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君臣彼此都明白,皇宮之中齷齪手段數不勝數。昔年盛紘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讓林姨娘“女兒癆”沒了,以皇上能為,讓聖德太后臥病不起而不為人所知,簡直輕而易舉。皇上所顧忌的,無非是一個名聲罷了。

  可若是沒了名聲這個顧忌,皇帝敢做的事可就太多了。

  當下,君臣心照不宣。盛紘見時機成熟,便順口提起甘老將軍送“義女”之事。皇上好歹也算斯文人物,聞之面色鐵青,遂問盛紘可有法子。

  盛紘舒朗一笑,“皇上無非是擔心有那麼兩個不成器的新貴貪花好色,被甘老將軍收買。其實若真是輕易被收買,倒也不值得皇上重用了。皇上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在這些義女其中插進咱們的人。若是有那麼一兩個反被甘老將軍看上了,甘家後宅怕也就安分不了了。”

  皇帝忍不住噗嗤一樂,道:“虧得你一個謙謙君子,竟能想出這個招兒來。莫非你已有了人選?”

  “這倒沒有。不過臣知道有一個人定能為皇上分憂。”

  “卻是何人?”皇上好奇問道。

  盛紘聳了聳肩,慢條斯理道:“若問朝臣之中何人對青樓楚館的妙人兒最了解,莫若顧家二郎。”

  俗話說,死道友不死貧道。在盛紘的“極力舉薦”下,顧廷燁被皇上欽點去花街柳巷“體察民情”,還不准他對人解釋。那張氏也就罷了,私下裡知道後也不會亂說,更不會泄露出去。可為免人多口雜,英國公府上下都被蒙在鼓裡,只以為是顧二郎故態復萌,連日來對他“頗為關照”。

  比如,顧廷燁去軍中,他的坐騎就會不小心吃了巴豆,把他摔個狗啃泥。

  再比如,顧廷燁上朝,恰好就會有那麼兩個內侍不小心把茶水灑在他身上,污了他的朝服。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盛紘對此表示深深的同情,順便送去些膏藥以表同儕情誼。

  與顧廷燁的苦哈哈不同,盛紘是四月末,海氏又給長柏生了個小閨女涵姐兒,夫婦倆也算兒女雙全。不出半月,華蘭又給袁文紹生了個大胖小子,小名宗哥兒。

  在盛紘的授意和明蘭的提議下,這次在華蘭的婆婆提出要扶養實哥兒時,便提前完成了“攛掇大姑姑給公公納妾”任務。忠勤伯夫人多年不宅斗,一時間竟招架不住,哪裡還有空閒作么蛾子。所以華蘭這一胎順順噹噹,實哥兒和莊姐兒也沒出什麼變故。

  六月里,顧廷燁的苦難日子終於到了頭,尋了個頗有心機頗有才情頗有美貌如曼娘一般的女子,想方設法推薦給甘夫人。甘夫人本來還琢磨著給哪家倒霉催的送過去,可沒想到有一日這甘老將軍不知怎麼見著了這位“義女”,驚為天人,一見如故,當即放在了自個兒的書房裡。

  沒過多久,甘老將軍府後宅大翻天,甘夫人又是個臉皮厚的,竟一時疏忽讓人散播了消息出去,於是京城差不多的人家都知道甘老將軍府多了位徐姨娘,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更難得的是還會些拳腳功夫,與老將軍頗有共同話題。

  在一次去甘老將軍府赴宴後,盛紘總算見到了這位徐姨娘——官方說法是甘夫人生病了,所以才叫徐姨娘出席。席上,甘老將軍興奮地叫徐氏表演劍舞。看罷,盛紘不得不感慨:怨不得顧二郎受了一個月的苦,這也不知是從哪裡尋來的尤物,我見猶憐。

  ☆、朝堂紛爭

  六月的暑熱,並沒能阻擋長梧一去北疆靖邊的行程。重整邊貿的事順勢拖延,好在甘老將軍被絆住了,聖德太后也不敢明目張胆地牝雞司晨,便一頭扎進後宮的渾水裡——據偶爾受召入宮面見皇后的王氏透露,宮中最近不大太平。

  因為在蜀州時與皇后的交情,現為一品誥命及平翼侯夫人的大娘子王氏頗得皇后青眼。其實王氏短見近利不假,但也不是那沒得一點成算的,至少她還知道如何犧牲自己娛樂大家(主要是對皇后太后),裝個傻充個愣。宮裡的人什麼阿諛奉承沒聽過,似王氏這般real耿直的反而少見,是以對她印象還不錯,時不時皇后辦個賞花會呀,品茶會呀,邀請幾家重臣夫人或親貴太太時,便不忘叫上她。

  盛紘對皇帝後宮的了解,也多半來源於此。原著對後宮著墨不多,且如今許多人或事都不一樣了,多聽多看總沒壞處。

  據知情人王氏透露,近來皇上時常宿在皇后宮中,再就是那位寵冠六宮的容妃娘娘處,其他地方幾乎就沒光臨過。宮妃們不敢嫉妒皇后——誰讓人家是大老婆呢,於是便同心協力對付容妃。今天擠兌你兩句,明天給你找點兒小麻煩,容妃偶爾哭訴,皇上也不大管,只是加倍補償她金玉綢段之類。

  賞賜也不賞賜到緊要的地方,不知算恩典呢,還是懲罰呢?彼時王氏是這樣嘀咕的,她沒辦法理解後宮裡的彎彎繞繞,也不願意浪費腦筋去思索,只當是閒事,夫妻夜話時說與盛紘聽。

  盛紘倒是看得明白,不過懶得與她解釋罷了,也是怕她嘴上沒個把門兒的。

  王氏還告訴他,她聽一個小宮女隨口念叨,說頤寧宮的宮女比皇上皇后的加起來還要多,個個兒花枝招展的也不知給誰看。頤寧宮便是聖德太后的寢宮,她在宮中多年,人手多也不奇怪。不過說到花枝招展……怕就是和華蘭的婆婆操著同一份兒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