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聶之軒:「隨著交通安全意識宣傳面的拓展、宣傳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樹立了牢固的交通安全意識了。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車輛越來越多,道路情況越來越複雜,交通事故還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小白:「考駕照時科目一就是考交通安全法,難道這樣還不能讓法規深入人心嗎?」

  聶之軒:「當然,預防交通事故的第一法寶就是嚴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可是,交通事故的發生,不僅僅是機動車駕駛員一方的問題,有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源頭是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甚至是乘車人。所以,為了更好地預防交通事故,咱們都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法,而且要對法律足夠敬畏,嚴格遵守法律。」

  小白:「加大處罰力度,會不會好一些?」

  聶之軒:「這些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不過,我們不僅要學法、懂法、守法,還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要樹立牢固的交通安全意識。駕駛員要從學駕駛的時候就培養正確的駕駛習慣,善於總結駕駛經驗,鍛鍊應急處置能力。而作為行人,則要培養良好的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的意識和能力。有很多交通事故,都是一念之差、一著不慎而導致的。在複雜的道路交通環境中,時刻保持冷靜、清醒、警惕,就是最好的護身符了。」

  小白:「冷靜,對對對,有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路怒症』而起的吧?這些『路怒症』似乎就不是單純的『過失』,而有一些『故意』的成分了。」

  聶之軒:「對,除了意識、能力,就是心態了。良好的駕駛心態,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當然,你說的『故意』的成分,不僅有『路怒症』,還有酒駕。嚴懲酒駕,醉駕入刑,這些都是早就應該做的事情。不過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會鋌而走險,這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事情。」

  小白:「看來,營造一個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還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聶之軒:「從你我做起吧!」

  第17章 第十七案 一吻致死

  在新婚之夜,新郎忍不住狂吻了新娘的頸部,慢慢地,新娘沒有了聲音。

  今天是夏曉曦的大日子,她終於要舉行婚禮了。

  從小到大,夏曉曦都平凡無奇,從來不會成為什麼場合的主角。這是第一次,夏曉曦今天一改以往的樸素打扮,穿上盛裝,顯得格外光彩奪目。

  今天的夏曉曦真的很開心。

  親戚朋友來了好多,酒店的大堂里足足坐了二十桌人。夏曉曦和新郎一桌一桌地敬酒,雖然喝的是白開水,但她也不知不覺地就「醉」了。

  過度的興奮以及連續的應酬,讓這一對新人疲憊不堪。尤其是新郎,他在同學那幾桌,被逼著多喝了幾杯白酒。疲憊加上酒精的作用,這對新人甚至在回新房的車上就快要睡著了。

  回到了新房,新郎迫不及待地把夏曉曦抱起,在她的頸部狂吻了一番。夏曉曦吃癢,嬉笑著掙扎。越是掙扎,新郎越是不依不饒,吻住夏曉曦的頸部不放。

  慢慢地,夏曉曦不再掙扎,也沒有了聲音。昏昏欲睡的新郎並沒有想進一步做什麼,見夏曉曦已經睡了,他也翻了個身,和衣躺在夏曉曦的身邊,呼呼大睡。

  只是新郎在朦朧之中,感覺自己牽著的夏曉曦的手,好像有一些冰涼。

  新郎一覺醒來,已經日上三竿。他揉著惺忪的雙眼,推了推身邊的夏曉曦。這一接觸,他感覺到了明顯的異常。夏曉曦原本豐滿、富有彈性的身軀,此時變得冰涼而堅硬。新郎試著不往那方面去想,但是眼前的景象已經證實了最壞的結果。

  夏曉曦已經死了。

  警車包圍了新房,幾名警察圍著嚇得瑟瑟發抖的新郎詢問著什麼,另幾名警察攙扶著呼天搶地的夏曉曦父母,防止他們悲傷過度,也防止他們毆打新郎。

  在現場進行屍表檢驗後,聶之軒什麼也沒有發現,只能排除夏曉曦死於機械性窒息和機械性損傷。但是這樣的一個封閉現場,這樣一個生前體健的女子,她究竟是如何死亡的呢?

  現場的局面看起來充滿了悲慟,但是卻隱藏著危險。娘家人和婆家人之間的矛盾一觸即發。娘家人認為自家的孩子被殘忍害死,而婆家人則認為夏家嫁了一個有病的孩子過來,讓他們來承擔責任。

  「這種情況,法醫在現場什麼也不能說。」聶之軒對小白說。

  解剖室里,聶之軒對夏曉曦的屍體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解剖檢驗,發現婆家人和娘家人說的都不對。

  夏曉曦不是被人殘忍害死的,她的全身沒有致命性的損傷。

  夏曉曦也不是個有病的孩子,從組織臟器形態來看,即便不去做組織病理學檢驗,也大概能確定她是個健康的人。

  在排除了所有常見的死因之後,一塊紅色的印記解開了聶之軒的疑惑。

  在夏曉曦頸部右側,有一塊殷紅的紅斑。用現在時興的詞兒來解釋,這是新郎給她種下的「草莓」。然而,正是這一塊「草莓」,要了夏曉曦的命。

  最後,聶之軒判斷,夏曉曦是頸動脈竇受到了壓迫,致使心跳、呼吸驟停而被抑制死。這,是一場意外。

  案情×剖析

  抑制死

  抑制死是一種非常少見的死亡原因,但是因為它出現得急驟,而且不可預見,所以極易引起誤會、不理解以及輿論的廣泛關注。在醫療活動當中,有時也會突發抑制死,從而造成死者家屬的誤解,引發醫療糾紛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