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如此,也算和諧治家。
嫁出了明蘭,盛紘終於可以消停一陣子,專心致志應對甘老將軍和聖德太后之事了。這件事現如今還沒有翻到明面兒上來,盛紘能想到的都是陰損招法。他記得那甘老將軍的夫人是個厚臉皮的,收養了不少風塵女子做義女送給新貴將軍們,從此處下手倒也是個好主意。
聽說顧廷燁府上已收到一位“鳳仙姑娘”了,不過張氏顯然不同於明蘭,想來這位姑娘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
回門次日,盛紘回吏部銷假,照常上朝議政,並無什麼大事,不過是聽著甘老將軍與沈國舅、顧廷燁兩人打機鋒。下了朝,盛紘正欲去尋顧廷燁商議甘老將軍之事,忽然外頭來了個內侍,傳道:“皇上有事召見,請盛大人即刻過去御書房奏對。”
盛紘過去時皇上正靠在御座上假寐,彼此見過,盛紘關切道:“皇上看起來甚是疲倦,可是筋骨不適?不妨請太醫院的聖手來為皇上推拿一番。”
皇帝搖了搖頭,漫不經心道:“甘老將軍的心思越發重了,朕哪裡有閒情逸緻推拿?今日他提起邊關太平,可重整邊貿,又說什麼富寧侯父子從前在邊關守備,頗有心得,可堪大用……”
盛紘笑著進道:“既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皇上也不必擔憂,只管派些人馬過去靖邊便是。至於羯奴殘兵何時清退,還不是皇上說了算?他們在暗,皇上在明,眼看著是皇上受制於人,但正因為皇上在明,不必束手束腳,可甘老將軍他們卻不敢明目張胆地咄咄逼人,否則一旦被發覺,便是群起而攻之。”
皇帝眼裡倏然躍起一起光亮,轉憂為喜道:“這也是個法子,趕明兒且讓長梧過去一趟吧,他在五軍都督府也待了許久,討個羯奴餘孽還是成的。”說著又忽然忿忿起來,“能阻得了他們一時,也阻不了一世。聖德太后不安於頤養天年,如今甘老將軍竟也敢與她牽連著,當真是膽大包天!”
“世間最難測者是人心。皇上既然預見到結果,便不需再手下留情,否則反成東郭先生故事了。”盛紘殷殷勸道,面上沉靜得可怕,“先時拙荊入宮接受誥命,入宮向兩位太后謝恩,同行者亦有國舅爺及幾位功臣的家眷。拙荊曾密語於臣,見聖德太后隱隱凌駕於聖安太后之上,想來在陛下後宮多有擅權。聖安太后式微,皇后礙於孝道,皆不能與之抗衡,這也罷了,若是聖德太后趁機扶持其他嬪妃,掣肘皇后,意圖動搖中宮及國本立嗣,只怕禍及朝綱。”
“混帳!”
皇帝怒喝道,拂手打落一地奏摺杯盞等物。盛紘連忙跪倒,惶惶道:“皇上息怒,是臣妄言了,請皇上恕罪。”
盛紘深深垂首,聽著上頭傳來粗重的喘息聲,知是皇帝氣得狠了。不知過了多久,盛紘聽見皇帝倦怠的聲音:“不關盛愛卿的事……愛卿起來吧。”
“謝皇上。”盛紘抖擻袍服起身。
皇帝看著他,悠悠一嘆,“愛卿素來見微知著,從不是無的放矢,朕明白。只是眼前應當如何?”
盛紘正要說什麼,忽然外頭有內侍進來傳話,說是:“容妃娘娘著侍女來給皇上送羹湯,皇上可要一見?”
古來規矩,后妃是不得進御書房的,而這侍女竟可以無詔來此,想來那位容妃娘娘在後宮是極得寵的吧?盛紘眼見著皇帝的眉頭疏散了許多,道:“你端進來吧。今日有外臣,你讓她直接回去吧。”
雖說當著他不好明說,不過盛紘聽得出來,皇上多半今晚是要蘇在這位容妃娘娘宮中了。書中形容她“冷艷嫵媚”,最受寵愛,想來皇上也貪戀新鮮花朵吧。不過盛紘有些不大能理解:這“冷艷”和“嫵媚”難道不是相反的詞嗎?
