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道替州,把中原重新按照地域合理規劃,我現在預想之中是劃分出十幾道,設立道府衙門替代大州,如此就能更清晰一些。」

  餘九齡聽不懂這些,所以只是跟著走,道府也好州府也罷,封疆大吏他也不在乎,他只想做李叱的親兵將軍。

  「這些事還得以後做出完整規劃,這件事等徐績到了之後交給他做。」

  李叱道:「徐績在這些方面,能力還是數一數二。」

  夏侯琢點了點頭:「現在還有一個不太踏實的地方就在於,很多地方咱們打下來的太快,官員的任命跟不上。」

  他看向李叱道:「所以就從軍中直接分派一些將領做地方官,但終究還是差了些,他們領兵沒問題,可用於民治,總是會顯得過於粗暴簡單。」

  李叱道:「等過陣子從北邊調過來的人到的差不多了,就把分派到地方為官的將軍們都召集起來。」

  夏侯琢道:「怕是會有怨言,他們才習慣了做地方官,一地之內他們說一不二,調回來,心裡都會不舒服。」

  李叱道:「我有個打算,等以後在長安創建一座集合各家所長的書院,在書院中劃分出來一部分為武院,這些將軍們都召回武院內重新學習,結業之後再分派到各地駐軍。」

  夏侯琢笑了笑道:「如此最好。」

  就在這時候,李叱看到遠處有一些人正在告示前邊駐足,議論紛紛。

  他讓餘九齡派人過去看了看,原來是原大興府高院長已經著手在大興城裡創建書院的事,張貼告示出來,邀請自認有才學之人加入書院。

  高院長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可以說是當今天下的第一人,所以這告示張貼出來後,城中讀書人格外激動。

  想想看,他們只要在這所書院裡結業,以後就可以自稱高院長的門生,那是很值得驕傲的事。

  而這件事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他們是高院長的門徒,入仕為官自然也就方便的多了。

  李叱笑著問餘九齡道:「九妹,你說說看,為什麼這麼多人對高院長要創辦書院的事,如此開心。」

  餘九齡道:「這我可說不好……大概,是希望。」

  眾人看向餘九齡,然後不約而同的鼓掌起來,這兩個字,便是李叱諸多安排的目的……讓各行各業各階層的人,都看到希望。

  李叱在餘九齡肩膀上拍了拍:「九妹有慧心。」

  與此同時,在於文禮的宅子裡,楊競正站在一棵幾乎落光了葉子的樹下發呆。

  於文禮端著一碗剛剛熬好的冰糖銀耳過來,輕聲說道:「陛下,剛熬好的羹,要不要進一些?」

  「我已經不是皇帝了。」

  楊競把碗接過來,語氣溫和地說道:「以後還是要注意些,被人抓了把柄,便是生死大事。」

  於文禮連忙應了一聲,心裡有些難過。

  楊競住在他這裡,算是體會到了什麼叫人情冷暖,哪裡還會有人敢來這裡走動,都是能躲多遠躲多遠。

  「外邊怎麼樣?」

  楊競問。

  於文禮道:「倒也沒什麼稀奇事,還如往常那樣。」

  他不願意說現在百姓們個個看起來都不一樣,每個人都覺得日子有奔頭。

  更不願意說,大興城裡的讀書人,只因高院長要創辦書院一事,就開始對李叱歌功頌德了。

  「要不……」

  於文禮試著問了一句:「我去求見寧王,請他准許咱們離京。」

  楊競搖了搖頭:「咱們離京能去哪兒,李叱不殺我,也要讓我在他眼皮子底下才行,我哪兒也不能去,只要我一直都讓他看著我,安兒才會平安。」

  於文禮在心裡重重的嘆了口氣,想著安兒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這最好的保護,就是連他們都不知道楊競的孩子會去什麼地方。

  正說著,外邊忽然有人來敲門,府里的下人把門打開一條縫想看看是誰,結果外邊的人直接擠了進來。

  下人們嚇了一跳,剛要圍堵,那人卻跑到楊競身邊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陛下,臣來遲了。」

  楊競仔細看了看,卻見此人並不認識,連眼熟的感覺都沒有,確定從不曾見過。

  「你是何人?」

  楊競問了一句。

  那人看起來大概三十幾歲年紀,瞧著身上這一層土,就知道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回陛下,臣是從蜀州過來的,今天一早剛進大興城,打聽了陛下住在這裡,立刻就趕來了。」

  「蜀州?」

  楊競的眼睛眯了起來。

  蜀州那邊向來複雜,楊玄機想爭奪天下,靠的就是蜀州各大家族的支持。

  而且從之後的種種跡象表明,後來的韓飛豹,以及從未去過蜀州的關亭候,都和蜀州那邊各方勢力關係密切,千絲萬縷。

  楊競也感覺的出來,似乎有一股很神秘的力量,在暗中籌謀著這一切。

  「你到底是誰?」

  楊競語氣有些森寒的問了一句。

  那人回答道:「臣名為姚煥成,是節度使大人的門客,節度使大人派臣來接陛下去蜀州。」

  楊競的臉色立刻就變了變。

  「陛下,蜀州之地,沃野千里,是陛下宏圖再起的最佳去處,節度使大人已經為陛下準備了兵馬,準備了糧草物資,只要陛下到蜀州,就必能重奪天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