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叱和夏侯琢帶著人馬往這邊趕過來,而此時此刻,楊玄機派的人也在往這邊趕路。

  楊玄機確實已經收到了消息,而且比李叱還要早一天。

  巧合的是,楊玄機派的人也比李叱和夏侯琢早到了一天。

  消息一傳回來,楊玄機就幾乎氣炸,若李叱真的已經拿下青州,那麼北境三州盡在李叱之手。

  不管是兵源還是糧產,都足以讓李叱成為一方諸侯。

  這種情況下,就算楊玄機先一步拿下大興城,順利登基稱帝,也不可能輕而易舉的一統中原。

  有了這三州之地,李叱就有了和任何人抗衡的基礎。

  大楚十三州,北境三州,民風最為彪悍,招募上來的士兵也就最為善戰。

  楊玄機在大興城稱帝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率軍北伐,不然的話給李叱幾年時間,就不是他北伐的事,而是寧軍南下。

  所以,現在唯一的機會就是趁著寧軍主力不在豫州,天命軍先把豫州拿下,然後封堵青州的寧軍歸路。

  趁著李叱根基不穩,把最大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

  而讓楊玄機煩惱的則是,他的軍師荀有疚還不在身邊,跑去找什麼絕頂高手刺殺大楚皇帝去了。

  可是到了現在,荀有疚那邊也沒有什麼好消息傳來。

  壞消息倒是一個接著一個,李兄虎大軍已經進入京州,距離大興城比楊玄機還要近不少,李兄虎的結義兄弟翟禮也已經起兵北上,試圖與李兄虎聯手。

  這種局面雖然都是已經預見到的,然而該有的好消息都沒來,就會讓人心情煩躁。

  楊玄機哪裡知道,一場巧合,荀有疚要找的人,可能不怎麼好找到了。

  大楚皇帝又哪裡能知道,一場巧合,讓他躲開了很危險的刺殺之局。

  豫州距離河岸大營距離並不近,需要趕路幾天才能到,隊伍幾乎沒有任何耽擱,比以往最快的速度還要快一些。

  可等到李叱他們到了江北大營的時候,對岸的天命軍顯然已經在調動了。

  「我好像許久沒有打仗了。」

  夏侯琢深呼吸。

  李叱道:「楊玄機派來的人比咱們快了些,為了爭取時間,他們大概不會準備很久。」

  夏侯琢嗯了一聲,看了看河岸上的布防,已經足夠優秀,連改動都沒必要。

  這裡有四千寧軍,都是唐匹敵訓練出來的善戰之兵。

  仔細看過之後夏侯琢非但沒有看出來這排兵布陣的漏洞,甚至感覺自己學到了什麼。

  這還是老唐不在的情況下,想想看,若是唐匹敵此時在大營里,夏侯琢可能會有更多感悟。

  「營中將軍是誰?」

  夏侯琢問。

  李叱指了指正從遠處往這邊跑的那人:「小將軍卓青鱗,是老唐親自調教出來的,有領兵之才,亦有萬夫不當之勇。」

  夏侯琢看著那小將軍過來,忽然有了一種自己都已經上了年紀的錯覺,可是算起來,他也才二十幾歲罷了。

  人生的閱歷足夠豐富之後,心理年齡也會遠超生理年齡。

  有些時候,你覺得和一個同齡人聊天說話,處處都舒服,不管聊什麼對方都能和你聊的很投機,有見解,又不會把見解強加於人,只會讓你引起共鳴,或者你以為你讓對方起了共鳴,聊的久了,你甚至還會生出一種原來我自己如此博學的錯覺。

  別懷疑自己是不是變得厲害了,只是人家降維了。

  對方的生活閱歷,各種經驗,還有學識品味都遠超與你,所以你才會有這樣的錯覺。

  換句話是,是人家在捧著你。

  夏侯琢看過唐匹敵調教出來的軍隊和將領,心中覺得自己差距甚大。

  可實際上,這世上能及的上夏侯琢之人,又有幾個?

  小將軍卓青鱗跑到李叱面前俯身行禮,李叱讓他把情況對夏侯琢介紹一下。

  聽聞面前這雄壯威武的將軍就是在北疆力抗黑武人的夏侯琢,卓青鱗的眼睛都亮了。

  年輕人心中有偶像,他的偶像就是大將軍唐匹敵,就是夏侯琢這樣的人。

  「對岸從昨日開始調動人馬,河道上聚集起來的船隻也越來越多,但是敵軍倉促之下,能搜集到的船隻比起上次渡河的時候要少許多,而且沒有大船。」

  卓青鱗道:「卑職觀察過敵情,猜測敵人或許不是要用渡船過河,而是用渡船造浮橋。」

  李叱點了點頭,剛才他已經看過,從對岸的準備來看,確實有造浮橋的可能。

  天命軍的船數量並不是很多,且以小船為主,所以運載能力就很差,零零散散的把人馬運送過來,就是給寧軍殺著玩的。

  把小船橫著連在一起,然後往河底打入木樁攔住船隻不漂流下去,就這樣一個挨著一個的往前遞進,後續的士兵,在船身上鋪木板而行。

  如此一來的話,就能迅速造出來幾座浮橋,浮橋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可以讓士兵踩橋過河,還能讓泅渡的士兵有中途歇一歇的依靠。

  看得出來,這是上次天命軍強渡失敗之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對岸領兵的是誰?」

  夏侯琢問。

  卓青鱗連忙回答道:「回大將軍,對岸領兵的是裴芳倫,原楚右侯衛大將軍。」

  夏侯琢眼神恍惚了一下:「曾經帶兵在兗州,血屠了二十萬渤海軍的右侯衛大將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