喝完“愛心湯”,皇帝漱了口,道:“盛愛卿,你繼續說。”
“是。”盛紘拱了拱手,徐徐道:“皇上登基已久,又有荊王的例子在,聖德太后不能重提皇上名分不正,是指望不上昔年三王爺那個嗣子了。皇后娘娘膝下已有二子,她若想一朝手握大權,便只能在嬪妃身上下功夫。”
皇帝皺了皺眉,不經意看著還未來得及撤下的湯碗,道:“愛卿的意思是……”
盛紘頷首,一語道破:“聖德太后需要一個寵妃,和一位寵妃所生備受寵愛的皇子。”
皇帝眉心一動,凝神思忖。眼下他的後宮除了皇后,只有四位宮妃。一個是如今最受寵的容妃,一個是新封的玉昭儀,另兩個是自潛邸起就有的侍妾,一為婕妤,一為才人。盛紘是外臣,不會了解太多,想來絕非有意針對。所以當撥開迷霧看去,他忽然覺得脊背一涼。
“盛愛卿。”皇帝臉上的血色漸漸褪去,代之以上位者的威壓,“依你看來,朕是該罷黜六宮嬪妃?”
“收納嬪御是為皇室開枝散葉,自然不可罷黜。”盛紘道,“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聖德太后想要寵妃和皇子,皇上且給了便是。只是太后成日家照料皇孫,怕是身子受不住,要纏綿病榻了。”
皇帝猛然抬頭,似乎從盛紘的話中聽出了什麼,卻又不敢確定。盛紘仍是那樣平靜無波的模樣,唯眼中略略釋出一絲凌厲的冷芒。若說他真有什麼本事,便是這看透人心。他總能主動說出皇帝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如此,也能給皇帝一個藉口和台階。
嫁出了明蘭,盛紘終於可以消停一陣子,專心致志應對甘老將軍和聖德太后之事了。這件事現如今還沒有翻到明面兒上來,盛紘能想到的都是陰損招法。他記得那甘老將軍的夫人是個厚臉皮的,收養了不少風塵女子做義女送給新貴將軍們,從此處下手倒也是個好主意。
聽說顧廷燁府上已收到一位“鳳仙姑娘”了,不過張氏顯然不同於明蘭,想來這位姑娘的日子是不會好過的。
回門次日,盛紘回吏部銷假,照常上朝議政,並無什麼大事,不過是聽著甘老將軍與沈國舅、顧廷燁兩人打機鋒。下了朝,盛紘正欲去尋顧廷燁商議甘老將軍之事,忽然外頭來了個內侍,傳道:“皇上有事召見,請盛大人即刻過去御書房奏對。”
盛紘過去時皇上正靠在御座上假寐,彼此見過,盛紘關切道:“皇上看起來甚是疲倦,可是筋骨不適?不妨請太醫院的聖手來為皇上推拿一番。”
皇帝搖了搖頭,漫不經心道:“甘老將軍的心思越發重了,朕哪裡有閒情逸緻推拿?今日他提起邊關太平,可重整邊貿,又說什麼富寧侯父子從前在邊關守備,頗有心得,可堪大用……”
盛紘笑著進道:“既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皇上也不必擔憂,只管派些人馬過去靖邊便是。至於羯奴殘兵何時清退,還不是皇上說了算?他們在暗,皇上在明,眼看著是皇上受制於人,但正因為皇上在明,不必束手束腳,可甘老將軍他們卻不敢明目張胆地咄咄逼人,否則一旦被發覺,便是群起而攻之。”
皇帝眼裡倏然躍起一起光亮,轉憂為喜道:“這也是個法子,趕明兒且讓長梧過去一趟吧,他在五軍都督府也待了許久,討個羯奴餘孽還是成的。”說著又忽然忿忿起來,“能阻得了他們一時,也阻不了一世。聖德太后不安於頤養天年,如今甘老將軍竟也敢與她牽連著,當真是膽大包天!”
