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謝蕉是謝折眉的義子,卻不是沈延恩的兒子,此次來,單單是來探望。
謝行樓將他養得很好,沈延恩與孫女玩累了,大袖抹去額頭豆大的汗水,拉著他敘舊。
陛下娘娘在這,謝蕉沒久留。
他素來都是持禮的君子,不逢迎,不諂媚,心中有把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剛正不阿,是池蘅最喜歡的那種直臣。
見到謝蕉的風采,沈清宴終是下定決心入仕。
得知他要入仕,沈延恩笑著鼓勵兒子兩句,在寶貴的時光里父子敞開心胸,相談甚歡。
陰陽二氣能在短時間內催發人身體潛能,卻救不了命。
靖國公大限已至,臨終前將一對兒女喊至床前。
迴光返照的短暫時刻,他囑咐沈清宴一定要做個忠義之輩,絕對不能做得比謝蕉差了,又憐愛地摸了摸兩個孫女的小腦袋。
彌留之際,他揮揮手,沈清宴強忍悲色領著人退出門。
池蘅守在門外,心都要提起來,她要振作起來,隨時準備安慰她的婉婉。
房間只剩下這對父女。
沈延恩沖女兒笑了笑,到最後喉嚨說不出話來,他咬著牙用手指在女兒掌心寫字。
開心。
記得,要開心……
「我會的。」清和回他以燦笑:「我會的,爹爹。」
她笑得毫無芥蒂,沈延恩感激她的寬恕,撒手人寰。
渾濁的雙目閉合,許久,沈清和一滴淚淌下,輕喊:「爹!」
只是這回,再無人回應。
靖國公駕鶴西去。
為紀念靖國公戎馬半生,陛下以超品大將軍之禮葬之。
秋去,冬來。
大雪茫茫。
「又要過年了。」
當朝帝後閒時出宮走在朱雀長街,連把傘都懶得撐。
清和裹著厚實的大氅,手伸出去,雪花融化在她掌心。
她模樣看著清減不少,下巴尖尖的,俏臉巴掌大:「阿池,你想不想喝酸片湯啊?」
「酸片湯?想呀!」
年少時的滋味,想想就要流口水。
池蘅遺憾道:「可惜胖嬸走了,胖嬸的兒子兒媳也沒回來。」
「那無妨。」美人瀲灩的眸子藏笑:「酸片湯、胡辣湯、小籠包,客官點哪幾樣?」
「姐姐會做?!」
清和驕傲揚唇:「當然。」
池蘅喜得抱她一下:「走走走,回宮!」
說是回宮,兩人丁點不急,慢悠悠走著,手牽手,大雪白了頭。
====================
#糰子·少年期·談情說愛篇
====================
第214章 十二年後
十二年後。
春風和煦,草木青青。
南飛的燕子往返築巢,書齋內讀書聲朗朗。
隔著窗子不時有人朝外張望大好春光,好不容易等到夫子一聲散學,少年人一瞬如同撒歡的馬兒,撂著蹶子往外沖。
其中沖勢最猛的要數一身春衫頭戴銀絲碧玉髮簪的長榮公主。
「殿下!慢點!」
喊人的是柳新。
腰肢如柳的窈窕女子。
聽她在後面喊,佑安停下步子回頭招呼:「新兒姐姐,快點!遲了蹴鞠賽就要結束了!」
長榮公主喜刀槍戎馬,諸般雅樂,玩到興處一擲千金也未嘗不可,好奢侈、宴飲,交友眾多。
她要看蹴鞠賽,八匹馬都拉不住。
早在十三歲那年她認認真真在帝後面前求了一生安樂的恩典,莫說朝臣,就是書齋的夫子也不再要求她百般上進。
佑安終於得了解脫,深恨自己為何不早早棄了那至高無上的尊位。
長榮公主十三歲得了解脫,從此成為盛京城最自由快活的『野馬』,苦了彼時方滿十歲的小公主。
小公主十歲被當今冊立為儲君,至今在儲君位子五年之久,為君不易,為儲君也甚難。
春日踏青遊玩的好時節,書齋內同窗幾個眨眼跑沒影。
佑寧幼年承中宮教誨,長至少年便由陛下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她課業極好,是讀書做學問頂好的苗子,原本以她的學識、身份無需再來書齋進學,可她今日還是來了。
陽光透過花窗照進來,照在那處熟悉的座位,佑寧在那座位沉思半晌,單手托腮。
春日,斑駁的光圈流連在她頭頂、髮絲,少女一襲儒服,比春日剛冒尖的筍還鮮嫩。
不知想到什麼,她笑了笑,一笑,仿佛年輕的聖人從畫捲走出來,令人如沐春風。
皇太女池佑寧是朝野公認的清直君子,學問一流,品性端莊,深得中宮真傳,眉眼更肖似當今,年紀尚輕,便有儲君風範。
自幼習文習武,家學淵源,或坐或站都有一股旁人沒有的氣韻風流。
當朝大將軍孫逐日曾言:「觀皇太女文雅風姿,可窺帝後明耀生輝。」
他這話固然有極推崇帝後的緣故,卻並未誇大其詞。
十五歲的皇太女,如東方初升的紅日,萬眾矚目。
佑寧笑過之後敏銳嗅到空中隨風盪來的熟悉清香,念頭在腦海轉了轉,她耳尖微紅,無奈嘆息:「及笄之禮過去三日,阿楨姐姐還是沒能如約趕回,天大地大,多得是錦繡繁華,她可是忘了我?」
「怎麼會忘記你?」
蕭情話出口,立時反應過來——沒想到謹慎小心還是被她察覺,站在身後索性不做掩飾,雙手捂好佑寧澄淨的眼睛:「沒及時趕回參加殿下及笄之禮是我不對。我給殿下賠禮道歉?」
