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了這些油,阿春肯定能好好吃飯了。

  ……

  百姓的生活因為榨油機的出現而有了不小的改變——

  不單單是炒菜放油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引發林阡想到植物油的路邊小攤烤串兒的問題,對百姓來說,最大的改變其實是因為產量太低,以及味道不好而被漸漸淘汰的大豆種子數量,再次有了增長。

  糧食向來是國家根本,是以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被治粟內史記錄下來進行核查,若其中真有什麼問題,還會直接上報嬴政,甚至被拿到朝堂上與文武百官商議。

  像是大豆的種植數量突然增長這麼明顯的變化,孫內史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

  調查得知原因後,孫內史也直接給嬴政上書陳明了緣由。

  嬴政看過後,將其當做一則趣聞告訴了林阡。

  林阡愣住:「之前百姓很少種大豆嗎?」

  嬴政比林阡還疑惑,但見她表情不似作偽,當即失笑道:「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百姓手裡的田地是有限的,所以為了填飽肚子,他們種植糧食的根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地裡面種植的糧食與蔬菜都必須在種植之前仔細斟酌,一切都必須以吃飽為前提。」

  「所以在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出現之後,大豆等五穀的種植面積與數量降低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小麥因為你之前讓廚房做的各種面點,種植面積倒是沒有降低太多,但大豆這種當糧食味道非常不好,而且除了做一些鹹菜便再無其他按作用的作物,若非可以與玉米套種,給玉米增加糧食產量,只怕根本無人願意種植。」

  林阡傻眼:「竟然是這樣嗎?」

  嬴政無奈:「寡人還以為你知道才對。」

  林阡看向嬴政:「我倒是知道其他作物的種植面積有所降低,也預料到了這件事,但大豆的種植面積竟然已經低到了這種地步……我完全沒想過。」

  嬴政疑惑地看著她:「大豆又沒什麼用,味道還不好,你為何會認為百姓不會降低,或者不會降低太多種植面積?」

  林阡無奈失笑:「大概是因為,大豆其實非常有用?」

  大豆有用?

  嬴政看向林阡:「大豆能做什麼?」

  林阡毫不猶豫地開口:「豆腐。在我所在的時代,豆腐早已經融入百姓的生活,成為了華夏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了華夏的一面招牌。」

  「尤其是麻婆豆腐,簡直世界聞名。」

  「除了豆腐之外,還有豆腐衍生出來的豆皮豆乾豆腐腦……」林阡一口氣不停歇地說了十好幾種豆腐的衍生品,「若是沒有豆腐,華夏美食的數量都會大打折扣。」

  嬴政好奇:「既然豆腐這般重要,你為何之前不曾提及?」

  林阡眼神發懵:「我沒提及?」

  嬴政點頭。

  林阡皺眉:「怎麼可能事呢?我記得當初給廚房的那些菜譜當中,就有不少是以豆腐為原材料的菜品。」

  她記得非常清楚,肯定是寫了的。

  嬴政見她說得信誓旦旦,乾脆讓人將廚房的管事叫了過來。

  管事看看嬴政,又看看林阡,而後小聲開口:「可是,谷豐侯給的菜譜中有好些東西都是大家不曾聽說過的,不單單是頻繁出現的豆腐這樣的食材,還有如醬油、醋、耗油、味精等調料。」

  林阡愣住:「那你們為何不找我詢問?」

  管事見二人沒有怪罪的意思,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因為陛下與夫人都在忙大事兒,我們便想著自己研究……陛下與夫人還請放心,我們根據菜譜上提及的味道、顏色與其他細節,已經將醋與醬油研究了出來。」

  林阡一頓:對了,這醬油也是用大豆做的來著。

  她有些無奈:「那豆腐你們做不出來吧?」

  管事點頭,神情異常沮喪:「經過大家的努力,許多調料與原材料我們都找到或做了出來,唯有豆腐,我們用盡了所有辦法,也沒辦法做出菜譜中描述的……白色方塊。」

  是的,他們至今連讓大豆變成白色的方塊都做不到。

  林阡無奈:「這也是沒辦法的是……」

  【畢竟,這豆腐幾乎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道分子料理了。】

  第103章 279~280

  嬴政好奇,分子料理是什麼意思?

  所謂分子料理呢,就是在食材原有基礎上通過各種物理或化學的變化將食材解構、重組以及運用,做出與人們印象中的食材外貌完全不同甚至迥然相反的食物。

  比如荔枝做的魚子醬,芒果做的荷包蛋,拉成絲的棉花糖……

  而顯然,必須通過物理化學變化才能成型的豆腐完美符合這一定義。

  但也正因為豆腐用到了化學知識,本事在高超的廚師用盡了自己所知道的無數方法後也沒能將豆腐給還原出來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因為,豆腐本就不是可以通過正常處理食物的方法做出來的。

  事實上,豆腐會出現在華夏歷史上,本也是因為一個與化學相關的意外:西漢時期的淮安王劉安在煉丹的時候,無意間用石膏點豆汁兒,豆腐這才出現在了華夏歷史的舞台上。

  不過早期豆腐並未受到廣泛傳播,就像是豆芽一直到宋代才真正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上一樣,豆腐同樣是在宋朝才被百姓當成了重要食物,對其進行了深度開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