“世間最難測者是人心。皇上既然預見到結果,便不需再手下留情,否則反成東郭先生故事了。”盛紘殷殷勸道,面上沉靜得可怕,“先時拙荊入宮接受誥命,入宮向兩位太后謝恩,同行者亦有國舅爺及幾位功臣的家眷。拙荊曾密語於臣,見聖德太后隱隱凌駕於聖安太后之上,想來在陛下後宮多有擅權。聖安太后式微,皇后礙於孝道,皆不能與之抗衡,這也罷了,若是聖德太后趁機扶持其他嬪妃,掣肘皇后,意圖動搖中宮及國本立嗣,只怕禍及朝綱。”
“混帳!”
皇帝怒喝道,拂手打落一地奏摺杯盞等物。盛紘連忙跪倒,惶惶道:“皇上息怒,是臣妄言了,請皇上恕罪。”
盛紘深深垂首,聽著上頭傳來粗重的喘息聲,知是皇帝氣得狠了。不知過了多久,盛紘聽見皇帝倦怠的聲音:“不關盛愛卿的事……愛卿起來吧。”
“謝皇上。”盛紘抖擻袍服起身。
皇帝看著他,悠悠一嘆,“愛卿素來見微知著,從不是無的放矢,朕明白。只是眼前應當如何?”
盛紘正要說什麼,忽然外頭有內侍進來傳話,說是:“容妃娘娘著侍女來給皇上送羹湯,皇上可要一見?”
古來規矩,后妃是不得進御書房的,而這侍女竟可以無詔來此,想來那位容妃娘娘在後宮是極得寵的吧?盛紘眼見著皇帝的眉頭疏散了許多,道:“你端進來吧。今日有外臣,你讓她直接回去吧。”
雖說當著他不好明說,不過盛紘聽得出來,皇上多半今晚是要蘇在這位容妃娘娘宮中了。書中形容她“冷艷嫵媚”,最受寵愛,想來皇上也貪戀新鮮花朵吧。不過盛紘有些不大能理解:這“冷艷”和“嫵媚”難道不是相反的詞嗎?
喝完“愛心湯”,皇帝漱了口,道:“盛愛卿,你繼續說。”
“是。”盛紘拱了拱手,徐徐道:“皇上登基已久,又有荊王的例子在,聖德太后不能重提皇上名分不正,是指望不上昔年三王爺那個嗣子了。皇后娘娘膝下已有二子,她若想一朝手握大權,便只能在嬪妃身上下功夫。”
皇帝皺了皺眉,不經意看著還未來得及撤下的湯碗,道:“愛卿的意思是……”
盛紘頷首,一語道破:“聖德太后需要一個寵妃,和一位寵妃所生備受寵愛的皇子。”
皇帝眉心一動,凝神思忖。眼下他的後宮除了皇后,只有四位宮妃。一個是如今最受寵的容妃,一個是新封的玉昭儀,另兩個是自潛邸起就有的侍妾,一為婕妤,一為才人。盛紘是外臣,不會了解太多,想來絕非有意針對。所以當撥開迷霧看去,他忽然覺得脊背一涼。
“盛愛卿。”皇帝臉上的血色漸漸褪去,代之以上位者的威壓,“依你看來,朕是該罷黜六宮嬪妃?”
“收納嬪御是為皇室開枝散葉,自然不可罷黜。”盛紘道,“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聖德太后想要寵妃和皇子,皇上且給了便是。只是太后成日家照料皇孫,怕是身子受不住,要纏綿病榻了。”
皇帝猛然抬頭,似乎從盛紘的話中聽出了什麼,卻又不敢確定。盛紘仍是那樣平靜無波的模樣,唯眼中略略釋出一絲凌厲的冷芒。若說他真有什麼本事,便是這看透人心。他總能主動說出皇帝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如此,也能給皇帝一個藉口和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