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將榨油機以及使用方法都告訴廚房後,林阡便直接回到了主殿。

  嬴政正與治粟內史說話,見林阡進來,便直接將她叫了進去。

  林阡與孫內史打了個招呼,然後便聽嬴政開口:「這榨油機不但可以從大豆當中榨油出來,還能從芝麻、油菜與花生等物中榨油帶。百姓吃不起豬油,植物油總能吃得起。」

  孫內史點頭:「微臣明白。」

  兩人又說了些話,孫內史便直接告辭離開了。

  林阡沒有多問。

  孫內史便是之前的孫太倉,當初與林阡做同事的時候,孫內史便負責了好些農作物的推廣與種植,之後的甘蔗榨糖也都是孫內史一人負責,成功將其推廣到了全國,如今各大郡縣的商鋪內還擺著各種糖果在賣呢。

  所以見嬴政將此事交給孫內史,林阡非常放心。

  而與林阡有著相同想法的,還有尋常百姓。

  比起林阡,尋常百姓對孫內史甚至更加信任,尤其是在聽說這榨油機是谷豐侯拿出來的後,百姓對孫內史的信任程度更是直接翻倍。

  孫內史剛在咸陽城內開了間榨油鋪子,剛找到張良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之後根本就不需要孫內史多做什麼,那門外便排起了長龍——

  百姓乖乖帶著自家種植的大豆,呼朋引伴地前來排隊,一個個臉上笑眯眯的,眼裡滿是對榨油機的好奇,嘴裡卻說著對生活即將發生的改變的嚮往與期待。

  這榨油是按照重量收費,一百斤作物一個錢,價格相當便宜。

  不過這價格針對的是炒熟之後的作物——

  為了減少排隊的時間,孫內史在開業之前便直接讓人在大門口張貼了布告,直接讓所有百姓將作物炒熟之後再送到榨油坊。

  於是很快,這油坊內便傳出了讓人口水直流的香味。,

  香味吸引了更多百姓,於是很快,那隊伍就變得更加長了。

  孫內史擔心百姓白等一天,算了算十斤植物種子榨油需要多少時間,又算了算一天能榨多少重量的植物種子後,便親自帶著人、拿著筆記本與筆墨並專門給作物稱重的稱給百姓登記。

  就這麼一個個地登記過去,等到發現種子的重量已經達標甚至超過之後,孫內史立刻與那人後面的百姓說明緣由,然後才回到了榨油坊。

  百姓見狀,愈發信任孫內史了。

  ……

  阿春成婚沒多久,便與丈夫生了個孩子。

  不過朝廷缺人,她那個當兵的丈夫很快就被徵召去了前線打仗。雖然幾次遇到危險,也受了不少傷,但她丈夫運氣不錯,每次都及時敷藥,最後成功回到了咸陽,

  他帶著功勳與爵位回來,一家子的生活自然愈發好了。

  但條件再好也有限,他們怎麼也不可能敞開了吃肉,炒菜也不能敞開了放油。

  畢竟,阿春肚子裡又揣上了一個。

  為了孩子著想,不單單是夫妻二人,就連兩家的長輩也都不敢敞開了吃喝,都想著要為孩子積攢一些家底。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讓孕婦吃苦不是?

  於是在阿春懷孕之後,兩家人一改之前節儉畫風,不說頓頓都讓阿春吃肉,至少一天能吃上至少兩顆雞蛋——

  都是自家養來專門下蛋的母雞,兩家供養一個孕婦,問題不算大。

  可每天吃雞蛋,也總有吃膩的時候。

  阿春倒是沒說,她丈夫卻從阿春的進食速度與頻率中看了出來。

  然後,阿春就吃到了一頓肉。

  可肉也不能頓頓吃啊,他家雖然在百姓中條件不錯,但還沒到經常吃肉的地步。

  沒肉,那就吃豬油。

  可這年頭的百姓用豬油做菜,可不像是現代那般直接挖一坨放到鍋裡面化開:這時候的百姓用豬油炒菜,大多只會弄一點點熱個鍋,讓菜裡面多一點兒油味兒就夠了,味道雖然比不放油好,但要說多美味……

  反正阿春不喜歡。

  飯菜不喜歡,胃口就不好,人難免就會變得消瘦。

  阿春的丈夫急得不行,最後到底還是決定瞞著阿春,直接用攢下來的錢去買肉買油——

  就算會因此被阿春責怪,他也認了。

  只是不等他來到屠夫賣豬肉的地方,便看見有人提著一袋子東西往某個方向跑。

  他一把將人攔住,問過之後才知道城內開了家榨油坊。

  油坊?

  他趕緊跟著人一起跑了過去,然後便從油坊夥計的口中知道了大豆榨油的消息。

  但凡家裡有幾畝地的人家,誰家裡會沒點兒大豆呢?

  有了更好的選擇,他當即帶著積蓄跑回家中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與妻子,然後便在家炒了一鍋大豆,裝好後便拎著往油坊的方向沖。

  也是他運氣不錯,明明來回跑了一趟耽誤了不少時間,但在孫內史登記大豆數量的時候,他愣是擠到了最後幾個名額當中,沒有被孫內史直接勸回去。

  雖然排隊很麻煩,他心裡卻像是有一把火在燒一般,溫熱滾燙。

  一直到當天傍晚,才輪到了阿春丈夫榨油。

  他一邊將大豆交給負責此事的小吏,一邊掏錢交給另一個小吏,然後便聽見一陣榨油機運作的聲音,大豆榨出來的油很快便裝滿了木桶。

  阿春丈夫樂呵呵地帶著一桶油與一袋子榨油後的廢料就往家裡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