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車裂·==

  張良此後沉寂了許多天,就在他舍友忍不住擔心,拜託門外守衛士兵想請他們去外面找一個大夫給張良看看的時候,林阡終於知道了張良已經被押解到咸陽的消息。

  林阡覺得不敢置信——

  【怎麼可能呢?明明在秦國滅亡之前,就沒有張良來過咸陽的記載啊?】

  【何況還是和犯人一樣被押解到咸陽。】

  【他在秦國統一後差點兒成功刺殺嬴政,惹得嬴政勃然大怒,全國發通緝令都沒抓到人,怎麼可能現在就被抓了?】

  她忍不住看向嬴政:【又是我帶來的蝴蝶效應?】

  嬴政面不改色,只當沒聽見林阡心音。

  雖然張良刺殺自己,還差點兒就成功這件事,讓他險些破防,但還好……他習慣了,所以沒露出破綻。

  林阡覺得無趣。

  「……事情就是這樣。」蒙恬跪坐在嬴政面前,「張良家中長輩雖然有過不俗經歷,但畢竟曾試圖以錢財賄賂盧溫,左右我大秦朝政,卑職並不建議為張良延醫問藥。」

  【病死了也是好事兒!】

  嬴政頓了頓,轉頭看向林阡:「夫人覺得,寡人應當如何處置張良?」

  【嗯?】

  【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

  林阡瞄了嬴政一眼,小心回答:「妾身不懂朝政,為免造成不好後果,陛下還是自己決定為好。」

  【要我說?我當然覺得將張良留下來比較好啦,畢竟張良可是漢初三傑之一,其本事不言而喻。但問題是,這個時候的張良應該還是個毛頭小子,還沒有遇到黃石公,不曾受其教導,也沒學到《太公兵法》,只能算是個可造之材……】

  嬴政皺了下眉。

  《太公兵法》又稱《六韜》、《太公六韜》,是黃老道家的著名典籍《太公》的《兵》篇章,因此前有不少名人從中習得本事,在各國也算有名。

  這書不算廣為流傳,但在貴族中也不少見,只是能從中學習成才的是極少數。

  可問題是……

  秦國不缺武將。

  秦國缺的,從來都是能輔佐君王打江山、治理江山的謀臣、能臣。

  如果張良是武將,那嬴政完全沒必要留下他。

  他斂眸,道:「張良祖上既出了「五世相韓」的奇事,他自己應當也有異於常人之處,那些士兵看守的這段時間,可曾發現什麼?」

  蒙恬愣了下:「只聽說張良喜歡獨自一人坐在屋子裡發呆,偶爾也會試圖找士兵借幾本書來看,但更多的就……對了,聽說公子扶蘇成婚的次日,張良與同住之人起了爭執,二人似乎吵得厲害,甚至差點兒打起來。」

  「也是那次吵過之後,張良就跟丟了魂兒似的,整個人木呆呆地躲在自己房間,一次也沒出來過。」

  嬴政好奇:「吵什麼了?」

  蒙恬認真回憶片刻:「看守的士兵沒聽清,只依稀分辨出了什麼百姓、貴族、秦國、六國、令尊、聰明、變法、亡國之類的字眼。張良似乎很激動憤慨,其同住之人反倒語氣頗為無賴,似乎不以為然。」

  百姓貴族?秦國六國?變法亡國?

  嘖嘖……

  這可不像是武將會考慮的東西。

  嬴政忍不住看向林阡,沒想到這還真是個可造之材。

  但怎麼培養與用人,又成了問題。

  畢竟那張良似乎對自己頗為仇視,對秦國也沒什麼好感,想要用他可沒那麼容易。

  不過,張良畢竟還年輕,可以慢慢圖謀……

  嬴政一開始是這樣想的,但架不住那群韓國貴族喜歡給他當助力啊!

  就在此事發生後過去沒多少天,潁川郡(韓國)那邊便送來了一樁需要讓嬴政親自判定的案子——

  因為其中一方,是以前的韓國舊貴族。

  雖然韓國以前的貴族在失去私人武裝、大量奴隸與錢財後,大多日子過得連尋常百姓都不如,但千百年來養成的觀念與習慣卻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就比如,仍有不少舊貴族自恃身份,不將以前的奴隸與百姓當人看。

  在這期間難免發生衝突,進而發展為刑事案件。

  這樁呈到嬴政面前的案子,就是因此而來:某位舊貴族在失去爵位與財產後,仍舊不願放下身段參與勞作,甚至仍舊花錢大手大腳,連妻子最後藏起來的些許首飾都被他偷走變賣後花費一空。然後,他便第一次品嘗到了飢餓的滋味兒。

  可這人餓肚子後不是想著賺錢買糧食,而是想著……搶劫。

  當然,他自己並不認為是搶劫。

  因為他搶的人,是他家以前的奴隸。

  在奴隸沒有得到平民身份前,個人不能擁有私產,他賺取的所有錢財乃至於他本身,都是主人的財產。

  所以那位舊貴族搶劫搶得理直氣壯。

  可對方自然不願意啊,他如今又不再是奴隸身份,那些錢財也都是他自己賣力氣賺回來的。而且,他還有妻兒老小要養呢,怎麼可能讓以前對他動輒打罵的前主人搶走?

  好在對方力氣足,沒有讓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的舊貴族搶劫成功。

  但同樣的,這個老實巴交的男人也覺得自己以前雖然受了不少苦,卻也真的吃了舊貴族不少糧食,所以一番糾結後,到底沒有去報官。

  然而男人顧念著舊貴族僅有的一絲「好」,舊貴族卻反倒懷恨在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