謝行樓將他養得很好,沈延恩與孫女玩累了,大袖抹去額頭豆大的汗水,拉著他敘舊。
陛下娘娘在這,謝蕉沒久留。
他素來都是持禮的君子,不逢迎,不諂媚,心中有把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剛正不阿,是池蘅最喜歡的那種直臣。
見到謝蕉的風采,沈清宴終是下定決心入仕。
得知他要入仕,沈延恩笑著鼓勵兒子兩句,在寶貴的時光里父子敞開心胸,相談甚歡。
陰陽二氣能在短時間內催發人身體潛能,卻救不了命。
靖國公大限已至,臨終前將一對兒女喊至床前。
迴光返照的短暫時刻,他囑咐沈清宴一定要做個忠義之輩,絕對不能做得比謝蕉差了,又憐愛地摸了摸兩個孫女的小腦袋。
彌留之際,他揮揮手,沈清宴強忍悲色領著人退出門。
池蘅守在門外,心都要提起來,她要振作起來,隨時準備安慰她的婉婉。
房間只剩下這對父女。
沈延恩沖女兒笑了笑,到最後喉嚨說不出話來,他咬著牙用手指在女兒掌心寫字。
開心。
記得,要開心……
「我會的。」清和回他以燦笑:「我會的,爹爹。」
她笑得毫無芥蒂,沈延恩感激她的寬恕,撒手人寰。
渾濁的雙目閉合,許久,沈清和一滴淚淌下,輕喊:「爹!」
只是這回,再無人回應。
靖國公駕鶴西去。
為紀念靖國公戎馬半生,陛下以超品大將軍之禮葬之。
秋去,冬來。
大雪茫茫。
「又要過年了。」
當朝帝後閒時出宮走在朱雀長街,連把傘都懶得撐。
清和裹著厚實的大氅,手伸出去,雪花融化在她掌心。
她模樣看著清減不少,下巴尖尖的,俏臉巴掌大:「阿池,你想不想喝酸片湯啊?」
「酸片湯?想呀!」
年少時的滋味,想想就要流口水。
池蘅遺憾道:「可惜胖嬸走了,胖嬸的兒子兒媳也沒回來。」
「那無妨。」美人瀲灩的眸子藏笑:「酸片湯、胡辣湯、小籠包,客官點哪幾樣?」
「姐姐會做?!」
清和驕傲揚唇:「當然。」
池蘅喜得抱她一下:「走走走,回宮!」
說是回宮,兩人丁點不急,慢悠悠走著,手牽手,大雪白了頭。
====================
#糰子·少年期·談情說愛篇
====================
第214章 十二年後
十二年後。
春風和煦,草木青青。
南飛的燕子往返築巢,書齋內讀書聲朗朗。
隔著窗子不時有人朝外張望大好春光,好不容易等到夫子一聲散學,少年人一瞬如同撒歡的馬兒,撂著蹶子往外沖。
其中沖勢最猛的要數一身春衫頭戴銀絲碧玉髮簪的長榮公主。
「殿下!慢點!」
喊人的是柳新。
腰肢如柳的窈窕女子。
聽她在後面喊,佑安停下步子回頭招呼:「新兒姐姐,快點!遲了蹴鞠賽就要結束了!」
長榮公主喜刀槍戎馬,諸般雅樂,玩到興處一擲千金也未嘗不可,好奢侈、宴飲,交友眾多。
她要看蹴鞠賽,八匹馬都拉不住。
早在十三歲那年她認認真真在帝後面前求了一生安樂的恩典,莫說朝臣,就是書齋的夫子也不再要求她百般上進。
佑安終於得了解脫,深恨自己為何不早早棄了那至高無上的尊位。
長榮公主十三歲得了解脫,從此成為盛京城最自由快活的『野馬』,苦了彼時方滿十歲的小公主。
小公主十歲被當今冊立為儲君,至今在儲君位子五年之久,為君不易,為儲君也甚難。
春日踏青遊玩的好時節,書齋內同窗幾個眨眼跑沒影。
佑寧幼年承中宮教誨,長至少年便由陛下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她課業極好,是讀書做學問頂好的苗子,原本以她的學識、身份無需再來書齋進學,可她今日還是來了。
陽光透過花窗照進來,照在那處熟悉的座位,佑寧在那座位沉思半晌,單手托腮。
春日,斑駁的光圈流連在她頭頂、髮絲,少女一襲儒服,比春日剛冒尖的筍還鮮嫩。
不知想到什麼,她笑了笑,一笑,仿佛年輕的聖人從畫捲走出來,令人如沐春風。
皇太女池佑寧是朝野公認的清直君子,學問一流,品性端莊,深得中宮真傳,眉眼更肖似當今,年紀尚輕,便有儲君風範。
自幼習文習武,家學淵源,或坐或站都有一股旁人沒有的氣韻風流。
當朝大將軍孫逐日曾言:「觀皇太女文雅風姿,可窺帝後明耀生輝。」
他這話固然有極推崇帝後的緣故,卻並未誇大其詞。
十五歲的皇太女,如東方初升的紅日,萬眾矚目。
佑寧笑過之後敏銳嗅到空中隨風盪來的熟悉清香,念頭在腦海轉了轉,她耳尖微紅,無奈嘆息:「及笄之禮過去三日,阿楨姐姐還是沒能如約趕回,天大地大,多得是錦繡繁華,她可是忘了我?」
「怎麼會忘記你?」
蕭情話出口,立時反應過來——沒想到謹慎小心還是被她察覺,站在身後索性不做掩飾,雙手捂好佑寧澄淨的眼睛:「沒及時趕回參加殿下及笄之禮是我不對。我給殿下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