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給澹臺壓境送些好處,將來興許就能請動他在寧王面前說幾句好話。

  打仗不打仗的他們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自己將來還能不能做官。

  其中甚至還有人打算今夜就不走了,等到別人都走了的時候,他再去敲門拜訪。

  萬一機會就來了呢,澹臺將軍一高興,就給個許諾,將來他們就還是一樣的身穿錦衣。

  世元宮。

  皇帝看了一眼澹臺壓境,笑了笑道:「你在大殿上把文武百官都威脅了一遍,此時又跑來宮裡,是想威脅一下朕?」

  澹臺壓境微微俯身道:「陛下,我來是想請陛下幫個忙。」

  皇帝道:「你在大殿上氣勢洶洶咄咄逼人,朕覺得他們都已經被你震懾,且朕還聽聞,他們大概都已經到宜賓苑當面向你表忠心了,大殿上的人,在你那裡應該一個不缺,你還要朕幫你什麼忙?」

  澹臺壓境也沒有理會皇帝話語裡的酸,這種事澹臺壓境才不在意。

  他對皇帝還保持著最起碼的尊敬和禮數,是因為他的家教和所學的禮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澹臺家的人對楚皇並沒有多少敬畏,不只是楊競,以前的皇帝也一樣。

  因為澹臺家死守西疆這麼多年,朝廷從來都沒有過一丁點的支持,別說糧草物資軍餉這些東西,哪怕連一份口頭上的嘉獎和寬慰都沒有。

  從很早之前澹臺壓境的父親就對他說過,他們已經不再是為了皇帝守邊疆,而是為了中原百姓。

  「陛下,在出征當日,我想請你下旨,把今日去過宜賓苑的所有人召入宮中議事。」

  聽澹臺壓境說完這句話,皇帝顯然有些吃驚。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在這短短片刻,腦子裡迅速的推測了一下澹臺壓境這話里所包含的意思。

  「你是說……」

  皇帝放下茶杯:「這些人你一個都不想用?」

  澹臺壓境點頭:「是,一個都不想用。」

  皇帝道:「這些人雖然朕也看不上他們,可數十萬大軍,他們分管各營,如果你不用他們,各營的士兵也不會那麼好調動。」

  澹臺壓境道:「只需陛下幫這個忙,至於其他的,我自己想辦法。」

  皇帝點了點頭:「這倒也不是什麼難的,朕就應了你。」

  澹臺壓境抱拳行禮:「多謝陛下成全。」

  皇帝見澹臺壓境要走,他叫了一聲後說道:「不要急著回去,回去也是被那些傢伙煩擾,留下來和朕聊幾句,順便一起吃晚飯。」

  澹臺壓境也沒有拒絕,回到座位那邊坐下來。

  皇帝問:「大將軍可還好?」

  澹臺壓境回答:「很好。」

  皇帝嗯了一聲,起身給澹臺壓境倒了一杯茶:「朕很清楚,如果不是有你們澹臺家在西北鎮守,大楚就算有武親王東征西討,也不可能撐到現在。」

  「黑武人是虎豹,西域人就是豺狼,他們比虎豹還要陰狠,一擁而上,會把中原啃咬的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皇帝緩緩吐出一口氣:「西域數十國禍亂中原的時候,中原百姓血流成河,被屠殺之人數以億計,江南江北都算上,活下來的人不足兩成,冀州一地,千里無人。」

  澹臺壓境不知道皇帝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沒有接話,只是聽著。

  皇帝坐下來後繼續說道:「寧王李叱還沒有在北疆起勢之前,曾經有人向先帝請示,是否調涼州軍回中原,進剿冀州匪患。」

  澹臺壓境聽到這句話,眼睛眯了起來。

  皇帝繼續說道:「父皇拒絕,他說澹臺家在西北不動,中原再怎麼亂也不是西域人的,涼州鐵軍一入關,西疆必失,中原必亂。」

  他看向澹臺壓境:「朕登極之初,也有人向朕進言,調集西疆邊軍和涼州兵馬入關,可將冀州反叛剿滅。」

  「朕也沒有答應,父皇當初說的話,猶在耳邊……你應該也不知道,當年幽州將軍羅耿曾經三次上書,只要朕點頭,他就率軍南下平叛,朕拒絕了他三次。」

  皇帝緩了一下,端起茶杯卻沒有喝,到嘴邊,又把茶杯放下。

  「他奏摺上說,北方將亂,他願意帶北疆邊軍清剿叛軍,力保江南不失,朕給他回信說,你只要好好守著邊關即可,平叛之事,有武親王在。」

  「他第二份奏摺中寫到,北疆可丟,冀州可棄,江南之地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朕不喜歡他,從那開始不喜歡。」

  澹臺壓境皺了皺眉,回想起來以前,幽州將軍羅耿被武親王算計,大概也是因為皇帝不喜歡吧。

  那時候羅耿心高氣傲,以為有幽州鐵騎,還有十萬邊軍,所以可以逼皇帝給他封王。

  如果那時候皇帝答應了羅耿的話,邊軍徹底放棄北疆,冀州也好,兗州也好,大概都會落入黑武人之手。

  羅耿的打算,大概是帶著十萬精銳南下,武親王要東征西討,而他可退守豫州,甚至可駐守京州,到時候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可能沒有稱帝之心,但他一定想過要為自己的兒子羅境鋪路。

  可是羅境都不了解他的父親到底是怎麼打算的,因為羅耿性格進退不定,也從不讓羅境過問他的事。

  羅耿對他的兒子極為嚴苛,如帶兵一樣教導,在羅境還小的時候就告訴他,你只管服從即可,不要去問那麼多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