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自然也想到了這點,而他也在第一時間想到了解決辦法——

  在草原上修路。-

  但除了修路,還應該想一些其他措施。

  林阡提議道:「可以在路邊開一家驛站,由各部落派人鎮守。一旦朝廷下達政令,便由郡守派人將其抄錄一份後送去驛站,再由看守驛站之人送達各位縣令手中?」

  秦國的「郵政」業因戰爭而發達,開一個驛站也算輕車熟路,並不麻煩。

  嬴政尚未開口,那縣令便忙不迭點頭道:「可以可以,我們很願意派人到驛站鎮守。」

  都已經吃過一次虧了,他們可不想再因為這些原因而錯過更多機會。

  嬴政一頓,點頭:「等水泥路修好後,郡守立刻派人去各縣路邊開設一個驛站。驛站里的人需仔細挑選,如其他驛站般給予正經職位,靠朝廷發俸祿。」

  那縣令眼睛一亮,更是興奮地連連點頭。

  不過……

  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開口:「若匈奴真的無人認識隸書楷書,今年這些匈奴孩子恐怕不能入學了。」

  那縣令面色一僵:「距離學校開學也沒多久,真的不能通融一二?」

  李斯無奈:「並非不能通融,只是即便准許你們的孩子到學校去學習,他們也跟不上老師的講課內容。這些已經入學的孩子,都在學宮內至少學習了一年的拼音與簡單文字,學校的教材也都是按照這些孩子的水平編撰,匈奴的孩子不曾學過拼音與簡單文字,上課恐怕很難聽懂。」

  這話一出,所有匈奴縣令都愣住了。

  張良見狀笑道:「這對你們而言是好事兒啊,學宮開設的拼音文字課程主要是為了給當地百姓掃盲,講課內容其實不多,三四個月就能教完了。你們的孩子既然不曾學過拼音與文字,就算之前報名了也沒辦法讀書,還是要去學宮學習。現在後悔還不如儘快將人送去學宮,明年開學便可報名,也不算耽誤了孩子。」

  匈奴縣令們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震怒·==

  嬴政一行人在九原郡待了不到一個月時間,親眼看著那些匈奴人將孩子送到學宮讀書,並正式開始修路之後,這才滿意地準備離開。

  離開之前,嬴政到學校去看了眼冒頓與韓信兩人。

  韓信自不必提,他天生腦子聰明,學起東西來快得驚人,而且基本不偏科;冒頓竟然與韓信相差不大,而且在政治上面還更有天賦,語文方面卻有些拖後腿。

  嬴政看過兩人的成績,又親自見過了兩人與同學的相處模式,心裡有了數。

  不久,嬴政一行人離開九原郡。

  那日正好是休息的時候——

  林阡原本想要推行雙休制,但意外遭到了從大臣到百姓的全部反對,最後只能為這些可憐的學生爭取到了一個月休息兩天的「特權」。

  冒頓與韓信兩人站在城牆上,看著嬴政一行人離開。

  韓信只覺得高興,冒頓卻看著秦王的背影怔怔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等人走遠後,韓信拽著他就往樓梯方向跑:「好了好了,陛下都已經離開了,我們就不要在城牆上打擾叔叔伯伯們守城了。」

  -

  他們很快又去了中部地區。

  這邊土地肥沃,有著相當廣袤的平原地區,百姓生活喜樂安康,當地官員也算盡忠職守——

  雖然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都在嬴政指出後立刻調整好了。

  一行人在中部幾個郡縣待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然後才繼續南下,他們一路從九原郡途徑上郡、太原郡、巨鹿郡、邯鄲郡、東郡,然後來到了碭郡,再取道陳郡,抵達了泗水郡。

  嬴政等人還面見了這些地方的官員,親自去看過了當地的學校。

  一開始眾人只覺得這些地方的百姓安居樂業,學校也辦得有聲有色,完全讓人挑不出錯來。

  但隨著巡遊的郡縣越來越多,林阡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太對。

  這感覺就如隔靴搔癢般讓人說不清到底是什麼地方不對勁兒,卻讓人如鯁在喉,總是提不起勁兒來。

  一直到他們在參觀泗水郡學校的時候,看著那教室裡面清一色的男孩兒時,林阡才終於找到了原因:「陛下,這教室裡面怎麼全是男學生?」

  嬴政定睛一看,果然沒在教室裡面看到一個女孩兒。

  林阡皺眉,有些記不清了:「我們之前路過的幾個郡縣,教室裡面也是這般情況嗎?」

  嬴政轉頭看向其他官員。

  李斯與馮去疾二人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其他官員也都記不清之前情況,只能低頭躲避嬴政視線,唯恐被他選中回答問題。

  就連張良,也只能隱隱約約記住一些情況。

  但不確定的事情,萬萬不可拿出來說,因為一旦後續調查的時候發現情況並非如此,他這種「信口雌黃」之人可是會被追究責任的。

  不過,他轉頭看向自己的屬官:「我記得,你記憶力不錯?」

  那人點頭:「卑職記得。」

  張良便直接向嬴政舉薦了對方:「這位是微臣手下屬官,名為蕭何,之前被奉常調去為幾位公子的婚事幫忙,因做事有條理且博聞強識,特意被微臣調到了身邊。」

  博聞強識?

  嬴政將視線落在蕭何身上:「你記得之前幾個郡縣的情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