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諸侯點了點頭。

  雁北城又道:「但你永遠都理解不了,我師父對於陛下的感情。」

  良久之後,方諸侯緩緩道:「你錯了,我理解。」

  他看向雁北城:「不然的話,劉崇信會活那麼久?」

  雁北城眼神一凜。

  兩個人都沉默下來,不知道過了多久,方諸侯起身:「選一個早晨吧,一個好日子的早晨。」

  雁北城搖頭:「對我們來說哪有什麼好日子,選什麼日子都是要去送死的,對我們來說,哪一天都是好日子,既有赴死之心,便當百無禁忌。」

  第九百三十二章 以一開始

  李叱像是一個很有成就感的包租公,走在清晨的大街上看著四周的店鋪,雖然還沒有開門,可卻有一種滿足感。

  店鋪不都是他的,但子民都是他的。

  以前他總想著的是怎麼才能養活師父,最好就是有這樣一家店面,生意不求很好,只是能有個營生就好,讓那老傢伙每天都會因為收入幾個小錢而樂的合不攏嘴。

  長眉道人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吃穿住行並無奢求,有則滿,他這輩子唯一的不滿足,就是當初為李叱改命。

  他可以一輩子云游天下飢一頓飽一頓,但是丟丟兒不行,丟丟兒得有好日子過。

  這個老人讓丟丟過上了好日子,然後丟丟兒讓很多很多人過上了好日子。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道人辛苦十年,改的是天下。

  除非必要,李叱還是喜歡步行。

  他和高希寧說過,如果人間是一本書,那麼慢一些才能看的更仔細。

  騎馬是一目十行卻未必能過目不忘,坐車是看的斷斷續續一知半解,走路才是慢慢看細細看。

  這人間,值得看。

  他的人間,就更值得看。

  一個早起的小販看到了李叱,已經連續好幾天每天都能在這個時間看到李叱,所以他很開心,這種感覺就是每一天的一開始就充滿了希望和滿足。

  每一天都有個一開始,每個人都有個一開始,每件事也都有個一開始。

  寧王到豫州了,豫州人的日子就眼見著過的好起來。

  百姓們親眼看到了豫州的變化,所以就忍不住去羨慕冀州,因為寧王才來豫州沒多久,他在冀州可是有好多年。

  想想看,冀州那邊的日子過的會有多好?

  不要說太遠,六七年前,豫州這邊人人都知道冀州日子過的苦,如果讓他們跟冀州百姓換日子過,他們才不樂意。

  現在的話,讓他們和冀州百姓換日子過,他們能美的睡覺都笑醒。

  曾經的冀州是戰亂之地,北邊就是宿敵黑武,冀州就是戰略上的緩衝地,歷來都是犧牲冀州而保全中原。

  如今不一樣,可能整個中原都沒有比冀州更太平的地方。

  小販看到李叱就遠遠的俯身行禮,李叱就遠遠的朝著他揮手致意。

  兩個人的笑容,讓這清晨都變得溫暖起來。

  從廷尉府走到松鶴樓大概有四五里左右的距離,這四五里長的路,就是高希寧劃出來的戰場。

  所有廷尉都放下其他案子,只盯著這條街。

  因為李叱每天都來的早,所以曹獵也就不得不更改了作息時間。

  他習慣了晚睡晚起,只要沒有任務的時候,他大部分日子都會睡到中午之前。

  這幾天改了作息之後發現,原來形成習慣並不需要多久,很多以為的困難克服起來也沒有預想的那麼不容易。

  最主要的是,每天早起之後會發現,時間似乎都比以往多了不少。

  可是很舒服的活動一會兒,然後很舒服的吃一頓早餐,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思考。

  松鶴樓的正門打開,小夥計伸了個懶腰出門,拿著掃把出來清掃門前。

  或許是覺得不對勁,他抬起頭看了看,這才發現對面路邊居然站著個人。

  在他出來的時候對面還是空無一人,所以此時突然出現的身影把他嚇了一跳。

  小夥計居然還認識這個人,以往經常會來松鶴樓吃飯,是豫州城裡比較有名氣也頗有些威望的一位商人,行運車馬行的東家雁北城。

  「雁先生,這麼早?」

  小夥計笑著打招呼,手卻在背後打了個手勢,屋子裡的人隨即明白過來。

  雁北城能出現在松鶴樓門外,卻沒有一個暗哨回松鶴樓里稟報,甚至沒有人能發出示警,就足以說明問題。

  「你也早。」

  雁北城客客氣氣的回了一句,他還是站在那沒有動,而是看著松鶴樓的正門。

  片刻後,雁北城問那小夥計:「你每天都清掃門前,那你知道不知道,從我這裡走到松鶴樓的大門有多遠?」

  「五十二步。」

  小夥計回答:「我每天都掃,每天都走,所以知道。」

  雁北城嗯了一聲,然後又問了一句:「這五十二步,很難走過去嗎?」

  小夥計把手裡的掃把舉起來:「拿著這個東西很容易走個來回,但拿著別的東西就會很難。」

  雁北城點了點頭,有些遺憾地說道:「可我確實拿著的是別的東西。」

  他把背後的包裹摘下來,打開之後取出來兩件東西。

  一把劍一條鞭,劍長三尺,鞭長一丈半。

  雁北城說:「我想試試有多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