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我們沒有因為這事爭,這話都是你說的。

  當即有人反對道:「趙大人還是莫開玩笑了,魏王怎麼能當樞密使。」

  「就是就是,這與朝廷官制也不符。」

  「有何不符?」趙勤成挑起花白的眉毛,道,「諸位大人總以魏王已封王,來搪塞這些年朝廷本該對魏王進行的封賞,如若照諸位所言,我趙奕何已是樞密使,升無可升,當該尸位素餐,不為朝廷做事。」

  他又連指數名官員,「田大人如今不過四品,反正為朝廷做事立功也不會升官封賞,自然也不用做事了。還有趙大人、胡大人……邊關領兵的眾將士們也不用替大梁征戰四方,保衛疆土,反正有功無賞。」

  整個大殿上就只聽見趙勤成一人聲音。

  「早先時候你們如此處事,老夫便十分不滿,如今既已打算告老,今日就說句實言。連堂堂皇子都可如此薄待,下面人又怎不擔心為了大梁建功,卻得不到應有的封賞?

  「讓老夫來看,其實樞密使這個位置還不足以兌現魏王這些年為大梁所立之功,但升無可升,聊勝於無。如果諸位覺得樞密使這個位置還不夠,倒有一位足夠彌補魏王這些年的功績,就是不知諸位大人同不同意了。」

  誰都沒想到趙奕何這老匹夫會扔下這麼個雷,這老東西告老就告老,臨走之前語不驚人死不休。

  什麼位置更適合魏王?

  那還用說嗎?

  再看上面太和帝面做思索狀,怎不讓人心驚膽戰。

  吳丞相當即站了出來,道:「陛下,萬萬不可。」

  「怎麼不可?」誰知太和帝沒說話,倒是趙勤成出來說了,「你吳渭中是如何坐上這個位置,需要老夫給你列數一二?」

  朝堂上哪個高官坐上如今的位置都不容易,不管功勞大小,都是為大梁立過功辦過事的,今日吳丞相敢說旁人的功績不算數,趙勤成就能說他這個丞相之位不該坐。

  吳丞相面色僵硬:「趙大人,此事怎可混為一說?」

  「怎不可混為一說?你們在場諸位,誰不是替大梁建功立業,才能位列朝堂。如果所有的功績都能被兩張嘴皮上下一合抹了,一人如此,人人都可如此。」

  這時,也是武將出身,如今是兵部左侍郎的容岐出來說話了。

  「吳大人此言確實不妥。文官不提,武將上陣殺敵,馬革裹屍,若是建功無賞,寒了人心,以後誰還為大梁保衛疆土?」

  他話音方落,又有數位武將出身的官員站出來附和。

  他們都是靠著立功才能坐上如今的位置,贊同了吳渭中的,等於否認的自己。

  趙勤成又連點數名文官的名字,來讓他們說,有功該不該升官加爵。

  吳丞相都被懟得啞然失語,誰又敢說不該?敢說不該,馬上就有人懟回來讓自己扒了官皮,反正立功不升官,你還做什麼官?

  這時,吳丞相身後一名官員沒忍住站了出來。

  「魏王本就是皇子,已經封王,又怎可按照普通朝臣慣例來論。」

  趙勤成就等著這句話,「所以老夫方才說了,如果諸位大人覺得魏王不可為官,倒有一個位置足夠彌補魏王這些年的功績,就是不知諸位大人同不同意了?」

  好吧,如今這形勢也讓之前圍攻魏王一派看明白了,這本意根本不是樞密使的位置誰接替,而是衝著太子之位去的。

  如果說太和帝的話是拋下了話引子,之後趙勤成的告老是演戲,他方才那一番話等於把所有人的路堵得只剩了兩條。

  是你們讓魏王卸職交兵權的,現在要麼是魏王卸職改升樞密使,要麼回歸他皇子原位,為了犒賞他為了大梁征戰十年,太子之位當仁不讓。

  合則他們爭了半天,就是給人鋪路了?

  如果早知道這樣,他們也許不會這麼急著讓魏王卸職交兵權。

  可千金難買早知道!

  一時間,大殿上一片寂靜,鴉雀無聲。

  這時,太和帝清了清嗓子出聲了。

  「朕覺得趙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有功不封有功不賞,確實寒了人心。就不知諸位大人以為如何?這些年諸位愛卿一直讓朕立太子,也是朕自覺龍體還成,總要多看幾年,可此事確實為難啊,朕也不好寒了兒子的心。」

  吳丞相站了出來:「臣請奏,升魏王為樞密院樞密使。」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附議。」

  大殿上附議聲一片,太和帝卻眼中閃過一抹譏誚。

  第91章

  退朝後,眾大臣魚貫走出大殿。

  不像往日,今日眾人倒是罕見沉默。

  吳丞相幾個大步走到趙勤成面前,咬牙低聲道:「趙公,這麼做對你有什麼好處?」

  此時收斂鋒芒一派老態龍鐘的趙勤成,抬目看了他一眼,道:「這麼做對老夫沒什麼好處。」

  「那你還——」

  趙勤成抖了抖衣袖:「吳大人著相了,也許吳大人將女兒送進宮時,便著相了,便已不是當年的吳渭中。」

  「你——」

  吳丞相怒目而視,鬚髮怒張。

  若是旁人被一朝丞相這麼看,恐怕早就嚇得半死,可趙勤成不是一般人,他橫跨兩朝,屹立朝堂多載,吳丞相還沒入朝時,他就是職掌軍政大務,又怎會怕一個吳渭中。




章節目錄