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老爺子的用意

  李叱並沒有馬上就返回豫州的計劃,路途遙遠舟車勞頓,哪怕稍作休整就趕回豫州也要初夏。

  士兵們在北疆征戰一年,都需要休息,李叱甚至已經給絕大部分士兵放了兩個月的休假。

  如果李叱完全不顧隊伍疲憊不疲憊,直接帶著人趕回豫州,這一路上的死傷必會極為嚴重。

  最為主要的是,軍心必然受挫,上下離心離德。

  所以在李叱到了冀州城之後就安排人給大將軍唐匹敵送信,告訴他,年前自己才能回去。

  不管是在冀州北疆和黑武人廝殺的隊伍,還是在兗州和渤海人廝殺的隊伍,都必須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

  讓人開心的是好消息不斷傳來,先是兗州那邊有消息,說是渤海王石在勛已經死於兵變,緊跟著就是西北涼州那邊也有消息過來,說是西域人已經退兵。

  李叱知道,以涼州大將軍澹臺器的性格,那些西域人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所謂的十國聯軍,澹臺器必會分而治之,這就是他最拿手的事。

  這樣收拾那些西域人,大將軍不是幹過一回兩回了。

  「咱們等到夏糧收了之後再南下。」

  李叱看向高希寧:「在冀州這也得想想辦法,怎麼說服那仨老頭答應咱們在冀州成親。」

  因為不管是他還是高希寧,都實在太想在這個小院裡把婚事辦了。

  這個小院,才是他們真正意義的家,第一個家。

  然而大戰之後,那仨老頭又開始迷信起來。

  這事怎麼說呢,就和人們提起來眼皮跳是一個道理。

  大戰的時候,因為戰局實在太慘烈,黑武人隨時都可能攻入中原。

  所以那仨老頭動了心思,想讓李叱和高希寧成親,至於什麼卦象啊命途啊之類的東西……去他媽的迷信。

  黑武人退走,渤海人退走,這仨老頭沒什麼可擔心的,便又是那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嘴臉,可難看。

  這和眼皮跳的說法,並無區別。

  左眼跳財,真好啊,要發財了,右眼跳災,去他媽的封建迷信。

  高希寧咬了咬牙道:「實在不行,就只能下狠招了。」

  李叱嗯了一聲後說道:「你幹掉我師父?我幹掉你爺爺?」

  高希寧噗嗤一聲就笑了。

  「實在不行,咱們就破點財吧。」

  高希寧道:「除了收買這一招之外,我實在也想不到別的什麼法子了。」

  李叱道:「其實,都怪你。」

  高希寧:「為什麼都怪我?」

  李叱道:「你的主業是做媒婆,副業是廷尉軍都廷尉,現在副業你做的風生水起,主業卻一直荒廢,如果你主業做的好,給那仨老頭一人找一個老伴兒,有人管著他們,他們還能管著我們嗎?」

  高秀寧一聽這話,頓覺自責。

  她嘆了口氣道:「這麼說的話,確實我也有很大責任。」

  李叱道:「你知道就好。」

  高希寧:「嗯?」

  李叱立刻後退兩步:「我的意思是,你也不用過分自責……」

  高希寧開始掏兜了,李叱就不信她能在自己口兜里掏出來土坷垃。

  誰沒事會往自己口兜里揣那玩意,一不小心碎了,一口袋土。

  事實證明,李叱還是太年輕。

  高希寧就真的在她的上衣口兜里逃出來個土坷垃,膠泥的,不會碎。

  李叱立刻就慫了,膠泥那玩意要是糊一臉的話,想想就可怕。

  認慫的快就沒挨打,高希寧賊兮兮地說道:「我想到了個狠的。」

  李叱連忙問:「有多狠?」

  高希寧咬牙切齒地說道:「他們仨難為咱們倆,咱們也難為他們,給他們仨找倆老太太,古有二桃殺三士,今有倆老太太禍害仨老頭,讓他們三個自相殘殺,狠不狠?!」

  李叱瞥了她一眼:「一個你能找來嗎?還倆?」

  高希寧:「閉嘴!要不然還是說說收買的事吧。」

  他嘆了口氣後說道:「再想想別的法子吧,你就看看那仨人,我師父,那是錢能收買的嗎?那是個江湖騙子啊,老張真人更不能信,我師父要是散兵游勇,他就是正規軍騙子,能在江湖上掛牌的那種。」

  高希寧道:「那先收買我爺爺?」

  李叱道:「高院長本來是好的,可是他和那倆走的太近了……」

  高希寧跟著嘆了口氣,一臉家門不幸的表情。

  快正午的時候,李叱召集冀州官員議事,人都到齊,把冀州這邊的事都安排好。

  然後李叱宣布了幾個決定。

  因為這次北疆之戰,有一大批人都要得到獎賞,其中有一個名字,讓眾人又陌生又震撼。

  因為那個名字,在北疆之戰前,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而且這個人也根本就還沒有到寧王帳下。

  此人就是唐青原。

  李叱已經派人召冀州節度使徐績歸來,兗州那邊,軍務民政,交由唐青原主持,他暫代兗州節度使之職。

  說是暫代,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既然寧王已經有了這樣的安排,那這個迅速崛起的年輕人,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從一介白丁就爬到了封疆大吏。

  可是偏偏,眾人也都說不出什麼來。

  其一,在料城,如果不是唐青原號召料城百姓死死守城,當初了桑人的水師,那麼冀州和兗州就可能早就被外敵侵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