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將這一幕收進眼底的嬴政:「……」

  林阡:「???」

  【不是,嬴政你怎麼了?接受信息過多,腦子……卡主了嗎?】

  嬴政看了眼方框——

  小號林阡正滿眼好奇地、一下又一下地,戳著小號嬴政的腦袋。

  嬴政:「???」

  ==·過年·==

  時間一晃而過,馬上就要過年了。

  送去蜀郡的土豆已經全部催發了芽,如今已經送到了受災嚴重的百姓手上。

  每一個百姓都嚴格按照林阡的提醒,在給土豆切塊的時候,都會反覆再三地數清楚上面芽眼的數量,然後才會慎而又慎地下刀——

  太倉都說了,這土豆如果能在過年前從地裡面長出苗來,他們今年就能過一個飽足的好年。

  能過個好年,誰又會想餓著肚子過年呢?

  所以儘管大家都不太相信太倉說的,這從未見過的土疙瘩是一種高產糧種,他們在對待土豆的時候仍像是在對待最珍貴的寶貝一樣,之後鬆土、施肥,更是嚴格按照太倉的囑咐行事,不敢有一絲馬虎。

  等將土豆埋進了地里,老百姓更是恨不得一日到地里去看上四五次。

  但,土豆苗就是不冒頭。

  ……

  胡仲是家中老二,今年已經四十歲了,因為家裡窮,直到三十多歲才娶到了婆娘。前年他婆娘剛給他添了個大胖兒子,今年地動前又剛給他添了個大胖閨女,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是越來越滋潤。

  他甚至還攢了些許錢財,想找讀書識字的里長幫忙給兩個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誰知道一場地動,房子塌了,錢財沒了,原本養得白白胖胖的孩子也瘦了。

  但最讓胡仲擔心的,還是剛生完孩子就遇上了地動的婆娘。她月子都還沒出呢,家裡養來下蛋的雞,還有之前攢下的雞蛋就全沒了。

  沒得吃,怎麼養得好身體?

  胡仲最近急得是嘴角冒泡,甚至都想大著膽子去山裡捉幾隻獵物回來給婆娘補補身體。

  就在這個時候,太倉來了。

  他還帶來了土豆。

  不止如此,許是對土豆非常自信,他甚至與當地郡守說了可以讓生活艱難的百姓預支一部分糧食。

  胡仲第一個就去預支了。

  在他將糧食帶回去後,他婆娘終於吃上了一頓飽飯,不但自己臉色變好了,原本被餓得嗷嗷哭的小閨女也有了湯汁之外的吃食。

  因為這,胡仲對地里的土豆簡直看得跟心肝兒似的,別人一天要去地里看四五趟,他倒好,直接住在地里了,每天除了回家做飯的時候,難得回去一趟。

  是以,他也成了最早發現土豆發芽的人。

  那天正是清晨,胡仲剛發現自家地里的土豆冒出苗來了,便迫不及待地驚喜大叫,直接將附近的里長驚動,而後一起來了他的地里。

  太倉得知消息過來檢查後,立刻讓官衙給了他足夠一家三口吃到飽的口糧。

  其他人見狀,愈發在意地里的土豆。

  而就在那之後,其他人地里的土豆也都接二連三地冒出了苗來。

  太倉也遵守承諾,立刻讓郡守給他們每人都分發了足夠的糧食,讓他們得以好好過個年。

  -

  林阡並不知道自己的土豆給蜀郡帶去的變化,她正想法子徵求嬴政的同意,希望能在除夕和過年這兩天出宮去看熱鬧。

  嬴政一開始倒也沒拒絕,甚至稱得上爽快地准許了此事,還特意將蒙恬派到了她身邊——

  過年人多,容易出意外,蒙毅到底不比蒙恬經驗豐富。

  但就在除夕的前一天,李斯等人急匆匆地入宮求見嬴政,說是趙國那邊出大事兒了。

  ……

  嬴政本想在九月發兵攻趙,只是因為蜀郡突如其來的地震不得不改變時間。

  他當時還挺失望——

  畢竟錯過那個好機會,不但影響士氣,還等於給了趙國更多時間處理內政。

  按照正常發展而言,確實是這樣的。

  就像是秦國只花了不到一個月,就將蜀郡的災民安撫妥當。嬴政想著,趙王就算再無能,多出這一個月至少能減緩國內的一部分矛盾吧?

  但事實並非如此,又一個月過去,趙國國內的矛盾不但沒有緩解,反倒還愈演愈烈了。

  聽說,好些個趙國貴族都被餓急了眼,自認已經活不下去的百姓殺了。

  貴族死亡可是大事兒,趙國上下立刻就炸開了鍋。

  恰好這個時候,秦國處理地震的手段給了他們參照,趙王這才急急忙忙地強征貴族家中存糧,又妄圖如嬴政一般出面安撫快要暴動的百姓。

  結果自然是,他差點兒被失望憤怒到了極點的百姓,刺殺成功。

  趙王被嚇得就此龜縮在王都,再不敢出面。

  可趙王強征來的糧食哪兒夠百姓吃呢?何況在糧食送往各地的途中,還有不少同樣損失嚴重還被強征糧食的貴族截留下來了部分,等糧食真正送到百姓手中……

  賑災安撫百姓?激怒百姓才對!

  ……

  恰在這個時候,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國。

  而在不久之後,秦國找到了一種畝產八百斤的高產糧種的消息,就隨著他的回國在其他國家宣揚開來。

  他自己沒能帶走玉米,卻妄圖以此逼迫秦國交出玉米,亦或者寄希望於其他國家想辦法從秦國弄到玉米,到時候再從其他人手中交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