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要說領袖級別的人物,是李尚。

  李尚這個人最大的能力,不是有多強的領兵之才,也不是有多大的治國之能。

  而是他那種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在崇文院裡,沒有人比李尚人緣更好。

  他不會因為你出身高就巴結你,不會因為你出身低就看不起你,他交朋友永遠都把人放在平等的位置。

  久而久之,李尚在崇文院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尉遲光明和歸元術等人。

  打個比方,如果尉遲光明喊人去打架,未必能喊上幾個,但李尚若是被欺負了喊人去打架,半個崇文院的人都願意為他出頭。

  穩住李尚,就是穩住朝局。

  如今因為尉遲光明叛逃的事,整個朝廷里人心惶惶,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是那一批崇文院出身的人,真要說牽連,誰都能被牽連。

  李尚和尉遲光明關係最為親近,若是皇帝連李尚都不追究,甚至還想納李尚的親妹妹為皇后,這消息一出,那些在擔憂的人立刻就會踏實下來。

  甄小刀領命出宮,皇帝站在窗口又愣神了好一會兒。

  就在這時候,有內侍快步從外邊跑進來,俯身道:「陛下,武親王已經快到都城了,派人提前回來送信,說午後便可到城外,武親王派來的人想請旨,是讓武親王在城外候著,還是進城覲見?」

  「候著。」

  皇帝說了兩個字。

  小太監連忙應了一聲:「奴婢這就去告訴武親王派來的人,讓他即刻回去告知武親王在城外等候旨意。」

  皇帝道:「是朕去候著。」

  他邁步往門外走:「去傳旨,半個時辰之內,城中所有官員,無論品級,必須全部趕到隆昌門外恭候朕的王叔,如有人不來,有人遲到……斬。」

  說完後,大步走出東書房。

  這一下,整個大興城裡全都亂了套,陛下的意思是無論品級高低,都要去迎接武親王。

  可是這大興城裡有身份的人太多了,六部九卿大大小小的官員,還有那些有爵位無實權的人,誰都不敢不去。

  男人去了,那女人去不去?如果不去的話,會不會被陛下問罪?

  陛下之前在大興城裡一場好殺,已經嚇破了所有人的膽子,他們也明白過來,大楚再怎麼完蛋,這大興城裡的至尊,依然是皇帝陛下。

  所以這城裡亂的不可開交,全都是往東城隆昌門外趕的人,男人女人,甚至還有抱著孩子的。

  歸元術站在客棧窗口,看著這突然出現的亂象沉默片刻,回頭看向手下人:「大概是武親王回來了,我要出門一趟,你們都不准隨意走動,就留在客棧等我回來。」

  說完後,轉身下樓。

  第九百八十一章 人各有志

  滿城權貴都跑去了東城隆昌門外恭迎武親王歸來,這個時候誰都明白武親王回來的不正常,也誰都明白必須裝糊塗。

  這件事用屁股想都能猜到不對勁,武親王從蘇州那邊撤兵回來,號稱擁兵兩百多萬的李兄虎誰來擋?

  如今還能在大楚官場上混跡的人,哪個是傻的?

  大家自然也都猜到武親王回來,必然不是奉旨回來的,而是私自回京。

  陛下卻還要親自去迎接出城,這其中含義顯而易見。

  那就是大楚還離不開武親王,陛下離不開武親王。

  隆昌門外,皇帝遠遠的看到武親王的隊伍過來,竟是朝著隊伍跑過去。

  他這一跑,文武百官還有鄉紳士族也要跟著跑,一下子,場面頓時熱鬧起來,也混亂起來。

  武親王身邊只帶著一些親兵,見到對面竟然是陛下親自迎接過來,武親王連忙下馬。

  他還沒有來得及跪下去,皇帝已經一把將他扶住:「王叔,朕好想念你啊王叔。」

  說這句話的時候,皇帝的眼睛裡已經滿是淚水。

  在這一刻,武親王心裡的擔憂一掃而光,只有一心的愧疚和滿懷的心疼。

  許久沒見,武親王已經老了,陛下明明那麼年輕,卻也是面容滄桑。

  「陛下,臣有罪。」

  武親王又要拜下去,皇帝就又硬生生把他拉起來。

  「王叔當然有罪!」

  皇帝大聲說道:「朕先後數次派人請王叔回來,可王叔卻堅持要蕩平賊寇之後才回京,如今王叔凱旋,朕卻還是要責備你,王叔你真的……太不會照顧自己了,看看你這一身征塵,看看你這滿頭白髮,朕心疼啊。」

  皇帝說著說著,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他拉著武親王的手說道:「王叔這次擊敗大賊李兄虎,朕卻不知道還能如何感謝王叔,朕……」

  皇帝鬆開武親王的手,後退兩步,抱拳俯身:「朕替大楚萬萬千千的子民,多謝皇叔了。」

  武親王嚇得臉上變色,連忙跪倒在地:「臣有愧。」

  「王叔無愧。」

  皇帝再次把武親王扶起來:「是朕……是朕有愧,是朕對不起王叔。」

  武親王此時此刻,也是老淚縱橫。

  他其實明白陛下不得不有這樣一場戲,但是他也看得出來,陛下也確實真情實意。

  他帶著隊伍力抗李兄虎百萬大軍,沒有糧草,沒有後援,沒有希望,如果是別人帶兵的話,可能早就已經敗了。

  皇帝說他有愧,確實有愧。

  「咱們回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