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凡事皆有利弊,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只是有些時候利更大而弊端卻少見。

  說句有些俗氣的話,也算是觀念有些重利的話……錢多的弊一定少於利。

  這個利,不一定單獨指的是利益,還有便利,還有順利。

  有人會發出我這輩子也就這樣的感慨,也有人會為了我孩子可不能這樣而繼續拼爭。

  重甲的利在於近戰無敵,弊在於笨重。

  就在重甲往兩翼分列陣型的時候,莊無敵和程無節這兩人帶著他們的隊伍到了。

  密密麻麻的大竹竿,像是一片竹海平著飛過來。

  「放箭!」

  戰船上的楊玄機眼睛都瞪圓了,瞬間嗓子也啞了,喊話的聲音中還有些微微發顫。

  在岸邊的天命軍弓箭手開始瘋狂的把羽箭送出去,寧軍這邊衝鋒的勇士們直面羽箭的洗禮。

  他們為了抱住這竹竿而放棄了兵器,他們為了更快的速度而放棄了甲冑。

  不斷有人中箭倒地,可沒有人退縮。

  這些悍勇的寧軍戰兵,用生命奔跑。

  當那些黑絛重甲看到寧軍戰兵如此衝來的時候,一個個也臉上變色。

  有人抓住陌刀,狀如野獸一樣朝著寧軍嘶吼,可是他們卻嚇不退那群真正的漢子。

  一片竹竿戳進重甲隊伍里,按照唐匹敵的要求,竹竿就往重甲的下盤撞。

  竹竿足夠長,只是足夠長,然而長就夠了,重甲鋒利霸氣的陌刀在長面前幾乎失去作用。

  他們身上的甲冑羽箭不可破,刀劍亦不可破,可是唐匹敵就沒打算破他們的防禦。

  破的是他們的陣。

  重甲最厲害的,就是列陣前行。

  這些大竹竿朝著腿上撞,外圍的重甲紛紛跌倒,沒有跌倒的人開始往後退。

  而這個時候,以一個點撬動整個面的契機出現了。

  這個契機,就是寧軍拋石車不停拋射過來的水桶。

  後隊的重甲被擠壓著繼續移動,本就鬆軟潮濕的地,因為那些水桶砸落而變得泥濘。

  一個人滑倒,對於如此密集的重甲隊形來說,就不可能只是一個人滑倒。

  前邊的重甲瘋狂的用陌刀劈砍,竹竿被他們斬斷了無數,然而卻並不能阻擋寧軍用這樣的方式繼續擠壓。

  那麼長的竹竿頂在重甲士兵的身上,寧軍戰兵咬著牙發力向前。

  像是被推翻的骨牌,倒下去的重甲越來越多。

  而寧軍把更多的竹竿穿插在重甲士兵的腿下,被絆倒的,踩在竹竿上摔倒的,不計其數。

  而此時,寧軍戰兵開始搶奪倒地者的陌刀。

  身披重甲的人起身都艱難,動作又慢,只要倒下去,就只有被敲打的份。

  「放箭!」

  荀有疚的嗓子也啞了,卻還在瘋了一樣的嘶吼著:「放箭!寧軍沒有甲冑,不要顧及黑絛軍,只管放箭!」

  後隊的天命軍弓箭手其實一直都在不停的放箭,然而當寧軍戰兵和重甲混合在一起之後,羽箭對寧軍的殺傷力也降了一個層次。

  高坡上,唐匹敵看到這一幕之後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這河岸以北,就是寧軍打下來的地方,凡是打下來的地方,便沒有一寸會輕易捨棄。

  沒有打下來的地方等著寧軍的雙腳踏上去,已經打下來的地方容不得外人一隻腳落下來。

  寧軍踩過的地方,就是寧軍的。

  寧軍踩過的地方,誰再來踩都不行。

  想從寧軍手裡搶地盤,那就要做好被寧軍按著打的準備。

  如果沒有準備好,對不起,我們也不會因為你沒準備好而打的輕一些。

  自始至終,楊玄機和荀有疚防備的那支草原騎兵,根本就沒在這裡。

  自始至終,唐匹敵就沒打算讓納蘭騎兵參與防守,那本就不是騎兵該幹的事。

  騎兵,為進攻而生。

  帶風而來,為戰而生。

  下游。

  裴芳倫的四萬天命軍已經有一半多渡河過來,此時的裴芳倫也已經等不及隊伍完全渡河再趕去戰場那邊了。

  已經過來半數隊伍,兩萬人的規模,足以對寧軍側翼形成威脅。

  所以裴芳倫找來副將,讓他在河岸邊上督促剩下的人馬渡河,他親自帶著兩萬人往戰場那邊趕過去。

  就在這時候,他們看到了在遠處的高坡上出現了一條黑線。

  有人抬起手指向那邊,可是嗓子裡卻因為恐懼而發不出聲音。

  片刻之後,那高坡上的黑線開始往下移動,像是拉下來一大片黑色的幕布緩緩將高坡蓋住一樣。

  騎兵如浪涌,順著高坡衝鋒而下。

  「騎兵!」

  「敵襲!」

  喊聲響起來,聲音中都是惶恐,號角聲也響了起來,聲音中都是顫慄。

  納蘭部族埃斤孛兒帖赤那將彎刀指向那些天命軍,沒有軍令,只是指了過去,納蘭騎兵卻開始整齊的加速。

  裴芳倫大聲喊著:「列陣防禦!列陣防禦!」

  然而慌亂中,他的聲音顯得那麼渺小。

  主戰場這邊,寧軍已經不斷的把天命軍往後擠壓,就算是之前衝上來的槍兵,在寧軍大竹竿面前也顯得那麼無力。

  他們以為他們的兵器足夠長了,槍兵本來就該是兵器最長的兵種。

  然而他們又怎麼能料到,寧軍除了有一招從天而降的大石頭,還有一招從天而降的大竹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