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愣在那,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些什麼。

  將軍蔣啟海道:「陛下,王妃可去,王妃可去啊。」

  皇帝猛的回頭看向他。

  蔣啟海掙扎著起身說道:「陛下,左武衛大軍受困於芒碭山已經時日不短,若糧草不足,又不能突圍,必士氣低迷,而此時武王妃親率大軍去營救,必能讓左武衛大軍士氣大振!」

  皇帝聽到這番話,眼神閃爍了一下。

  蔣啟海繼續說道:「陛下,武王若得知是王妃到來,帶左武衛大軍一鼓作氣殺出重圍,也更有信念。」

  武王妃道:「陛下,蔣將軍說的沒錯,沒有誰比我去更合適了。」

  梁州軍將軍竇勇上前:「陛下,臣願追隨王妃前往接回武王。」

  竇勇有萬夫不當之勇,只是因為出身不夠好,所以在梁州軍中不太受重用。

  但其人之武力,比起禁軍將軍張合也不差。

  有這樣一員勇將去沖陣,營救武親王也會順利一些。

  「朕……」

  皇帝猶豫再三,點了點頭:「朕答應了。」

  他看向竇勇:「竇將軍你要記住,無論如何要保護朕叔母的安全。」

  竇勇俯身道:「陛下放心,只要臣還在,就不會讓王妃出一點意外。」

  這事就這樣定了下來,皇帝讓蔣啟海和竇勇去選拔隊伍,把武王妃留下來,請王妃隨意挑選人手,宮裡的也好,宮外的也罷,只要有用之人,王妃盡可帶走。

  武王妃卻沒有帶上一人,她身邊的那些江湖高手,比起此時的世元宮大內侍衛來說,怕是還要強上不少。

  之前大興城裡天命軍反叛,大內侍衛損失慘重,連惠春秋都戰死了,真的是拿不出什麼像樣的高手來。

  可武王妃身邊那些護衛到底有多強,可能只有武王妃自己知道。

  這麼多年來,武親王率領左武衛為大楚東征西討,是多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又有多少人覺得,拿下武王妃就能威脅武王,可是武王妃自始至終還不是安然無恙。

  按照蔣啟海的想法,這次去營救武王,不能用天命軍的人,哪怕那支隊伍尚有二十萬人在城外駐紮。

  他要求竇勇,儘量從梁州軍中選拔隊伍,最少要選十萬人,然後帶上五萬楚軍,五萬越州軍,組成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北上。

  軍務上這些細碎的事,武王妃不插手,全都交給竇勇去做。

  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蔣啟海幾乎把梁州軍中能打能戰的將領全都帶上了。

  越州軍那邊沒多少真正的將才,可是越州軍草寇出身,其中江湖高手不在少數。

  所以從越州軍中選拔出來的人,組成一支外線的親兵營,專門負責武王妃外線的保衛。

  皇帝也親自挑選出來三千禁軍騎兵,作為武王妃的親兵營。

  只用了短短几日,二十萬大軍就開拔離開大興城,武王妃心急如焚,實在是不能等下去了。

  聽聞武王妃親自去營救武王,大興城幾乎全城的百姓都出來了,他們在路邊為武王妃吶喊助威。

  第一次,武王妃覺得那些草民也有些可愛起來。

  寧軍大營。

  唐匹敵讓人在中軍大帳里造了一個巨大的沙盤,將地形全都構建其上。

  在沙盤上,他用小小的紅旗來代表寧軍兵力配置,用黑色旗幟代表楚軍,用綠色旗幟代表關亭候的新越州軍,用灰色旗幟代表韓飛豹的雍州軍。

  「昨日諜子才剛剛送回來的消息。」

  唐匹敵看向李叱道:「關亭候的大軍就駐紮在揚州和京州交界處,沒有任何舉動,看來我們是低估了這個人。」

  李叱點了點頭。

  之前李叱推斷,關亭候會趁著寧軍圍困武親王的時候攻打大興城。

  此時看來,那關亭候比預想中要沉得住氣。

  「對此人的情報太少了。」

  唐匹敵說話的時候,眼睛都沒有離開沙盤。

  李叱道:「張湯審問了不少諜衛軍中的奸細,可他們也對關亭候知之甚少,只知道關亭候是原越州節度使的獨子。」

  他看向唐匹敵:「關亭候年少時候就去了大興城歷練,之後回了越州只待了不到一年時間,便離開家去遠遊,直到李兄虎南下之前他才回到越州,這期間他去了何處,無人知道。」

  唐匹敵道:「從他行事風格來看,沉穩而多謀,殺李兄虎,步步引誘,有十成把握後才雷霆一擊……」

  他看向李叱:「這種做事的風格,有點像你。」

  李叱笑道:「何解?」

  唐匹敵道:「老銀幣了。」

  李叱白了他一眼。

  正說著,就看到歸元術從外邊進來了:「主公,大將軍!」

  說著就俯身行禮,李叱笑了笑道:「別那麼多事,你急匆匆的趕回來,是有什麼緊急的消息?」

  歸元術奉命追查那些人,此時回來,應該是有大收穫才對。

  歸元術看了看桌子上的水,只是瞥了一眼,剛要回答,李叱指了指水壺:「先喝水。」

  歸元術嘿嘿笑了笑,端起茶壺咕嘟咕嘟就灌了一氣,好在是那茶水已經溫了,不那麼燙。

  「屬下前些日子,帶軍機司的人突襲了一處雲霧圖的藏身之處,抓了幾條比較大的魚。」

  歸元術道:「查到了一些消息,不過和那些人無關,是和關亭候有關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