不一樣啊,那邊太亂,太窮苦,太偏僻,也太無定數。

  把這樣一個地方治理好了,他將來的前途那才是真的不可限量。

  他自己甚至做過推測,如果三年之內,他讓越州大變樣的話,那麼當寧王在長安城稱帝,他就會被調回朝廷,被拜為宰相。

  此時,寧王卻把這麼重的權力下放給了陸重樓,徐績心裡如何能不難受?

  就算此時寧王對他說,你暫時去越州做節度使,把越州的是辦好,他也沒有那麼開心了。

  陸重樓先他一步去越州那邊,還帶著大批的官員,依照陸重樓的規矩來任命地方官員。

  等徐績再去的時候,還能做什麼?

  要讓手下人對自己忠誠,能效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施恩。

  這些從北邊帶過來的青年才俊,如果跟著徐績南下,徐績給他們安排官職,他們可就都是徐績的門生。

  「徐績?」

  就在這時候,徐績忽然聽到李叱叫他,他連忙起身致歉。

  「臣思考賴大人的方略入了迷,沒有聽到主公的話,臣有罪。」

  李叱笑著說道:「入了迷是好事,入了迷才能把事情辦好。」

  徐績連忙道:「臣在主公明示的時候分神,著實是不應該。」

  李叱道:「這些都無妨,你不用放在心上……我把你從冀州千里迢迢的調過來,是想讓你為江南百姓多做些事,就像你在冀州做的一樣。」

  李叱起身,一邊走動一邊說道:「越有能力的人,就越是要去艱苦的地方,這樣才能讓艱苦的地方更快的變的好起來。」

  他回頭看向徐績:「如果我讓你去偏遠艱苦的地方,你可願意?」

  徐績此時心裡已經有些發寒,可還是俯身道:「臣聽從主公調遣,主公讓臣去何處,臣就去何處。」

  李叱笑道:「那就好,若你不願意,我就考慮考慮把你安排到別處。」

  徐績道:「臣為主公效力,為中原百姓謀福,去何處都願意。」

  李叱道:「那就去越州吧,等陸重樓先把越州那邊的情況摸清楚,把你把地基打好,你就去越州做節度使。」

  聽到這些話,徐績忽然間醒悟過來。

  那些年輕人都是從北方調過來的,寧王怎麼可能放心把這麼多官職缺口都交給一個人去堵。

  誰也不能保證,這些人哪個和徐績沒關係。

  都是從北方來的,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才施用?

  交給陸重樓就不一樣了,陸重樓不熟悉這些人,只能是在南下的過程中來增進了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