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連其他偶爾也會寫一些故事編撰成小冊子拿去印刷售賣的人,在見到張良小冊子的銷量隨著文字越來越白話而越來越紅火的時候,也不自覺地受到了一些影響。

  嬴政對李斯王綰等人採用白話文文章沒有任何意見。

  張良寫的那些文章的故事內核幾乎完全是按照嬴政要求寫就,不但故事性更強更吸引人,而且充斥著大量對秦國的讚頌與認同,比古人典籍更精準符合他的要求。

  倒是林阡,在看過語文書的內容後忍不住大笑:「他們怎麼想的,怎麼採用了這麼多張良的文章,而且好些還在文章最後標註了『全文背誦』的要求?」

  嬴政愣了下:「是有什麼不妥嗎?」

  林阡險些笑岔了氣:「沒有沒有,我只是有些同情張廷尉,他以後怕不是要被學生們罵死。我聽說學生讀書後罵得最狠的除了老師外就是那些被要求全文背誦的文章作者了哈哈哈……」

  君不見,詩仙李白都年年被人罵呢。

  嬴政:「……」

  還有這說法?

  ==·招生·==

  張良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提前被人同情上了,他如今正在印刷坊,負責盯著匠人們印刷教材。

  若非教材遲遲沒有編寫出來,嬴政早些年便提出的學校也不至於一直沒能安排上,而即便是教材的進度嚴重拖後,學校的選址與建設也從未落下,前兩年便已經竣工了。

  這也是秦國財政吃緊的原因之一——

  學校雖然只在郡縣建設,比不上水泥路的消耗,但想鋪滿全國也是一筆相當驚人的數額。

  如今教材就位,各大學校便可以開始招生了。

  -

  對學習從來不感興趣的項羽在去過學宮跟著一群小孩兒學習後,之後便有了不少同齡玩伴。

  只是等他們都將拼音與簡單的文字都學得差不多了,甚至都重複學習好幾遍之後,那學宮還未傳授新知識,即便有同齡朋友陪著上學,項羽也漸漸變得不耐煩起來。

  項羽的叔叔項梁對其寄予厚望——

  以前是想當然地以為整個天下在秦國的統治下遲早會激起民憤與民怨,自己若是好好將項羽培養出來,以後真等秦國崩盤的時候,他項家也許還能再次回到以往楚國還在時候的榮光。

  但隨著時間流逝,項梁發現秦國的統治越來越穩固,百姓過得越來越好也愈發認同自己秦人的身份,項梁便知道自己原本的打算根本就行不通了。可項家千百年來積攢的財富被秦國搜刮一空,項梁心裡沒辦法不恨,所以後期他轉變培養目標,希望將侄兒項羽朝著梟雄君王的方向培養。

  若是秦國內部不崩盤,那便等著秦王嬴政去世,再帶兵反秦——

  項羽比嬴政小那麼多,他就不相信等不到那一天!

  然而……

  項梁千算萬算沒算到,項羽他根本不愛學習。

  不是不愛讀書,是不愛學習,書籍與武藝,乃至於兵法與為君之道,他統統不感興趣!

  在親自教導項羽的過程中,項梁好幾次都差點兒崩潰。

  一直到,項羽走進了學宮。

  這時候,一向對秦國官府避之不及的項梁才發現,即便他們項家是六國遺族,甚至是當年帶兵抵抗秦軍的項燕的後代,秦國也從未想過斷絕他們往上爬的道路。

  似乎從秦國抄沒了他們項家的所有家產之後,過往的一切在秦國那兒就翻篇了。

  用家財換一個往上爬的機會,值嗎?

  至少項梁覺得,值!

  於是項梁再次轉變想法,不再想著將項羽往君主的方向培養。

  更是項梁高興的是,項羽雖然對他的單獨教導非常牴觸,卻意外地喜歡到學宮去讀書。

  他之後更是打聽到,秦國還準備建學校,會傳授一些全新的知識,且那所學校不限制任何人的身份,只要拿得出學費的人都可以到學校裡面學習。

  項梁知道此事後,更是高興,自然更不會阻攔項羽到學宮讀書了。

  然而……

  隨著時間一日日地過去,項梁發現項羽的學習內容一層不變,已經許久沒有進步,而郡守之前提及的學校倒是建好了——

  建築格外獨特氣派,連窗戶都是採用的玻璃鑲嵌,整個「教室」不但明亮,還能從外面看到裡面的情況。

  但是,這些學校一直沒開始招生啊!

  項羽如今都十一歲了,再過幾年都要開始議親了,這學校卻還沒有開始招生。

  萬一等到他侄兒項羽成人後,這學校還未招生,就憑他如今除了一身蠻力外幾乎稱得上是文不成武不就的情況,真能帶著項家回到往日?

  偏偏他還沒辦法強行將項羽拖回家中教育——

  拖回來也沒用,沒有小夥伴在身邊,項羽那臭小子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走神,根本就學不進去!

  項梁急了,近兩年幾乎隔三差五就要去找郡守詢問情況。

  郡守被他弄煩了,如今一聽到項梁就想跑。

  項梁也知道自己招人煩,但他忍不住啊,他總不能放著項羽不管吧?

  但在這日,情況發生了變化。

  項梁又一次獨自來到郡守的官署,隨口問了一句「郡守可在」,便打算詢問屬官學校什麼時候才會開。

  卻不想那屬官這一次竟答道:「郡守正等著你呢,快進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