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山洞太深,堆積的太滿,不從外邊開始一點一點往外搬,不可能知道裡邊是什麼情況。

  他之前就分派兵力把糧食運回大興城,隊伍走了兩批,最先一批,應該已經到大興城了才對。

  如果不是大興城裡出了叛亂,武親王打算等到把芒碭山的物資搬空之後才走。

  他這樣的人,如何能猜不到唐匹敵的用意。

  在到芒碭山的第一天他就對手下人說起,這是唐匹敵為他挖的一個坑。

  唐匹敵打算用芒碭山裡的糧食物資做誘餌,把他阻攔在此,不能返回大興城。

  可武親王並不太在意,因為有底氣。

  唐匹敵只有七八萬兵力,而他有二十萬大軍。

  唐匹敵再厲害,再能打,武親王也不認為唐匹敵能贏。

  武親王的左武衛,從來都沒有打過敗仗,而且越是遇到強敵,越是能展現出更強的戰力。

  最讓他安心的是,糧食都是真的,在糧草充足的情況下,他怕什麼?

  兩批糧食運回去,沒有任何問題。

  可就是因為這樣,準備回軍的武親王反而不踏實了。

  這次不得不回師大興城,他下令隊伍帶走所有糧食,山洞裡的存儲物資不斷的往外搬。

  搬著搬著,有人就發出了驚呼。

  正在巡視的武親王聽到喊聲,心裡立刻就震了一下,那種不詳的預感洶湧而來。

  他快步走到有人發喊的地方,那人臉色都白了:「王爺,裡邊的糧食是假的,都是砂礫。」

  「再往外搬!」

  武親王連忙吩咐了一聲。

  士兵們把麻袋一個一個的搬運出去,往裡邊查看,翻出來的都是假的。

  這一刻,武親王的臉色有些發白。

  因為在這瞬間,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唐匹敵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他不是要用糧食做誘餌把我堵在這,而是要用糧食把我拖在這,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和我打……」

  武親王自言自語了一句。

  手下人面面相覷,每個人的臉色也都變得難看起來。

  唐匹敵的算計,太深了。

  他用了一半的真糧食,那也是好大一批了。

  但他算到了武親王必須把糧食運回大興城,這些真糧食會被運走。

  而等到武親王發現剩下的糧食都是假的,為時已晚。

  唐匹敵等待的援兵已經到了,逐漸形成合圍。

  武親王抓起來一把砂礫在手裡摩挲,片刻後,重重的吐出一口氣。

  「傳令下去,一個時辰內,大軍務必開拔,營帳可以不帶,不必要的都可以不帶,兩天之內,務必渡過潘興河!」

  他一把將砂礫扔了,大步往外走。

  此時此刻,武親王在心裡想著……唐匹敵啊唐匹敵,我本以為,你會選擇和我公平一戰,因為你這樣的人,也必是自傲之人。

  公平的贏了我,你才是這天下第一名將,你才配得上啊……

  我真的是沒有想到,你居然是要拖住我,等待大軍合圍,以數倍兵力與我決戰。

  一念至此,老武神深吸一口氣。

  「那就試試看,我最看好的你,能不能擋得住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碰面

  潘興河其實是赤河的一條分支,從西往東,大概流經千里之地,滋養萬民。

  曾經有人說過,北有芒碭山,南有潘興河,這方圓千里之地,都是風水上佳,必出大星。

  山在北為屏風,呈環抱之態,水在南為聚氣,留厚澤之福。

  不過這風水一說,向來都不是一家之言,萬物萬類,各有氣運。

  倒是聽說,這芒碭山下那個叫廷安的小縣城裡,真的出過不少大人物。

  出過治國宰相,出過文壇大家,出過百勝將軍,還聽說,也出過大興城裡令萬人追捧的花魁。

  所以這風水好的事,百姓們都深信不疑。

  可是風水抵不過戰亂,天命軍數次進京州,在各地征戰,這廷安縣的百姓逃的逃死的死,如今已是一座空城。

  如廷安縣這樣,原本繁華後來幾乎只剩下廢墟的地方,大楚到處都是。

  連京州都如此,試想一下,最先戰亂的越州那邊,會是怎麼樣的滿目瘡痍。

  武親王楊跡句站在廷安縣的城牆上,看著他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往南開拔。

  此時此刻,武親王心裡沒有多少擔憂,反而是被唐匹敵所設計的這大局,勾起了已經許久不見的鬥志。

  這位老將軍,再一次感覺到了自己年少時候那種爭強好勝的心態。

  唐匹敵啊唐匹敵,你的名字,就註定了是我對手,唯有你是可與我匹敵之人。

  「報!」

  斥候登上城牆,擔心跪倒:「王爺,先鋒軍謝將軍已經抵達潘興河北岸,不過潘興河南岸已有寧軍設防,看起來兵力規模不小,且已在南岸架設起來了他們的拋石車。」

  武親王點了點頭,他早就料到了。

  如今寧軍各路人馬的合圍尚未成型,應該還在陸陸續續的往這邊加急趕來。

  只要他能在兩天之內突圍出去,殺過潘興河,唐匹敵的這一翻大計也就變成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聽完之後,武親王問道:「可見寧軍打的什麼旗號?」

  斥候回答:「南岸寧軍中,見程字大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